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安陆市赵棚镇陶庙村村民称“今年一定要脱掉贫困户帽子!”

发布时间:2016-02-19    来源:    字体大小:A-   A+

    

俗话说,不过十五不下田。但在安陆市赵棚镇陶庙村,贫困户李和民从正月初五就忙开了。

17日清早,春寒料峭。记者见到李和民时,他正在村东面的山岗上挖渣土,送往今年新建的鱼池。

41岁的李和民,过去种田之余一直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去年5月,妻子突然中风,一下子花了10多万。家里还有10岁的儿子,1岁多的女儿,本还过得去的家顿时一贫如洗。

去年9月底,全市开展精准扶贫大走访。村干部将李和民上报为精准扶贫对象,镇财政所主动承担帮扶责任。“前些年我养过鳝鱼,有点经验。我想再养鳝鱼,把家撑起来!”李和民向前来走访的镇财政所所长薛德旺说。“我们支持!”薛德旺说:“养殖业风险大,你前期可以先试验一下,不要一下子上规模,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养。”

薛德旺跑银行、问政策,为李和民筹贷款。

今年1月,鱼池正式动工。同情他家遭遇的亲戚、朋友都伸出援助之手。寒冬里,在东北打完工的村民回来,加入开挖鱼池的队伍;要安电,村里送来了电线杆。“我蛮佩服他。2007年,他一个人把家里的房子修起来,吃得苦!这次,他本来不让我们帮,怕添麻烦。”村民李东原说。

眼下,12口鱼池全部挖好。“我正月初五开始填土。池子里要填些土,夏天天热,让鳝鱼钻到泥土里避暑。”

气温不到10摄氏度,李和民却热得浑身冒汗。“建池子已经投资了6000多元。计划5月左右投放第一批鳝鱼苗。六七月再贷一些款,扩大规模。”“我这么年轻,吃国家照顾,说出去不好听!今年,我一定要脱掉贫困户的帽子!”李和民自信地说。

上一篇:襄阳市谷城县紫金镇孙家沟村里村民对联里的扶贫佳话
下一篇:“十三五”,湖北与“脱贫”有个约定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