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产业振兴> 正文

恩施大力发展智能化大棚种植 “棚”勃发展 “丰”景独好

发布时间:2024-01-16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编者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恩施州气候独特,山多地少,生态环境优良,是发展设施农业的宝地。近年来,该州抢抓武汉对口帮扶、杭恩合作机遇,以科技赋能大棚经济,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棚”勃发展。一个个大棚,不仅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更成为当地居民实现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隆冬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一个个大棚,去感受恩施州大地别样的“丰”景。

1月7日,利川市团堡镇智能蔬菜园,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蔬菜枯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俯瞰利川市团堡镇智能蔬菜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绿色工厂”
  年产蔬菜4000多吨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雷帆
  1月7日清晨,利川市团堡镇黄泥坡村村民郜艳芳拿出手机,一键为智能蔬菜园里的蔬菜上水施肥。
  “这个玻璃温室里安装了很多智慧设备,像智能放风机、水肥一体化、智能卷帘机、智能补光灯等。这些智能设备,通过手机都能操控,省时省力。”郜艳芳说。
  利川市智能蔬菜园于2022年4月动工建设,同年9月投入使用,是该市重点打造的集科技性、科普性、示范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现有蔬菜种植面积1280亩,其中500多亩蔬菜大棚全部安装了各类智能设备,并应用了5G智能物联网,让一个普通的蔬菜大棚变成了一个现代绿色工厂。
  一部手机管好大棚
  走进玻璃温室,如同走进一座绿色科技“大观园”。整个大棚几乎看不到传统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蔬菜或“漂浮”在水面上,或“住”在“高层公寓”里。穿过一个个廊架,墙体式、苗床式、叠碗式、立柱式等形形色色的立体栽培模式让蔬菜和水果“花式”生长。
  “这是气雾栽培,它有效改善了植物的根系生长环境,营养吸收更加直接,水和肥的利用率增大,也使植物对光的吸收利用增强;这是叠碗式立柱栽培,利用高层空间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而且每棵植物都能得到均匀的光照……”智能大棚运营方利川市靓利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严铭介绍,栽培模式以基质栽培和水培为主,共有槽式栽培、碗式栽培、管式栽培、雾培等9种方式,可一次性栽种植物3.2万株。
  立体栽培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内涵”丰富。在玻璃温室上方,一块数字显示屏实时显示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土壤环境等数据。数字大屏与大棚内不同位置布设的物联网传感器相联,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后,通过大数据技术建模,最终实现了自动灌溉、自动卷帘、自动放风、自动打药等智能化控制,通过大屏端、PC端、手机端融合操作,“用一部手机就能管好大棚”。
  “通过水肥灌溉系统,‘把脉’每一棵植株,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实现精准浇灌并及时补充肥料养分。”严铭介绍,大棚运用5G网络及物联网技术,集成了气象环境监测管理、病虫害监测预警、土壤墒情监测、水肥一体化管理、大棚自动控制管理等5大系统,蔬菜种植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
  产量效益双丰收
  相较于传统种植,智能化大棚种植不仅高效,而且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以辣椒为例,亩产可达8000斤,较普通模式产量增加20%以上,减少化肥及化学农药用量50%以上,综合效益提高50%以上。尽管去年辣椒市场价格低迷,普通辣椒收购价格只有5毛一斤,智能大棚种植的辣椒可以卖8毛至1元一斤,最高的时候卖到了2.5元一斤。”严铭说。
  四月种辣椒,五月种小白菜、黄瓜,12月种植芹菜、甘蓝……随着现代科技的应用,黄泥坡村已从过去的“秋收”变为“四季丰收”。2023年,蔬菜园产出辣椒、白菜、西红柿等各类蔬菜4000多吨,运往武汉、重庆、南昌等地销售,产值超过270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109户群众稳定增收。
  现在,智能蔬菜园已成为展示利川产业发展的窗口和名片,也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去年共接待利川市5000多名学生到该园研学。“这里不仅是数字赋能农业的样板,也是现代农业科普最生动的课堂。”利川市团堡镇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孙邦泽表示,下一步,园区将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打造集旅游观光、教育科普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探索“农业+研学”“农旅+文化”新业态。
  亩产值超过5万元
  野油菜进阶“致富菜”

1月8日,恩施市龙凤镇二坡村德源堇叶碎米荠种植示范基地,工人正在清理枯叶。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深冬时节,阳光洒在恩施市龙凤镇二坡村德源堇叶碎米荠种植示范基地,一排排种植大棚格外耀眼。
  “现在是堇叶碎米荠生长的关键期,每周浇一次水,避免阳光直射。”大棚外寒意料峭,大棚里温暖如春、生机盎然,技术经理龚珏正指导务工群众进行日常管护。
  堇叶碎米荠被称为“野油菜”,是植物界的“聚硒之王”,每公斤堇叶碎米荠有机硒含量高达8000毫克,是其它聚硒植物的百余倍。
  2016年起,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恩施德源)联合恩施州农科院、武汉轻工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成立技术团队,在海拔500米—1500米的不同区域建设温控大棚,引种试种千余亩,探索“野转家”标准化之路。
  “堇叶碎米荠是恩施当地的一种野生植物,其规模化种植并非一帆风顺。”恩施德源研发总监杨伟回忆,刚开始时,野生来源种子发芽率较低,且幼苗大小参差不齐,壮苗少,移栽后成活率不高。
  技术团队经过数年精心探索,最终将种子发芽率稳定提高到90%,移栽后成活率超过95%。规模化培育的堇叶碎米荠不仅硒含量高,且有机硒转化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等营养元素也显着优于野生资源。
  “目前,大棚种植的堇叶碎米荠亩产超过2000公斤,产值超过5万元。”杨伟介绍,恩施德源公司在龙凤镇龙马村、青堡村、二坡村等地建设了1100余亩标准化大棚,产出的堇叶碎米荠经深加工开发的系列植物有机硒类产品走俏市场。2023年,该公司仅精深加工端的综合产值就超过2亿元。
  可嫁接百种果蔬
  一株“多宝茄”年产千斤果

  图为多宝茄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向相辉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向相辉 杨玉莲
  “茄子还能上树,真稀奇!”1月9日,来凤县凤栖园生态农业产业园,武汉游客田青云一进大棚,便被“茄子树”吸引。
  “这是多宝茄树,在大棚内种植,寿命可达20余年,可同时嫁接茄子、番茄、枸杞等百余种茄科植物。”来凤绿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绿谷农业)负责人向阳解释。
  记者在大棚内看到,一棵棵高达3米、直径6—8厘米的茄树上,挂满了紫茄、白茄、黄茄、小番茄、枸杞等多个品种,个个粗壮厚实、色泽亮丽,有的大如瓠子。
  “这些个头特别大的用来做烧烤,味道更好,我们称它为烧烤茄子,嫁接的小番茄味道也相当好。”向阳一边介绍一边随手摘下几颗,让记者品尝,果然味道甜中微酸,十分爽口。
  向阳介绍,多宝茄树是华中农业大学叶志彪教授历时十多年的研发成果,是把普通茄子嫁接到木本砧木上,让茄子植株变为木本,原来1年生的普通茄子苗可在20多年间持续开花结果。嫁接后的茄子植株高2至3米,最高可长到8米。相较于普通茄子,多宝茄树的产量更高,在大棚内15—35℃适宜温度和气候条件下,茄子树可边开花、边结果、边采收,一棵直径6—8厘米的茄子树,一年最高可产茄果上千斤。
  目前,绿谷农业公司引种的多宝茄树已由3万株发展到4万株,年产15万斤茄子和5000株茄树苗,产值100多万元。
  智能大棚育药苗
  药好“财”也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向丽莉
  1月10日8时,海拔1400多米的鹤峰县五里乡柏榔村气温已至零下,但湖北林海林业合作社中药材智能育苗棚内,温度计显示为14℃。育苗架上,一排排珍稀中药材幼苗,住在装满营养土的“套房”里。
  “有了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就能实时调节棚内温度,即使我在外地出差,也能‘云管护’。”合作社负责人刘文凯说。
  晌午时分,智能大棚里温度上升。刘文凯看到手机上的温度警示,立刻点击屏幕,启动大棚内空气循环系统。
  刘文凯表示,在智能温室大棚里育出的种苗,成苗率比传统育苗方式高出10%以上,采用立体种植方式,每亩可育苗15—20万株,产量也提高约3倍。
  “不仅供基地自用,还远销陕西、云南等地,每年可增收40多万元。”今年52岁的刘文凯,出生于中医世家,1996年开始在自家荒山上试种400多亩紫油厚朴,随后扩展到天麻、贝母、白及等品种。2014年,他与中南民族大学联合建成鹤峰县第一个中药材育苗基地。
  2020年,在杭恩协作的助力下,杭州市上城区投入410万元项目资金,在柏榔村搭建了2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苗大棚。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收集棚内的各种环境数据,把土壤湿度、温度等信息上传到手机或电脑终端,线上远程调控空气循环系统、喷灌等设备,精准控制浇水时长、施肥频率等。
  刘文凯表示,大棚育苗品质稳定,能更好地提高药材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现种植厚朴、七叶一枝花、云木香、四叶参、白及等中药材9000多亩,并链接周边1000多名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此外,还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家庭农场3个,带动群众年增收870万元。
  “开春后,就启动与中南民族大学合作的药食资源实验基地建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刘文凯充满信心地说。

上一篇:种收加工全链条升级——随州香稻的香味旅程
下一篇: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2023年湖北粮食生产喜获丰收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