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生景”之后, 如何“生财”?——来自鄂州乡村旅游市场一线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2-11-08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梁子湖畔野湖咀“半岛计划”项目的星空帐篷。(通讯员 马哲彬 摄)

杏福园标识牌。(通讯员 熊鑫 摄)

湖北杏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立体栽培馆,游客体验蔬菜采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

通讯员 曹彦 张晓琴 饶黎

清晨,柔和的阳光轻覆着鄂州境内的山水草木。

百村集团董事长余元兵,驾车来到鄂城区岳石洪村的一个山坡上,眼前是他带领团队在建的“茉翠茶坊”和上百亩茶园。

往西数十公里外的华容区杏福农场内,台商郭杨福和他的助手王迎峰,正在巡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而在靠东南方向的梁子湖区野湖咀,习惯晚睡的泛华朝明文化公司负责人桂耀华,还躺在“半岛计划”项目的星空帐篷里休息。

入秋以来,这几乎是每天在不同地点再现的不同场景。然而,他们三人相继带着资本下乡谋划旅游项目多年后,正面临同样的难题:乡村景观建起来后,如何带动村集体和村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四处探访,调查研究。

资本下乡“生景”

引来周边游客热捧

郭杨福早些年从台湾转战广东,先后在珠海、顺德建成自己的家居材料基地。

“但我内心里还有一个农场梦!”几经周折,他选择鄂州落户。2014年在华容区段店镇成立湖北杏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一干就是8年。

“流转面积逐年增加,现在土地已达万亩,水面也有7000余亩。”年过七旬的郭杨福,虽然每次巡看都要辛苦两个半小时,却依然精神抖擞。

如今,农场已累计投入5亿多元,不仅拓荒开辟了55个水果采摘园,而且建起了一系列康养度假设施。假日或周末,日均游客量在5000人以上,他们主要来自鄂东四市。

“‘半岛计划’还在雏形阶段,今年国庆期间主要以露营地试水,就受到了周边市民的热捧。”60多岁的桂耀华醒来后,便忙于在线上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交流项目进展,计划开建主题民宿。

他原在鄂州市文化宣传部门工作,后下海到北京发展事业,在影视场景设计领域做出了名堂。

“是乡愁唤我回来!几年过去,已投了近亿元。”选址在一个叫野湖咀的半岛上,桂耀华的公司前些年先流转土地种植各类瓜果,慢慢形成规模后,就开始引入文旅业态。

三人中,46岁的余元兵年龄最小。4年前,他应政府邀请为汀祖镇做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他和团队为昔日矿冶小镇设计了从资源枯竭困境走出的路径——利用自然禀赋发展乡村旅游。

可有了蓝图,却没有资本接盘。于是,余元兵组建百村集团,先按自己的规划做出“样本”:将岳石洪村一所废弃的校园改造成轻奢酒店,没想到一投用就“走热”市场。

接着,多家市场主体紧随而来。今年2月,岳石洪村文旅产业综合体集中签约开工,来自省内外12个文旅投资项目涵盖多个旅游要素,总投资逾1.3亿元。

网红打卡地热闹了

投资者仍须面对“共同的困扰”

游客量涌动的背后,难掩三家市场主体投资乡村旅游的共同困扰: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

“按5000人计,每人消费100元,国庆小长假的营业收入在35万元左右,这与公司投入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郭杨福谈及今年罕见旱情,导致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光重新栽培就花销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桂耀华的营业收入也放不上桌面:7天假期满打满算不过20万元。“当初回到乡村投资,就知道走上正轨非一日之功。”他说自己不是为了赚快钱而来,而是能期望为村民创造价值。

“价值”,也常被余元兵挂在嘴边。“我们都在做无中生有的事,数年时间将一些多年不热的地方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但这仅仅是个开头!”他说。

“现阶段乡村旅游开发有自身的规律和特性,既要高质量规划,又需足够的耐心进行培育。”湖北文旅集团近两年投资开发梁子岛,项目经理肖嘉表示,即便相对民营企业,国企实力要雄厚得多,在乡村旅游问题上也不可能光靠砸钱就能取得成功,估计没有十年以上的工夫就难以找到盈利模式。

显然,几家公司的努力与困惑,已让地方政府看到了乡村引入投资后整体规划的紧迫性。目前,《鄂州市乡村闲置资产概念性规划》刚编制发布出来,主要针对乡村废弃厂房、废弃土地、废弃学校、废弃矿井、废弃农房、废弃物品等六大类闲置资产。

“岳石洪村就是‘六废’规划的策源地。”鄂州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相华说,该规划通过整合利用闲置资产,旨在全域推进乡村旅游的进程中实现乡村振兴。

“生景”之后更需“生财”

市场主体期待政府扶持运营

2021年2月,杏福农业公司荣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杏福农场,周边160多位村民成为固定员工,而到了秋季农忙时节,还得要聘用近300名村民打临工。如今,这里的年用工需求和年旅游产值可直接带动农民收入约5000万元,这是土地未流转时收入的10倍左右。

但这些变化在郭杨福看来,远没达到富村惠民的目标。同样,桂耀华、余元兵等人的到来,都为其项目所在乡村的旅游市场带来了可喜变化,但村民们的荷包还没有真正鼓起来。

仅3年时间,岳石洪村经百村集团“包装”,并相继得到多项政策性资金扶持,成功入列“湖北旅游名村”。然而,眼下村民们“跟着干”的只有少数人,其总数竟还不如外来的投资者多。

记者走访中还了解到,过去受益于上千万元的国家政策红利叠加,有些村落早已呈现出“美丽的容貌”,但由于缺乏市场化引流,还很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造血”。

“要把乡村旅游真正打造成共同富裕工程,除了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外,政府加强运营阶段的扶持同样必要,这样才能尽快推动市场主体实现盈利,进而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持续收益。”余元兵说。

“推动乡村振兴,做强旅游产业将起到重要的引擎作用,但不可忽略文化层面的全面提升。”桂耀华介绍,“半岛计划”后期将导入众多影视文化资源,引进知名文化人工作室,为村集体、村民创收的同时,带入更多一线城市的生活理念与文化符号。

乡村旅游引入投资后,“生景”后如何让村集体和村民可持续性“生财”?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政府、投资者、村庄和村民,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共同的,三者之间必须形成更大合力,产生良性动能。“生景”与“生财”的辩证法,还需要各方共同进一步探索、求解。


下一篇:老党员编“顺口溜”赞变化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