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绿色产业每年助3万农户脱贫 精准扶贫的“凯迪样本”

发布时间:2016-06-12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楚天都市报记者翟方

长在田间地头的杂草也可以卖钱,这并不是神话,甚至已成为凯迪电厂所在地区贫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高科技企业与精准扶贫,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词语,在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全国各地的生物质发电厂的良性运转中,以一种天然姿态结合在一起。在过去的两年,该企业超过40亿的燃料款和劳务工资结算,每年帮助近3万户农民家庭脱贫,打造出了一个绿色产业与精准扶贫双赢的“凯迪样本”。

扶贫到家

农户“稻草变金钱”

6月8日,端午节前一天,61岁的蕲春县银山村村民李华还在忙着往蕲春凯迪生物质电厂送料。

他常去的是电厂设在席盘石村的燃料收购点,离家只有3公里。三轮车上满载着粗壮的巴茅草,青草味儿浓郁,这是李华从早上六点割到下午两点的成果。“在家门口就把钱给挣了。”草料过秤后有1吨半重,按照0.1元/斤的收购价,他拿到了150元钱。

从电厂的一号机组在2009年底并网发电起,老李就开始送料。“凯迪电厂常年大量收购油菜杆、秸秆、杂草、树枝树皮等农林废弃物作燃料。”一开始听说时大家都觉得是笑话。他太熟悉巴茅草这种在蕲春乡间疯长的杂草了,不仅会和庄稼抢营养,一般的除草剂还不顶用。

李华家是典型的贫困户,他没有技术,偶尔外出打小工,妻子常年在家务农。3年前,儿子去世了,李华老两口带着刚出生的孙子,生活都成了问题。从那时起,他开始把送料当作主业,除了忙农活就是四处割草,甚至跑到十几公里外的武穴去,还购置了油锯等专业工具。“天气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一两吨料,不比打小工收入差,还能顾家。”去年,他结算到了3万元的燃料费。

杂草丛生的荒山成了宝山,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目前,凯迪电厂在蕲春县有10个像席盘石村这样的燃料收购点,上个月才建起的大公村收购点,仅半个月就网罗了63户村民前来送料,村民随手割上几十上百斤草料,转身就能去买柴米油盐。“每个收购点可以辐射周边百公里内的村子,我们入户走访贫困人口,鼓励贫困户劳动脱贫。”蕲春凯迪电厂总经理李承臣告诉记者,只要不懒,每天挣上一两百元不成问题。

服务精细

电厂到家门口收料

“你们的政策不会变吧?能安排车到我家收吗?”73岁的樊东姑婆婆家离大公村收购点有2公里,老人一天能割草约500斤,最关心的是收购点是否会持久收料,此外,她年龄大了,每天用小推车往返送料吃不消。

大公村收购点负责人黄兴安慰她,电厂常年需要燃料,现在蕲春只有10个村级收购点,将来只会更好。“我已经联系了一个有车的农民上门,你简单出点运费就行。”“农村最贫困的就是那些没有其他就业能力的老弱病残群体,我们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一切方便。”去年9月,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联合推出“万企帮万村”行动方案,组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精准扶贫。身处一线的黄兴发现,所在的蕲春凯迪电厂早已开始惠及贫困户,现在只是把这项工作更加精细化。

电厂方面主动和蕲春县产业精准扶贫办公室取得联系,获得该县136个贫困村的资料,依托现有的村级收购点陆续开展调查走访,形成建卡、分类、签约、培训、结对等“10个精准”扶贫操作流程,逐步创建了产业精准扶贫的“凯迪模式”。“我们帮助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尽量安排贫困户到加工、运输等岗位上,每个点差不多能安排8到10个人。”1990年出生的黄兴在蕲春凯迪电厂工作了4年,从三峡大学电气专业毕业后进入对口的电厂,再到负责燃料收购点,他找到了人生的舞台,也感受到了凯迪绿色扶贫事业的优势。

蕲春凯迪电厂燃料负责人柴高宏介绍,结现钱对农民很重要,电厂设立村级收购点减少中间环节,保障农民利益。“公司安排人员设村级收购点,全国有上千名大学生活跃在田间地头,引导农民兄弟增收。”

优先就业

贫困人口体面脱困

走进蕲春凯迪生物质电厂的一个料场,飘来一阵浓郁的中药味儿,地上堆着黑乎乎的药渣。“只要是农林废弃物都可以作燃料,药渣搭配一定量的稻壳充分燃烧后发电,清洁环保。”李承臣指着高大的烟囱告诉记者,去年电厂发电1.6亿度,从源头收购到输入电网的产业链运转良好。

蕲春凯迪电厂有140余名工作人员,在一些辅助用工岗位,同样照顾到了贫困人口。54岁的甘金明眼睛有残疾,生活非常困难。电厂安排他做皮带工清理灰渣,年工资有2.3万元。“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经过培训后就能上岗。”李承臣说,这样的岗位电厂约有40个,可直接对接精准扶贫的需要。

无论是原料采集,还是加工运输,以及电厂运行,每个凯迪生物质电厂的产业运转链条,就如同一块磁铁,天然吸附不同类型的贫困户进入到各个环节,成为产业的天然组成部分,又推动产业的健康积极运转。“我们的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实现了天然对接,扶贫重在扶志,让贫困人口体面地靠劳动脱贫,是最大的尊重。”蕲春凯迪电厂总经理李承臣认为,生物质能源产业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凯迪正是找到了生态保护、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最佳对接点。

蕲春县只是凯迪生态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战略的一个缩影。

目前,凯迪生态在全国投产的40余家生物质发电厂,在前两年,仅通过收购生物质燃料支付给农民的燃料款和劳务工资累计超过40亿元,每年帮助约3万户农民家庭脱贫。

凯迪这条依托绿色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在国家扶贫办和全国工商联于5月18日举办的产业扶贫验收会上,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肯定。

环节延伸

扶贫模式多地推行

卓有成效的精准扶贫工作,正是建立在凯迪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上。

国务院的能源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非石化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到15%,到2030年达到20%左右,能源结构将逐步实现优化调整。

在国家明确支持生物质发电产业的背景下,处于业内领军地位的凯迪生态,自主研发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世界领先,正在进入最好的时代。

目前,凯迪生态在全国20多个省市流转了1100多亩林地,进行速生能源林的种植,不仅使流转土地的农民成为林场产业工人,加工、运输等环节也吸纳了大量贫困人口。

在江西吉安遂川县,凯迪生态正在进行一项工业、农业、电商等多产业融合的发展实践,除了燃料收购环节,还将利用生物质发电厂的烟气余热建设1个年冷藏1.2万吨、冷冻2000吨的冷库,搭建县乡快递网络、生物质资源电商交易平台等,延伸生物质资源商业生态圈边界。而这些延伸环节,每一个都能吸纳贫困人口用工,同时帮助相关联的农户增收。“到今年年底,凯迪蕲春电厂兴建的村级燃料收购点将达到30个左右,以贫困村为主。”李承臣表示,精准扶贫的凯迪模式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得以持续发展。

上一篇:王国生到蕲春调研易地扶贫搬迁
下一篇:聂亚军的龙虾养殖“冠军”梦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