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贫困户,为给妻子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几万元外债。如今,他是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经营着一个土鸡专业养殖合作社和一个家庭式休闲农庄,一年收入8万多元。他时常对别人说:“贫穷并不可怕,人只要脚踏实地勤劳肯干,就能摆脱贫困走上小康路。” 他,就是石首市桃花山镇古井口村3组村民李志军,一个48岁的农村汉子。
因病致贫
2012年2月,李志军的妻子陈满香在干农活时突然晕倒,紧急送往医院后被检查出患脑癌,最后转院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医生说病情很危急,需要尽快做手术。可手术费却要十几万,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每年也要几万元开销,这对一个刚刚有点希望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为了治好妻子的病,李志军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他家成了典型的贫困户。
产业脱贫
妻子病后劳动能力下降,加之因治病欠下的债务,这一切压得李志军抬不起头。可他还是要照顾妻子,还要供儿子上学,还要挣钱还账,此时,李志军感觉到了生活的艰辛,他陷入了迷茫。但命运也眷顾勤劳善良的人,难关时节,恰逢“三万”活动、“1+1,心连心”活动开展,荆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朱继文定点帮扶李志军。朱继文到李志军家详细了解了他的情况后,认为扶贫要先扶志。他承诺如果李志军妻子后期需要治疗,荆州妇幼保健院将免除所有费用。朱继文鼓励李志军发挥自己的特长,把农庄办起来。李志军觉得自己找到了靠山,重新鼓起了生活的信心。他的鸭子山农庄办了起来。他靠自己会做蛇这道菜的手艺,生意慢慢有了起色。
2014年,已经逐步还清债务的李志军又有了新的想法:养土鸡。桃花山土鸡蛋是本地的特产,何不发挥这一优势呢?说干就干,李志军注册了绿凤土鸡养殖合作社。一开始,村里人大多觉得养殖土鸡既辛苦又要技术,风险大、赚不到钱。李志军决定先从技术上下功夫,多次前往荆州各地拜访畜牧专家请教关于养殖土鸡方面技术。从鸡舍的选址到鸡苗的育种,从土鸡的疫苗到鸡饲料的搭配,每一个环节都兢兢业业。那几个月里,李志军扑在自己的养鸡场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老远就能闻到他身上一股鸡粪味。他说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管好这些鸡子。在一个雷雨的晚上,李志军担心鸡子受雷声影响,会扎堆相互踩踏被压死,他一夜没合眼,在鸡棚里不停的用竹竿把鸡子分开,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他的勤劳和努力,村里那些当初笑话他养不好土鸡的人,也渐渐改变了看法。如今,他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绿凤土鸡养殖合作社先后吸收了附近5个村的5个养鸡场加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规模一度达到2万只土鸡。
鸡子好养蛋难销。受市场变化影响,李志军遇到了销售难题。行情好的时候一个蛋2元供不应求,不好的时候一个蛋1元没有人要。
2015年扶贫攻坚活动开始后,驻古井口村的荆州市地方铁路管理局、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工作队顺着产业扶贫的思路找到了李志军。工作队先后到他的5个鸡场实地察看,了解他的养殖和销售情况,感觉到他的鸡蛋缺的不是品质而是品牌,然后给他定出了走品牌发展的道路。工作队带着他到石首市工商局注册了“桃山凤”和“财盈子”商标。 2015年底,扶贫工作队帮合作社推销了5万枚鸡蛋,这使李志军深受感动。
带动脱贫
李志军已经脱了贫,这个热心的庄稼汉子还想着怎么让其他贫困户脱贫。他代表绿凤土鸡养殖合作社和古井口村签订了为贫困户优价提供2000只鸡苗的合同,紧接着,又与斑竹岭村签订了为贫困户提供6000只鸡苗的合同。他多次到斑竹岭村,为养鸡场选场址,提供技术指导。现在附近的农户从李志军身上看到了希望,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通过养鸡致富。热心快肠的李志军满口答应为村民提供周到服务。李志军把生态、绿色作为自己养殖标准。现在,合作社的鸡蛋不仅销往超市,还通过电商销售到了海南等地。
荆州市政协副主席罗清洋作为扶贫联村市领导到古井口村调研工作时听说了李志军的事迹,邀请他在一起座谈,并专门到他的养鸡场进行实地察看,提出了精细化、品牌化的养殖思路,并在宣传和销售上也给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致富不忘本的李志军猴年春节在自己家大门上贴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扶贫政策到农村安居乐业暖人心,下联是:绿凤品牌进市场增收致富奔小康。横批:蒸蒸日上。
(石首市扶贫办 刘崇仁 吴学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