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宜昌车管所试点推行“三到三有”车管扶贫模式

发布时间:2016-05-25    来源:    字体大小:A-   A+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5日电  (姚华)近日,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结合担负全市机动车及驾驶人管理和服务工作实际,在该市远安县农村地区推行“三到三有”车管扶贫模式。通过开展“流动车管所”上门服务,一边为群众提供车驾管便利服务,一边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做到“车管到乡镇、上牌到农户、考试到稻场”,为远安县偏远山区及乡村摩托车及驾驶人实现“车有牌、有保险、人有证”进行有益尝试,促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目前,这个活动正在进行中。

宜昌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地貌复杂多样,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区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于山区,崇山峻岭,峡谷交错,交通环境复杂。而摩托车作为偏远山区和乡镇农村群众的重要交通工具,管理工作一直是个难题。偏远乡镇和山区群众有的距离车管部门远,上牌办证嫌麻烦;有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认为有无牌证没关系,这类车辆及驾驶人往往抱着侥幸心理,等到出了交通事故才悔之莫及。

宜昌车管所坚持“民生车管,车管民生”的服务理念,拓展“流动车管”服务模式,积极请示省交管局下放了各县市区车驾管业务权限,并通过开展“流动车管所”上门服务,在具备条件的乡镇组织摩托车驾驶人考试、上牌办证业务,使群众有效防范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及经济赔偿对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影响,开启车管扶贫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宜昌市机动车拥有量达到90余万辆,驾驶员104万人。摩托车37万多辆,摩托车驾驶人43万名。这对于一个415万人口的地级市而言,可以说“家家有车,人人有证”已逐步成为现实。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摩托车作为主要的代步工具,是农村日常经济生活的重要帮手,群众利用摩托车贩卖土特产、下地、打工,运送农资,接送孩子上下学已成为习惯。

“车子上牌、考驾照要跑那么远的路,加上来回吃住,没个千把块打不住,花销太大。再说我又不会电脑,考驾照怕通不过。”据了解,一些农村90%的农家有摩托车,可证照不齐的却不足30%,许多驾车的农民只会骑车,对交通法规知之甚少,超载超速,占道行驶等引起的各类交通事故一直占有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中较大的份额。

“一年收入不高,一次事故让我们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娃上学也成了负担。”宜昌车管所领导到该市农村地区走访,感到有过摩托车交通事故的农户对发展家庭经济更多的是一种焦虑和茫然。针对这种情况,车管所认真调研,认为必须将加强农村摩托车及驾驶人的管理作为偏远山区及乡村等公路交通的重点工作,盯紧盯牢,创新服务,主动作为。他们决定在远安县交警大队车管所试点“三到三有”车管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加强农村摩托车、摩托车驾驶人管理监督,实现群众平安出行安全有保障,从“门到门”灵活机动地将车管服务送到偏远乡镇,为农村及偏远山区群众脱群致富献策出力。

如何适应新形势,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拓展精准扶贫工作项目中有所作为,宜昌市车管所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交管局和宜昌市公安局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与时俱进、自我加压,创新“流动车管所”服务模式,完善车驾管管理和服务工作,从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每一张证、每一辆车抓起,为实现“车有牌”、“人有证”的目标积极探索。在组织开展摩托车驾驶人考试、上牌办证到乡镇工作试点中,宜昌车管所研究制定“流动车管所”工作机制,建立“流动车管”上门服务值班制度。通过设立微信箱、制作微卡片、开展微曝光、建立微基地等形式,狠抓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摩托车及驾驶人的管理。据悉,试点工作完成后,将在全市进行推广,最大限度便民利民。

这个特别的“流动车管所”创新管理,拓展精准扶贫服务模式,通过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的落实,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安车管队伍,努力提升全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服务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落实。

上一篇:湖北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3.2万公里 居中部第二
下一篇:宜都干部杨开科“15年扶贫4件事”鱼水深情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