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春移开模具,取出制作好的铁锅
荆楚网消息(记者 张竞恒 通讯员 张亮)5月18日,十堰市竹山县城关镇虎山村,当记者见到张德春时,他正在他家侧房门口,咧着嘴笑。
县里和村里的工作人员在侧房门口挂了块牌子,上面写着:德春炊具加工厂。
房里整整齐齐摆放着水壶、大铁锅、簸箕等各类铝制家居用品,还有制作它们所用的工具。
这些张德春亲手制作的铝制家居用品,正被一步步打开市场的销路,成为他脱贫致富梦想的起点。
工作人员帮助张德春挂上工厂招牌
张德春在十堰市竹山县柳林乡白河村长大。延绵起伏的大山,几乎要阻断村里与外界的交通。从柳林乡到竹山县城,有6个小时的车程,而且每天只有一趟车。
1982年,出生仅仅一年的张德春,被火烧坏了一只胳膊。
“家里太苦了,屋子也破,到了大雨天气,就一定会漏水”,张德春告诉记者,他的母亲因为屋子漏水湿滑,摔倒了好几次,最终腿部骨折,潮湿的生活环境导致父亲也得了关节炎。
张德春回忆起他最苦的时候。那时,他只能进到大山深处获取木头,并加工成碳,背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卖。
绵延起伏的大山深处,张德春孤身一人,背着100多斤重的碳,在不到1米宽的小路上前行。
有时下过雨后,小路变得湿滑泥泞,一不留神就会摔到沟里。而这一趟下来,最多也只能卖100多块钱。
"但是就算再难,我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我想冲出大山,想有自己的事业,有美好的家庭。"说着,张德春的眼眶有些湿润。
后来,张德春弄了一辆残疾人三轮车,在柳林收起了废品。虽然一年能有1万多块钱收入,但是除去日常开销和给父母治病的钱,所剩无几。
“如果能把收来的这些易拉罐进行循环利用,加工成铝制用品去卖,收益会不会更多?”张德春对记者说,他很早就有做废品加工的想法,然而几万块的高昂成本、恶劣的交通环境,让这个想法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改变从2016年春天开始。3月,竹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正式开展,竹山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找到了张德春,告诉他,可以帮助他搬到距离竹山县城只有15分钟车程的城关镇虎山村,并提供帮扶。
那一晚,张德春兴奋地有些睡不着,他觉得他的创业梦有了希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政府工作人员替张德春在城关镇虎山村2组找到了一个房子,并通过申请相关补贴,帮他买下了房子,还帮他进行改造,让房子焕然一新。
张德春在城关镇虎山村的新家
张德春仍然没有忘记他的创业梦,他拜了个师父,学得了一身“家居铝制品加工”的手艺。
同样是在县、镇、村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张德春成功获得了5万块钱的扶贫贴息贷款,这使得他终于有了创业的成本。
他拉回来的易拉罐再也不卖给废品回收站了,而是留在家里,通过高温融化,再与铝合金合成,最后用模具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家居铝制品。
张德春制作的水壶和铁锅
“目前水壶是最受乡亲们欢迎的”,张德春笑着告诉记者,他制作出来的水壶,虽然一个卖60多块,但使用寿命却比一般超市里卖的要长得多。
现在,张德春踏着自己的三轮车,拖着制作好的水壶、铁锅,在村子周围叫卖,1个多月下来,他已经卖出了价值2千多块钱的铝制用品。
张德春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第一年,他打算最少赚2万块钱,未来,他还想进驻县里的超市,把他的创业梦继续扩大。
这里是张德春创业梦的起点
根据工作安排,负责帮扶张德春的,是竹山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应洲,无论是张德春易地搬迁还是补贴申请,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陈应洲告诉记者,像张德春这样靠着自己的劳动创业,努力脱贫的,在竹山县还有很多,对于他们,竹山县委县政府会给予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