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文化振兴> 正文

郧阳翻山堰村:闲置学校变身农耕民俗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3-07-12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郧阳翻山堰村农耕民俗文化馆内的学堂记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应锋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李渊 顾才华
  钉耙、墨斗、刨子,蓑衣、风斗、梿枷……这些是农村以往常见的工具,一件件都在诉说着过往;斗鸡、抓石子、跳皮筋儿……墙上一幅幅老照片,展示着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孩子们常玩的游戏。
  “真有趣!”7月8日,家住十堰市城区的李长安,带着孩子来到郧阳区城关镇翻山堰村农耕民俗文化馆,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农耕记忆。
  农耕民俗文化馆是一座三层小楼,青砖、黛瓦、黄土墙,古朴归真,而它在两年前,还是一所闲置了六七年的小学校舍。2021年底,翻山堰村“两委”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讨闲置学校用途。大家讨论决定,建一座农耕民俗文化馆。
  翻山堰村党支部书记朱强介绍,建设过程中,村民主动捐赠各类老物件、老照片2000余件。
  农耕民俗文化馆设有大堰记忆、农食加工厅、学堂记忆等7个展区,以乡村生态为基底,体验式文化为核心,老家印象为主题特色,围绕翻山堰村的民俗文化、农耕风貌等方面全方位勾画出“大堰记忆”谱序图,让更多人感受农耕民俗记忆,重拾儿时乡愁。同时,结合翻山堰村红色历史和文化,同步建设“红色先锋馆”,分为“红色记忆·风雨朝阳”“战天斗地·三治改田”“治山、治水、治土”等板块,集中展示革命烈士张鸿盛、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高华堂等先辈们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
  馆内陈列着犁、耙、锄头、织布机、纺车等3000余件传统农具、老物件、老照片,向游客诉说着郧阳地区近60年来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生活场景。
  农耕民俗文化馆自2022年10月底建成免费开馆以来,截至目前,已接待研学学生、游客3万多人次。

上一篇:“新尚人”扮靓旧楼河
下一篇:一线“抓活鱼” 枣阳80名“乡村新闻官”上岗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