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文化振兴> 正文

打捞历史长河中的“智慧遗珠”——荆州文保中心修复13万多枚千年简牍

发布时间:2023-07-21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清理简牍上的附着物。

据不完全统计,在尚未整理的定县汉简中,80%已发生弯曲变形,其中20%变形严重。

修复简牍中。

据统计,全国80%左右的饱水简牍都在荆州文保中心修复。由于各地待修复的简牍太多,荆州文保中心干脆在长沙、兰州等地设立了8个工作站。

脱色后,简牍上的文字清晰起来。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修复的专家们正在工作。

竹简被单独浸泡在玻璃长瓶中。

将修复后的简牍一一拍照存档。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王丙全 通讯员 周栎 邱祖明
  “这是‘秦火’之前的《诗经》抄本。”
  “这一版‘孔子曰’前所未见。”
  “这些神秘字符可能是失传的先秦乐谱。”
  ……
  7月12日,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简牍修复室内,方北松打开木箱,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支支浸泡着竹简的玻璃管,一边端详一边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他是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着名竹木简牍文物修复专家,与文物打交道35年,近日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些竹简呈黄褐色,尽管多有破损,但是工整的楚系简帛文字清晰可见。
  这批竹简,出土于荆州楚纪南故城附近的王家嘴战国楚墓,共计3200多枚。目前这些竹简已清洗完毕,即将进行脱色、脱水、封装等后续环节。
  “简牍沉睡了数千年,刚出土时大量断裂、卷曲、变形、干缩,就像一堆烂泥,稍不小心就会弄碎。”方北松回忆,他和团队在抢救江西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简牍时,5000多枚仅清理工作便花了一年多时间。
  清洗简牍也十分不易。“手一定要轻,用刷尖慢慢点刷。”方北松走到修复台前拿起两支纤细毛刷,左手按住竹简,右手开始清洗,“你看,这些竹简通体漆黑,根本不知道哪里有字,如果大面积刷洗,很容易破坏墨迹。”
  在长期实践中,方北松创造出一套“独门秘籍”——饱水简牍连二亚硫酸钠脱色法和十六醇填充脱水法,能让竹简还原本色而不破坏字迹,脱水后也不会变形。
  专一事,行一生。方北松每天忙得团团转。在方北松带领下,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在全国建立八大工作站,累计实施文物保护项目200项,先后完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里耶秦简、北京老山汉墓、河南长台关楚墓、三星堆遗址等文物抢救项目,累计修复6000多件木漆器、13万多枚竹木简牍、500多件纺织品,其中饱水简牍修复量占到全国八成以上。
  在“抢救”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和湘西里耶秦简期间,方北松在外地一干就是9年,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最终整理出有字竹简7.6万余枚。
  “修复了这么多的简牍,没有一枚毁掉,没有一枚遗失。”方北松说,“不让那些凝聚祖先智慧、民族历史的鲜活史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是我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上一篇:“新尚人”扮靓旧楼河
下一篇:全国唯一 巴东黄土坡获评“地质文化村”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