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产业振兴> 正文

“橙”意满满 “柿”事如意 甜蜜“柚”惑 武陵山冬果飘香“丰”景好

发布时间:2023-11-28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初冬时节,巴东柑橘、建始甜柿、贡水白柚压弯枝头。漫山遍野,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果农忙采摘,电商忙直播,企业忙加工……以柑橘、甜柿和贡水白柚为代表的冬季水果抢鲜上市,“香”飘武陵大地,让冬“闲”变冬忙。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恩施州多个冬果种植基地,探访“冬果经济”带来的“甜蜜效应”。

巴东柑橘
  百年产区苦尽“柑”来

游客在巴东县雷家坪社区直播采摘柑橘。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焦国斌 黄华 向启雄
  摘果、装筐、称重、装车……11月24日,巴东县东瀼口镇雷家坪社区,村民陈小艳和10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摘脐橙。
  “今年柑橘大丰收,我培育的30亩橘园预计产量超过10万斤,收入将突破30万元。”陈小艳说。
  巴东县地处三峡库区,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是恩施州柑橘的主产区。全县柑橘基地总面积16万亩,丰产面积8.5万亩,总产量15万吨,总产值7.65亿元。一棵棵柑橘树,绿了峡江两岸,富了果农口袋。
  三任支书接力 柑橘树变摇钱树
  巴东柑橘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清朝同治年间即有柚、橙、金橘、椪柑等种植记载。据《巴东县志》,1959年,湖北省确定巴东县为鄂西三峡地带柑橘基地;1976年,巴东县柑橘成园面积2800亩,产量1138吨;1978年以后,巴东县长江两岸逐渐形成柑橘带。其中,雷家坪村是巴东县最早集中连片种植柑橘的地方。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雷家坪村种植的柑橘品种以红橘、广柑等老品种为主,都是零星种植,不成规模。
  雷家坪村坡陡地少,粮食产量低。1995年,全国首个开发性移民坡改梯试点项目在雷家坪村实施,该村发挥气候、地理优势,开始发展柑橘产业。但当时村民大多“以粮为纲”,吃饱肚子是最大目标,很多村民宁愿种红薯、玉米等,都不愿意种柑橘。
  2002年,党员李斯益带头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了13亩柑橘。“最开始不懂技术,就自己看书学习,向农技专家请教,每天在地里从早忙到晚。” 李斯益说。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10多亩柑橘树挂果,当年他便成为村里的“万元户”。
  村民看见种柑橘收益可观,纷纷动了念头。时任雷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邬开斌号召李斯益等党员干部、种植大户带头,组建技术工作队,白天到田间、晚上到院坝,教授村民种植技术,建设柑橘基地,并成立雷家坪柑橘专业合作社,先后注册了“雷家坪脐橙”“雷家坪椪柑”系列水果商标。
  2010年,该村200多户村民种上柑橘树,基地面积逐渐扩展到2800亩,其中丰产园1000亩,年产优质柑橘1200吨,人均增收2000多元。
  2014年,李斯益担任雷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针对柑橘品种较为单一的情况,他引进伦晚、春橘、津柑、红橙等中晚熟品种,进一步拓宽柑橘产业的发展路径。
  今年7月,雷家坪村、东壤口村、宋家梁子村并入雷家坪社区,黄昌盛担任雷家坪社区党委书记。为进一步提升柑橘品质,打开销路,他请来农技专家,每年举办柑橘种植培训,教授村民科学剪枝、疏果、防虫、除草、施肥,并组建电商团队,开展直播带货。在黄昌盛的推动下,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柑橘,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如今,雷家坪社区柑橘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优质柑橘1万吨,每亩柑橘平均收入在6000元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
  引进市场主体 宝地打开“橘”面
  走进官渡口镇大坪村柑橘种植基地,成片标准化建设管理的果园里,铺设有灌溉管网、自动浇水施肥等设施,树间装有太阳能杀虫灯、插黄板纸,树上挂捕食螨以虫治虫,田坎上还种着麦冬草。通过精准滴灌、生态防虫、梯次拦截,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农药残留。
  官渡口镇也是巴东县柑橘主产区之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官渡红橘”曾作为“国宴佳品”走进人民大会堂。但长期以来,该镇多以零散种植为主,加上品种老化、管护跟不上,柑橘品质逐年下降,不少果园日渐荒废。
  2017年3月,官渡口镇党委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重庆忠县、宜昌秭归等地学习柑橘产业发展经验,并先后引进伦晚、夏橙、五月红、蜜橘、爱媛38、九月红、椪柑、纽荷尔、红肉脐橙等多个品种。
  同年6月,官渡口镇邀请秭归县脐橙种植大户王功顺来巴东考察。王功顺发现,官渡口镇红砂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独特的小气候让这里的柑橘成熟期比秭归等地提前10天左右,含糖量高1到2个百分点,是种植柑橘的宝地。
  2019年初,他和朋友在官渡口镇成立湖北铭梵农业有限公司,先后在该镇大坪村、东坡社区、西瀼口社区及沿渡河镇黄金村共流转土地3300余亩,打造柑橘新产区。
  通过高品质栽培模式,丰产果园平均单产达到5000斤,平均亩产值超过12000元。为提高果品质量和附加值,该公司还引进国内先进的洗果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洗、测、分拣,通过分级、筛选和成分检测,柑橘可按品质分梯度定价售卖,每亩增收800元以上。

建始甜柿
  千余农户尝甜头

村民在建始县蒿坝村采摘甜柿。(通讯员 梅珂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李翼 郭尧
  11月8日,建始县红岩寺镇蒿坝村阳丰甜柿种植基地,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摘一个,尝一口,脆甜滋味在心头。
  蒿坝村甜柿种植是建始县甜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最初试种的10多亩到如今全县10个乡镇推广种植1.1万亩,综合产值达1500万元,千余农户尝到增收致富的甜头。
  43场“群众会”种下甜蜜果
  蒿坝村二组党员米绪东是红岩寺镇种植甜柿的第一人。
  2009年,时任红岩寺镇老干支部委员的米绪东被镇党委派到蒿坝村任第一书记。
  “当时村里没产业,老百姓种的都是苞谷和洋芋,一年到头收入微薄。”米绪东说,要改变村里的现状,必须从产业入手。
  多方考察后,米绪东和村两委决定发展甜柿产业,但因为挂果周期长、周边鲜有种植,大多数村民不理解。
  为打消疑虑,这一年,村里共召开43场群众会,米绪东和村里的党员、有积极性的村民带头试种。同年11月,蒿坝村10多亩土地种下嫩绿的甜柿苗。
  2012年,第一批种植的甜柿开始挂果,结出的柿子脆甜可口。李学华家的甜柿亩产1000多斤,收入数千元,尝到甜头的他毫不犹豫扩大种植面积。
  甜柿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红岩寺镇党委确立了“以老带村”“三帮三带”支部联建的工作思路,以米绪东为代表的老同志到村帮党建带队伍、帮规划带思路、帮增收带民富,使甜柿种植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果。
  如今,蒿坝村甜柿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5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甜柿第一村”。
  “甜柿王”酿出甜柿酒
  “柿子也能酿酒?”11月9日,几位武汉客商来到建始县阳丰甜柿专业合作社,一进门便被柿子酒吸引。
  “酒体色泽清澈透明,口感清冽,挺不错。”武汉的王先生一口气买下了1000多元的柿子酒。
  合作社负责人张胜华介绍,柿子酒凭借着独特的口感,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今年销售额超过20万元。
  今年60岁的张胜华是一名老党员,红岩寺镇黄木垭村人,曾是一名货运司机,长年在外奔波。2014年,他看见蒿坝村发展甜柿收益好,便回到家乡,租赁18户村民102亩土地,成立建始县阳丰甜柿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甜柿。
  2019年,百亩甜柿喜获丰收,销售额近90万元,张胜华由此被村民称为“甜柿王”。在他的带动下,30多户村民在基地务工,人均增收1万多元。
  除了售卖鲜果,张胜华还探索延伸产业链。
  “我们每年要采收10多万斤鲜果,其中不少为残次果,这些果子只是大小不均匀,颜色不够正,扔了非常可惜。”张胜华说,他决定发展甜柿深加工业,把残次果利用起来。
  2021年,张胜华从重庆引进设备,开始酿制甜柿酒,经过多次试验,不断调整、改进口味,成功酿出甜柿白酒,命名为“甜柿白兰地”。
  今年,为了更加迎合年轻消费群体,张胜华开始研制甜柿干、甜柿饼等新产品,让甜柿鲜果向日常零食转变。

贡水白柚
  百里走廊铺展“柚”人画卷

11月21日,宣恩县九间店村村民在采摘贡水白柚。(通讯员 陈绪开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陈绪开
  眼下,正是宣恩县贡水白柚上市的季节。高罗镇埃山村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种植大户廖和庭将当日采摘的白柚打包,发往浙江。“今年雨水充沛,白柚又大又甜,市场行情也不错。”他喜滋滋地说。
  在以高罗、沙道沟、李家河三个镇为核心的宣南百里贡水白柚经济走廊,随处可见忙着采摘白柚的果农身影。全县共有白柚种植基地14.6万亩,综合产值超过2亿元,一颗颗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一幅“柚”人画卷在田间地头铺展。
  贡水白柚卖到欧洲
  李家河镇二虎寨村绍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300亩成片连块的白柚林生机勃勃。果农正忙着将采摘好的白柚装袋,通过“小火车”运到厂房,进行挑选、分级。
  “现在已经接到200万斤的订单,下树价1.5元一斤,销售基本不愁。”该公司负责人谭绍荣说,基地已有600亩柚树进入丰产期,亩产4000斤以上。在高峰期,基地务工人员超过50人。
  今年10月底,客商到基地采购7万多斤白柚,出口到欧洲。“这是我种柚子21年来,第一次将贡水白柚卖到欧洲。”谭绍荣表示,这也为公司打开了销售新渠道。
  他还与湖南永州一家公司达成合作,投资60万元新建一条小柚果加工生产线,预计明年3月投产。
  “小柚果经过分选、裁切、烘干等工序可以变成柚苷、柚皮素等产品的原材料。”谭绍荣介绍,每年四五月份是广大柚农疏果保果的关键时期,通常情况下,被疏落的残次果、多余果会被烂在地里,有了这条生产线,就可变“废”为宝。他算了笔账,小柚果每公斤可卖1元钱,仅此一项,柚农每年每亩可增收300元以上。
  精深加工方兴未艾
  以贡水白柚产业为依托,宣恩县不断培育白柚深加工企业,延长白柚产业链。
  富源农业公司是该县一家集种植、销售和加工白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司,在李家河镇拥有标准化生产基地4400亩,其中已获有机认证的达900亩,并有一条年产蜂蜜柚子茶500吨的生产线。
  “单果重在2.2斤到3斤的富硒有机白柚可以卖到25元一个。”该公司负责人王青介绍,果型、重量合适的优质白柚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一部分果型和大小不达标的白柚只能低价处理或丢弃。为此,公司今年又引进了一条“双柚汁”生产线,目前已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
  “这条生产线投资500多万元,深加工处理能力超过2000吨,日产‘双柚汁’5000瓶。”王青介绍,“双柚汁”的原材料主要是贡水白柚和香柚。
  “去年,我们的白柚深加工产品大约销售了1000余万元,今年预计还会有所增长。”湖北苗仙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洪彪表示,目前几条生产线已经开始生产柚子酒、柚子茶、柚子果丁等10余种白柚衍生产品。今年,该公司还与武汉轻工大学共建“湖北宣恩白柚科技小院”,研发更多的白柚产品。
 

上一篇:种收加工全链条升级——随州香稻的香味旅程
下一篇:湖北设立种业高质量发展资金 3年内投入2亿元用于育种研发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