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赤壁市陆水湖街道玄素洞村,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费云锋(左)上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胡弦 彭一苇 刘天纵 通讯员 刘卓 李斌
香城泉都,疏林九曲;万国咸宁,闻名遐迩。4月14日,“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采访团上游组抵达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的楠竹之乡、桂香之城——咸宁。
生态网格护清流,能人回乡正当时
11年前回乡的费云锋,如今有着两重身份:赤壁市玄素洞村党支部副书记、玄素洞村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手机里几百张照片,清晰记录了他担任生态网格员1年来的百般况味。
有时他累——一周至少3次绕村巡查,发现问题立行处理,处理村务之余还要做好环境宣传科普。
有时他喜——流经村里的荆泉港是陆水湖支流,而陆水湖是赤壁30万市民的备用水源。随着陆水湖水源地保护工程的推进,2022年,全村315户居民的生活污水全部纳入管网,记忆里的“黑河”,摇身变成清澈小溪。
有时他“偷偷摸摸”——村里养猪户童炎华的猪栏离荆泉港不足50米,粪污水直排,周遭环境恶劣。在村委会的劝说下,童炎华决定退出养殖、改种蔬菜。3月9日起,费云锋经常悄悄绕到童家猪栏后的排污口,检查是否有新鲜水渍排污的痕迹。
有时他“慷慨陈词”——今年春节期间,在子女、村干部和网格员的合力劝说下,村里的梁全荣老人终于同意拆除离河岸不过5米的猪圈,等过两天放晴了,村里将合力帮老人移走废弃建材……
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是环境保护“第一岗哨”。自去年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制度以来,赤壁市在辅警、副职村干部中,择优聘请了192名兼职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生态格格”们织就了一张覆盖144个村和48个社区的生态防护网。
居民乱扔垃圾、村民焚烧秸秆、施工造成水源地污染……发现小问题,“生态格格”第一时间敦促整改;遇到棘手难题,将上报赤壁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协力解决。迄今,他们累计整改问题822个。
2012年,为照顾病重的父亲,在浙江做酒店经理的费云锋回咸宁创业。2021年,秉持反哺之心,他回到玄素洞村任职。两年间,河流复清、村容改换,家乡发展渐起声色。
梁家门前的晒竹坪将成为竹产业加工园的一部分,空地全面覆绿;印花休闲步道正从上游延伸而来;2.4米的村路明年将拓宽至5米……费云锋细数着村里即将落地的愿景。
好景引人来。梁全荣在深圳经商的儿子梁鹏玉去年底回了乡,梁鹏玉说,村里的改造规划让他很感兴趣,未来想办个农家乐,让小村越来越有人气。
横卧荆泉港的上凤桥是进村的必经之路——良才从此过,上有凤凰游。今年初,水泥桥身、花岗岩装饰的敦实新桥取代了过去的石膏板桥。村民们上桥过河,走进玄素洞村的新日子、美日子。
山乡如画可入镜,农人直播有底气
季春时节,杜鹃盛放,草木青青。下午3点,跟随嘉鱼县茅洲垴村90后菜农方亚慧,采访团来到她家门前的黄瓜大棚,见证一场乡村“新农人”的直播。
粉蓝格子衬衫配白T恤、粗布裤套上雨靴,她灵巧穿过田沟,拎起三脚架,熟练地支起手机,落落大方地在镜头前演示给黄瓜绑枝:“大家看,绑枝的绳子是废弃编织袋重新利用,固定枝条,黄瓜藤才能爬得更高,果实更有卖相。”
葱郁的菜园,身后的青山,澄净的蓝天,明快的乡音,种菜买菜的平淡日常,父母女儿的亲情……细水长流,田园牧歌,打开方亚慧的短视频作品,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春光、绿意与生气。开播刚过1周,她名为“三慧(90后种田人)”的抖音账号已收获5400余点赞、420多个粉丝。
“垃圾山移走了,牛粪路干净了,花海绽放了……村里美了,我就有底气边走边播了。”直播结束,方亚慧换上一袭草绿连衣裙,扎起利落马尾,回忆起了曾经的家乡。原来,这里曾是新街镇环城路工业排污口、洲港洗砂石厂旧址所在地,山下是马鞍山生活垃圾填埋场,茅草没膝、荒山无路、污水遍地、蚊蝇乱飞……青山秀水仿佛抛弃了马鞍山。
为了与自然环境“重修旧好”,嘉鱼县拿出“移山填海”的决心,于2019年4月启动包括马鞍山采石场生态修复在内的滨江生态示范提升项目。
“几十台挖机共同作业,挖出堆积陈腐十余年的垃圾并现场分拣,不可降解的运往火力发电厂,腐殖土堆肥用于矿山修复。”马鞍山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负责人于明利记得,项目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清理垃圾山。
洗砂石厂关停,排污口取缔,裸露山体覆土植绿,昔日采石场成了郊野公园。方亚慧口中的花海,正是去年春天嘉鱼县在昔日“垃圾山”上打造的。淡雅清香的月见草汇成粉绿相间的海,引得游人自在徜徉。
乘势而上,3月25日,村里组织直播培训,鼓励新农人宣传家乡美景。4月6日,受鼓舞的方亚慧第一次打开了直播,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不少网友看了直播,私信与她联系预订蔬菜,或驱车到村口找她买菜。
马鞍山矿区“整容修复”的故事并非孤例。近年来,咸宁全力抓好入河排污溯源减量专项整治,桂花灿灿、泉流汩汩,这座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确保一泓清水绵延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