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扶贫不瞎忙 养虾助脱贫—湖北潜江市小龙虾产业扶贫见闻

发布时间:2016-05-24    来源:    字体大小:A-   A+

    

  5月的潜江,正是一年一度小龙虾红火上市时。潜江市渔洋镇毛桥村贫困户周振昱忙活开了,每天早早地就在虾田捕捞小龙虾,指望着通过养殖小龙虾增收来减轻他巨大的生活压力。

  周振昱家有5口人、耕地不足9亩,他的妻子患尿毒症,长期吃药,家里境况十分窘迫。为帮助周振昱脱贫,市工商联驻村工作队为他量身制定了脱贫计划,帮助他承包了13亩虾田,还为他送来600斤虾苗。

  “虾稻共作比传统种植水稻强多了。”周振昱脸上写满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像周振昱这样通过发展虾稻产业的贫困户,仅在在毛桥村就有30余户。

  毛桥村是潜江市重点贫困村,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薄弱是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用什么钥匙才能开打闭塞的发展之门呢?此时,驻村工作队将小龙虾产业扶贫计划带到这里。2015年,他们引进华山水产公司投资300多万元进行流转土地,开挖稻田,建立了600多亩的虾稻共作基地。

  通过整村推进虾稻共作的种养模式,毛桥村的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连日来,潜江广华寺办事处舒家沟村的汤兴波日日坚守在他“虾稻共作”的农田里忙碌不停。“这起虾才一个星期左右,我就卖了一千多斤虾,有了近四万块钱的收入!”谈到今年小龙虾上市的大好形势,汤兴波笑逐颜开。

  汤兴波本是十堰郧县人,家中有80多岁的老奶奶和60多岁的母亲。2011年底,他们一家移民至广华办事处不久,便发生了车祸,导致汤兴波双腿残疾。然而,汤兴波并不甘于向政府讨要救济和低保度日,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撑起整个家。2014年,他四处借款,承包下100多亩农田开始种植水稻,但收益并不乐观。

  一次偶然的机会,汤兴波接触到“虾稻共作”。不服输的汉子在自己的稻田里挖沟、投入虾苗,搞试验。他斗志满满的精神,也感染了村民和村干部,“他们不仅经常来帮我干体力活,还让水产专家定期来看我的虾子长势,教我实用的养殖技术。”汤兴波对大家的支持和关心感激不已。

  “因为资金有限,去年小龙虾赚到的钱不多!”正在汤兴波苦恼时,2015年底,广华寺办事处扶贫工作组进村,为他带来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 “这5万元对我来说真是‘及时雨’,让我每亩稻田里都投满了50斤虾苗,才有今年这么好的收成!”拄着双拐的汤兴波望着眼前这一片充满希望的农田,心怀感激的说道。

  舒家沟村有贫困户21户、46人,村主任郭瑞军说:“我们村通过发展‘虾稻共作’产业扶贫,形成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目前已经实现脱贫2户、6人。”

  为了充分发挥小龙虾的产业优势,潜江多措并举,全力支持贫困群众参与小龙虾繁育养殖。

  ——企业帮扶。由企业负责对贫困户虾池的开挖、种苗投放、养殖和病虫害防治等产前、产中、产后各阶段操作管理进行技术指导;由企业按每亩500元的标准无偿投放虾苗,每户4亩2000元封顶,并签订产品保底价回收合同。

  ——财政扶持。市扶贫办按每亩虾池(含稻田养虾)200元的标准对贫困户给予补贴,最高补贴10亩0.2万元。

  ——信贷支持。承贷银行按每亩虾池1000元的标准予以扶贫小额信贷,最高贷款额度为20亩2万元,并由财政扶贫资金全额贴息。

  众手托起脱贫路。如今,在潜江,51个贫困村中共有450户贫困户从事小龙虾养殖,虾稻共作面积达6739亩,一年可以为贫困户增加纯收入2700万元。

上一篇:远安县金桥村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助力精准扶贫
下一篇:十堰东风公司扶贫工作队扶持房县五台乡养殖黑山羊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