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大冶:产业兴农民富 乡村振兴擘画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3-03-03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俯瞰希望的田野。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大冶市金青牛生态园整齐排列的大棚。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大冶市龙凤山年货节上,游客参与制作印子粑。     (大冶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冶市东风农场渔民喜获丰收。 (明青松 摄)
 
 
大冶市银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番茄基地采摘现场。 (张成 陈童 摄)
 
 
大冶市美丽乡村,景色如画。    (大冶市文旅局供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大冶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质量兴农、产业强农发展道路,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强县工程为抓手,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充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近年来,大冶市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市”“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多项荣誉。
 
  大冶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牢牢把握乡村振兴这一“三农”工作重心,抢抓“融圈入群一体、建成重要节点”城市机遇,补短板、扬优势、求实效,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擘画乡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新图景,为大冶“冲刺千亿县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贡献“三农”力量。
 
  本强则茂 基壮则安 建强乡村振兴“桥头堡”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大冶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提升组织建设质量出发,不断夯实乡村组织振兴的基础,从而不断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的效能。
 
  加强理论武装。大冶市委市政府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每月下发理论学习中心组研学清单,组织全市所有乡镇、部门单位学习领会,先后组织“三农”领域学习会议20次,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入脑入心。
 
  加强政策引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大冶“三农”工作实际,研究出台市委一号文件、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等重大指导性政策文件18份。
 
  加强统筹部署。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充分发挥市主要负责人“一线总指挥”作用,优化调整市委农村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大冶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高位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四大家”负责人联系包保乡镇制度,实现“双轮驱动”。去年以来,大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政府党组会专题研究“三农”工作34次,市委农村工作(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例会9次、现场推进会5次。
 
  加强调研督导。大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调研、督导52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委主要负责人3个月5次赴联系点保安镇沼山村杨文昌湾实地调研,在樟树下“阳光议事厅”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指导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月度汇报、季度考核、年终考评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直接运用至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落实。去年表扬2021年度突出单位229家和突出个人244名,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端牢饭碗 鄂粮添香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大地回春,遍野农桑渐起。
 
  2月14日,小雨淅沥。大冶市刘仁八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土机、挖掘机正在“醒土”,土地平整和沟渠开挖等工程有序推进。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近年来,大冶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全面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稳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总面积58.06万亩,产量25.28万吨;蔬菜生产保持稳定,种植面积20.3万亩,总产量33.4万吨;畜牧恢复性生产呈良好态势,年出栏生猪46.82万头,存栏35.27万头,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442家。
 
  建强设施保增产。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1年以来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2.89万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加强地力保护,全市实有耕地面积66.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7.34万亩。按照200元/亩治荒、叠加40元/亩种粮的标准,完成10149亩撂荒地整治工作并全部复种;8个水利补短板强功能三年行动项目开工率达到100%,中央水利建设投资项目全部完成,7987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良好。
 
  社会化服务降成本。大冶市抢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机遇,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以培育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种植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目前,大冶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0.67%,安装北斗终端243台,2021年获评“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龙头带动保增收。围绕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和种粮主体组成利益联结体,构建产加销一体的粮食产业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超丰米业是大冶市农业龙头企业之一,集水稻种植、收购、烘干、仓储以及大米加工、销售于一体,可日产大米300吨,年产量6万余吨。2022年该公司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收购近万亩原粮。目前,在大冶市有10家粮食加工企业,年消纳稻谷等农产品9万吨,为农民创收2.3亿元。
 
  用工业理念抓农业 锻粗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
 
  在金牛镇,荒山变身蓝莓园;在刘金公路沿线,大大小小的葡萄园绵延向前……
 
  这是大冶市培优建强水果产业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选定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水产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由“四大家”主要负责人任产业链“链长”,统筹推进产业链建设,每年安排1亿元奖补资金予以重点支持。
 
  优势农产品基地不断增多。在稳定粮油产能的基础上,走区域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道路,建成一批绿色菜园、生态茶园、精品果园、高效花园、道地药园,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817处。大箕铺镇引进江西“信丰模式”、山东“寿光模式”和江苏“东台模式”,全力打造“蔬菜小镇”,鑫东国家蔬菜产业示范园、黄连港片区、牛皮港片区、马家湖片区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加速推进,陆续投产见效。保安镇沼山村、金山店镇向阳村、陈贵镇华垅村、刘仁八镇金柯村等4个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以劲牌公司为主体的饮品酒类加工,以健牌粮油、超丰米业为主体的优质粮油加工,以鹏泽水产为主体的水产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板块,全市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鑫东公司、康之堂公司等34个蔬菜、药用植物品种获有机农产品认证;保安湖螃蟹、黄金湖风干鱼、天天红等32个食品获绿色食品认证;保安狗血桃、保安水芹菜、保安莲子、谈桥千张、谈桥豆豉等5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证。农副产品注册商标达到1130件,劲牌保健酒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灵乡康之堂的铁皮石斛等多个农产品先后多次荣获省农博会、农交会金奖。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三产深度融合推进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三产融合是核心。
 
  在稳定农业基本盘的基础上,大冶市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融合发展理念,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多“型”式融合。坚持“公司+基地+农户”和“农业+”发展模式,先后创建形成多种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保安沼山、金牛铭浩为代表的“观光采摘型”,以保安秀水湾为代表的“田园风光型”,以刘仁八龙凤集团为代表的“文化体验型”,以金牛金华山庄为代表的“健康养生型”,以鑫东公司为代表的“科技教育型”,以金湖上冯古村为代表的“村庄旅游型”,以灵乡宫台山庄、陈贵小雷山为代表的“景观度假型”等。
 
  多节会“引流”。大冶市自2014年首开中国乡村园博会以来,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生态、高效、休闲等特色农业,组织开展年货节、桃花节、玫瑰花节等节会活动,有效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其中,“龙凤山乡村体验游”“楚天香谷芳香文化休闲体验游”先后入选2019年、2021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2022年大冶市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
 
  多业态“富”农。目前,大冶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发展到371个,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7个,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已达2.95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2.06万人,有效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就近增收致富。此外,尹解元石雕、刘小红刺绣、殷祖古建等乡村传统手工业、建筑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乡村蝶变 向美而行 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
 
  清洁村庄,“素颜”变“美颜”。大冶市将每月20日定为“村庄清洁日”,按照“政府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村民主动”的原则,以“扫干净、码整齐、清通畅、保常态”为主题,以“五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党员、村庄理事会、乡贤的带头作用,广泛开展巾帼清洁庭院、爱国卫生、十星级文明户、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并每年评选一批市级“清洁村庄”示范村。
 
  “厕所革命”,“方便”更方便。坚持“集中连片改厕、集中统一处理、统筹粪污治理”的改厕思路,抓好农村改厕与保障供水和污水处理同步推进,选取经济基础较好、群众意愿较强的村组,继续以联户大三格为主,整湾整村推进农村改厕,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2年,大冶市14个湾组整湾推进厕所革命,建改户厕805座、公厕21座,2个整村统筹推进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1342座公厕配备保洁员。
 
  串珠成链,局域美变全域美。按照“突出重点、全域推进、分步实施”的要求,围绕龙凤山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和保茗线美丽乡村示范带,2022年选取6个乡镇27个村37个湾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统筹推进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建设,截至目前,37个村湾已全部完成项目建设,拆除破房旱厕578处,户户通硬化2.78万平方米,道路刷黑7.08万平方米,小三园绿化面积7.82万平方米。
 
  乡村善治释放活力 “四治融合”推动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乡村治则乡村兴。
 
  近年来,大冶市创造性开展“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在不改变现有行政村设置的前提下,以自然湾为基本单元,重组村庄作为新的自治单元,同步成立村庄党小组和理事会,延伸基层党组织触角,吸收农村先进力量参与村庄治理,全面加强党对农村自治组织的领导,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体系。
 
  2017年大冶市被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2019年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改革工作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20个典型案例”。2020年大冶市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2022年,大冶市被定为省级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继续深入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大冶乡村治理升级版。
 
  自治活村,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抓手,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搭建以村庄理事会为主体的村民自治“微治理”平台,着力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做到干什么群众提议、怎么干理事会商议、能不能干村“两委”审议、干得好不好群众评议。
 
  法治稳村,保持乡村治理定力。抢抓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单位机遇,推进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夯实法治乡村建设根基。
 
  德治润村,提升乡村治理内力。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选择19个村开展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强用好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开展最美家庭、“新乡贤”评选等活动,提升村民群众的文化涵养和文明素质。
 
  智治联村,提高乡村治理效力。实施农村党群服务中心三年提升计划,推动党务、村务、医务、警务、服务“五务合一”,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实现就近办、掌上办、集成办。
 
  策划:大冶市委农办 大冶市农业农村局
上一篇:枝江永收垸村渔耕文化攒人气——金湖的游客,请你留下来
下一篇:襄州争当湖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