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文化振兴> 正文

荆门:古村老宅诉往事 传承发展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3-09-15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蓝天白云下,小桥流水,古树老宅,青砖黛瓦,飞檐翘壁……一幅幅恬静质朴的乡村古居图徐徐展开。
  不经意间走进一处古村落,那考究的门楼、雕花的窗户、典雅的装饰,无不见证着岁月的沧桑,诉说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
  自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先后公布了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荆门市共有7个村落入选,包括首批入选的钟祥市客店镇赵泉河村,第五、六批入选的钟祥市石牌镇荆台村,旧口镇东风村,张集镇张家集村、牌坊村、宗家湾村,以及京山市绿林镇吴集村。
  初秋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踏访部分古村落,探访古村落背后的故事,探求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之道。
  京山市绿林镇吴集村:九旬老汉唱“红歌” 

廖华章老人现场唱“红歌”。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通讯员 余舟 廖作祥
  驱车从京山城区出发,沿着S437省道百里生态画廊旅游线一路北行,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国家4A级大洪山风景区南麓的绿林镇吴集村。接近村口时,一个写有“国家森林乡村”的大招牌分外打眼。
  “吴集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吴集村党支部书记黄国成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2017年以来,该村秉持“生态吴集、红色故里”理念,多方筹资400万元打造美丽乡村,弘扬红色文化,2021年获评“国家森林乡村”,今年3月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吴集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村内历史遗存不仅有明朝古城墙安军寨,还有明清古村落群——杜家塌、革命战争年代旧址遗迹。
  9月6日中午,记者来到杜家塌,只见村落以山为枕,一条小溪穿流而过,靠里分布着一溜老宅,共六套,传统砖瓦结构,部分外墙已坍塌,杂草丛生。老宅相传为清代所建,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纵向尽头的老宅保存较完好,大门口外墙上挂着“张氏老屋”的木制牌匾。“这个老屋空了10多年了,张氏后代有两人曾在京山教育系统工作。”村干部余政杰说,相传明初“江西填湖广”,张氏先人由江西迁入湖北天门皂市。清康熙年间,张氏叔侄逃难至绿林向冲,靠篾匠手艺走乡串户制竹器,多年积累后便置办了张氏老屋等多处房产。
  邻近的易氏老宅门口,69岁的村民易治国正在门口剥玉米粒。步入中庭,只见中堂雕梁画栋,门窗镂花精美,还立有两把大根雕座椅,花架上摆着盆花。“我年轻时当过园艺师”,老人说,他家5口人,大女儿招女婿上门,外孙当兵去了,家里种了3亩水稻。
  “吴集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新四军第五师曾在此村里驻扎过一个连,在杜家塌张家祠堂设立战地医院,还建有被服厂、印刷厂。”黄国成介绍,为抗击日寇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原解放区的围剿,新四军40多名战士在此英勇献身。
  史载:张氏老屋一度为新四军第五师培训基地,旨在培养新四军战士和改造教育伪军等投诚人员。1940年8月,汉阳伪军投奔新四军鄂豫跃进纵队,编为十团、十一团。同年11月,原伪军团长再度叛变投敌,新四军祝大贵、李树成两位同志阻敌叛逃时在张氏老屋惨遭杀害,遗体被扔进了屋后的井里。记者现场看到,这口井仍在,京山市人民政府于2022年在井旁特立保护牌:“京山市历史建筑 杜家塌井”。
  如今,张氏老屋中庭里,还挂了多块讲述红色革命故事的展板。“向冲大捷”“智取修枪所”“惨伤岭伏击战”“山沟医院”……一个个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都发生在吴集这块红色沃土。
  为传承红色基因,2018年,绿林镇镇政府筹资30多万元,在吴集村建起杜家塔革命烈士陵园,除安葬有名有姓的11位烈士外,还有15位烈士遗骸未能迁葬仍共祭之。该陵园已成为绿林镇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生于1933年的廖华章老人是这段烽火岁月的见证者。“当年在向集桥上,我还见过李先念呢!”老人清楚记得,上世纪40年代,新四军一部驻扎吴集村时,军医义务为村民看病、帮孕妇接生,战士们还教大家唱抗战歌曲:“河里水,黄又黄,东洋鬼子太猖狂……”
  虽已年过九旬,背驼得厉害,但廖老记忆力惊人。应记者之邀,他现场唱了几首当年的“红歌”——
  “新四军/猴子兵/打起仗/用命拼”“冬天雪花飘,雪花飘/白天夜里站岗又放哨/鬼子杀来了/死也不动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声情并茂,令人动容。
  近几年,吴集村依托绿林旅游品牌优势、战地医院红色文化、百年古屋特色景点,大力发展休闲垂钓亲水游、忆苦思甜红色游、古屋老树乡愁游等项目,建成农家乐5家。村里还引进湖北初禾源生态农贸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000多万元,开发花菇、葛根、羊肚菌、土蜂蜜等40多种土特产,带动村民发展特色种养,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钟祥市客店镇赵泉河村:水没坪上慢生活 

2012年,赵泉河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赵泉河村篝火晚会。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通讯员 汪龙 陈鹏
  9月4日下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从钟祥城区出发,沿着山路行驶一个多小时后,进入大洪山南麓的客店镇赵泉河村地界,再从村部前往水没坪,最后十几里的盘山路全是碎石路,车子摇摇晃晃跑了四五十分钟后,顿有平畴沃野、豁然开朗之感。
  路两旁的玉米地里,一个农人不慌不忙地捡拾着玉米秆。一处民居门口,78岁的老汉李少华坐在小板凳上,掰扯着去粒后的玉米棒。
  在一个由卵石和木头堆砌成的高大牌坊前,“中国传统村落水没坪”几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旁边挂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的牌匾。资料显示:水没坪是由绝壁合围的溶蚀三角形盆地,是国家4A级黄仙洞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300亩,常住居民20户。村民主要靠旅游接待、高山雾茶及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为生。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从高处俯瞰,整个水没坪盆地底部平坦,有山泉贯流,汇成三塘净水,水边为天然草地和花卉景观。村落四周青山屏障,与世隔绝,宛若桃源仙境。古朴的夯土民居建筑沿坪地东侧山麓一线分布,或三五呈组团或独栋零散分布,掩映于自然山林之间。
  村民杨德全家住的是四合院式百年老宅,为生土夯筑、悬山瓦顶的古朴山地民居,部分墙壁上为稻壳加黄泥巴黏土所筑。院内晒着刚收获的花生。“村里地少,我到黄仙洞后洞口开了一亩多田的荒,收了几十斤花生。”60岁的杨德全笑呵呵地说。
  68岁的村民杨大海家住的也是百年老宅,进去是一个四合天井民居院落,房屋有许多修葺加固的痕迹,屋内冰柜、电视机等电器俱全。
  在村口,有一溜古色古香的休闲木屋,名为“水墨人家”,38岁的村民杨志勇经营多年。“疫情之前这里可热闹了,几乎天天爆满,一天可接10桌团餐,每天流水四五千元。”他说。
  杨志勇还把记者带到附近山脚下的银杏林,据说这里有300多棵银杏,包括42棵千年古银杏。“每到春天,满山杜鹃盛开,秋天银杏一片金黄,好看得很呢!”杨志勇说,几年前武汉一所高校老师带着十几名学生到这儿写生,待了一周。
  水没坪盆地南侧,十几个村民正在茶园里除草。“茶园生产的是有机茶,不准施化肥、打农药。”一位村民介绍,这片茶园有100多亩,由客店镇廖姓老板承包,村民们每隔一个多月就要帮他除草,工钱每天120元,每次要搞六七天。
  傍晚,走进养蜂大户王学军家时,他和妻子正吃晚饭。“我养中华中蜂40多年了,高峰时养200多箱,这两年蜂蜜市场鱼龙混杂,正宗土蜂蜜卖不出价钱,还剩100多箱,年收入在5万元上下。”59岁的王学军说,他家还种了5亩水稻和一些袋料香菇。
  赵泉河,位于钟祥、京山、随州三地交界处,现有222户812人,总面积31平方公里,不仅拥有黄仙洞、罗汉洞、孟斯洞、雷打石等多处知名景点,还曾是贺龙、陶铸、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和100多位开国将军战斗过的地方。上世纪30年代,贺龙率领红三军多次经过赵泉河一带,并在罗汉洞留宿。当年,赵泉河村家家户户住过红军,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
  史料显示,赵泉河村革命遗址众多。“慢镇客店”打造的“十慢”中,就有“四慢”与赵泉河密不可分,即清平乐露营帐外把歌欢、黄仙洞里天地宽、传统村落把密探、革命薪火代代传。
  近年来,赵泉河村大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改造大洪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创建清平乐露营地,串联黄仙洞景区、水没坪古村落共同形成赵泉河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数十户农家乐增收,跻身“湖北省旅游名村”行列。
  东宝区栗溪镇大泉村:“大瓦屋”旁看变迁 

大泉村“大瓦屋”正门。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通讯员 阳萍 春梅 恬敏
  巍巍青山立,潺潺溪水流。
  9月7日下午,烈日炎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荆门东宝城区驱车向北50多公里,来到了群山怀抱的栗溪镇大泉村4组,但见一处连片老屋场依山傍水而建,青砖布瓦,飞檐斗拱,尽显古色古香韵味。
  从地势上看,大瓦屋坐西南朝东北方向,屋前稻田片片,溪水穿流;屋后山岗起伏,松林涌涛,修竹摇翠,俨然一幅山村古居图。
  “这片老屋场俗称‘大瓦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200多年了。”大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强介绍,大瓦屋距栗溪镇约11公里,由3座独立门户连接而成,左中右各一户,均为四合院式结构,五正五厅,现存的大瓦屋只有中、右两户,左户仅剩一面残墙。
  记者走近大瓦屋保存最完整的中户,十几米长的外墙一片斑驳,有近3米高,门楣左边墙上立着一块青铜色牌匾,上书“荆门市历史建筑 中共荆钟县委旧址”等字样。大门楼两侧上方的两级马头墙上,均饰有彩绘图案。门槛、门墩为石制,外部均刻有梅、兰、菊、竹等不同图案,古朴典雅。
  跨过中户约半尺高的门槛往里走,大门两侧嵌有外圆内方雕格花窗,饰“福”或“寿”,中间是个大天井,左右两侧有厢房、回廊、边弄和两层阁楼,身后是当时小姐住的绣楼。前厅和两侧厢房墙体为青砖砌筑成斗墙,马头墙高耸凌空;正房堂屋为土坯砖砌成。
  68岁的乡贤吴永泉是大瓦屋的历史见证人。“村里原来有两片大瓦屋,是贺姓、陈姓两个大户人家比着盖起来的。”他回忆,相传贺姓人家先从外地迁至丽阳驿(现钟祥胡集北)做官或经商,为躲避战乱,贺氏家族最终落脚大泉村,经历了第四代始兴到第六代败落,大瓦屋是贺氏家族最兴旺时期留下的产物,其后代早已不知所踪。大瓦屋屋顶的龙头、狮头都被人掰断毁掉了。
  1948年到1949年的大瓦屋,还是大泉小学校园。曾任村小学校长的吴永泉老人说,另一片大瓦屋的主人陈氏在外地做过官,后家道中落,瓦屋后被子孙分拆,“陈家大瓦屋建得比贺家还豪华,但现在啥都看不到了,只剩几块大石头,附近的陈家台子还住有陈氏家族的后代。”
  大瓦屋的红色文化也很丰富。吴永泉回忆,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大瓦屋曾为中共荆钟县委的驻地,荆钟县委医院、被服厂曾设在大泉村,村民代传富曾是当地游击队员,后加入解放军,参加抗美援朝,复员返乡后曾任乡武装部长。
  史料记载,大瓦屋曾是鄂西北军区第四军分区、中共湖北省第四地委等驻地,李先念、陈少敏、沈因洛等革命先辈都曾在此指导革命斗争。
  在大瓦屋天井前厅,斑驳的墙壁上,留有两段黑色手写标语。其中一段写着:“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落款“《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摘录自毛主席着作的字迹,穿越岁月的长河,仍清晰可辨。
  李德强介绍,2005年,东宝区政府将大瓦屋列为区级重点文物挂牌保护,2015年拨款10万元维修加固。近年来,大瓦屋累计接待红色研学、党史学习教育等参观者1万余人次。该村已启动红色故事、红色文物征集活动,为建红色展馆做准备。
  去年,曾在正大集团做过饲料销售的村民代中宝回乡注册了一家生态养殖公司,在村里租了110亩山林荒坡,散养“跑跑猪”,还种了5亩冬桃、杮子树,准备搞采摘游。
  “去年我卖了200头猪,赚了30万元。”代中宝告诉记者,今年他吸纳村集体入股20%,预计村集体年分红六七万元。

上一篇: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预计11月开园
下一篇:归去来兮江源村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