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民进中央带来的提案,这三份涉及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3-07    来源:民进网    字体大小:A-   A+

近日,民进中央公布多份提案,其中三份提案从乡村教育数字化、涉农中职教育、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三方面,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关于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中共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教育数字化对于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差异大。目前我国校园网络接入率达到10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中小学校占比达99.5%,乡村教育条件全面改善,但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教育设施配置水平仍存在差异,华东地区教育设施配置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华南、华北地区处于中等水平。乡村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出现变慢、死机、定位不准等情况,影响课堂效率,设备更新换代慢。

二是乡村教师数字化应用意识和能力整体不足。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相对较低,在信息意识、知识、使用、信息安全和持续发展等方面均与城镇教师存在差距。与此同时,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2020年,一项面向全国18万教师的调查发现,东、中、西部教师对于在线教育的态度、信息化能力、作业布置方式、在线教学时长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是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错配。近年来,大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财政资金投向了硬件建设,大幅改善乡村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但这也加重了乡村学校在数字技术日常运行维护与更新方面的负担,有的乡村学校因无力承担设备运行与维护所产生的费用,索性减少设备使用频率。

四是乡村教育数字化成功实践的示范作用发挥不足。我国广大乡村学校在数字化转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目前对成功实践的模式、经验提炼不够,依然处于个别的新闻报道阶段,对其内在机理研究不充分,可示范、可推广的经验没有充分挖掘和传播。

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薄弱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教育资源建设更新。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乡村社会发展及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配置现状,合理预测适龄受教育人口数量变动趋势,做好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动态配置。搭建性能良好、传输稳定的乡村教育城域网,针对性开发、输送符合每个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

二是加强乡村教育数字化应用能力建设。整合县级教师培训、信息办、教研、电教、科研部门力量,打造县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于教师教育教学和培养培训,服务于学校管理。鼓励本地学校和教师开发共享具有乡土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适合学校学情的校本资源库,达成辅助教学的功能,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师使用的内在动力。优化乡村教师数字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提高数字化教学能力,根据教师需求和学校现状,选择适切、实用的实践操作类主题进行培训,并能够结合学科组织专业人士进行实操指导,让教师都能够学到实用的技能,以应对线上教学或混合式教学等技术应用课堂的挑战。培训要“向下走”,增加在地化培训的频率。

三是完善教育经费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经费预算设置应及时回应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要,重视设备维护、软件所需费用,以及人员培训等费用。教育数字化的推进,需要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研究机构、企业、媒体、学校等,通过多系统间协同联动。为此,应畅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服务保障,使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四是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示范基地与示范学校建设。建设教育数字化示范基地与示范学校,推进案例研发与经验总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广行之有效的模式和经验。

关于加强涉农中职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涉农中职教育作为与“三农”联系紧密的育人方式,应该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发挥更大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但从现实来看,2021年全国共有中职学校7294所,同口径比上年减少179所,涉农中职教育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

一是涉农中职教育地位和作用未被充分认可。长期以来,在传统“重道轻术”“重士轻工”观念影响下,社会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很多农村家庭让孩子接受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想让他们摆脱农民身份,这就导致涉农中职教育在“农业偏见”效应叠加下更加不被重视,缺少群众认可度和社会吸引力,许多中职学校走上了“去农化”道路。

二是涉农中职教育优质资源支持不足。涉农中职教育获得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持较少。中职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大多只能满足基本办学要求,在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方面存在资金困难,直接影响中职教育办学质量,失去了后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三是涉农中职教育发展模式僵化。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雷同,缺少对相关职业布局的系统性、专业性规划,培养模式陈旧僵化,涉农专业与涉农产业联系不紧密,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产教融合不深入,适应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培养质量要求存在较大缺口,逐渐缺乏长远发展动力。

为此,建议:

一是明确发展定位,强调服务“三农”的价值取向。加强对涉农中职教育发展政策支持、资金扶持。面向乡村振兴需求明确中职教育定位,建议兼顾就业技能需要和学历提升需求,将涉农中职学校办学定位确定为“服务多元主体职业发展”,满足适龄学生、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人员等多元主体职业发展需要。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庞大受教育群体,指导中职学校根据需求拓宽服务面,将更多成年农民纳入培养体系,制定适当的培训方案和实践计划,加强教学设计,利用多元方式,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新时代职业农民。

二是利用教育数字化发展契机促进涉农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开设全国性涉农职业教育资源子平台,开发、整合数字化教育、培训、就业资源。平台内可含培训需求采集、培训资源、课程资源、效果评估等多项内容,政府部门、教育专家、指导教师、相关企业、学生主体等均可使用,通过数字化打破发展资源局限。中职学校还可以搭建“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室,为使用信息技术困难的农民提供服务。

三是发挥职业培训作用,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指导涉农中职学校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农村、农民开发农作物培育、家禽养殖、物流配送、电商直播等就业创业项目,开设短期职业培训班,必要时可将培训班开到田间地头或企业车间,切实满足不同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升需要。引导中职学校和地方企业、乡村合作建立培训基地,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定期定点组织学生和返乡农民工等进行产品开发、农产品销售等培训。地方政府支持组建由中职学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发挥多主体育人优势,调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形成“学校+企业+乡村”合作育人模式,开发“项目+创新+创业”行动育人载体,延展“校园+庭园+田园”联动育人课堂。

关于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保护与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使其为乡村发展聚力赋能,体现当代价值,具有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拓宽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重要作用。目前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非遗活化利用不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不够。非遗传承人与文旅产业主体对相互合作重视不够,均缺乏主动合作意识与愿望,零星合作也仅将非遗作为表演节目而非地标式文化资源,未能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大多数非遗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建设不足,缺乏市场化运作,缺乏营销抓手,不被大众所熟知。部分非遗文创产品销售渠道窄,销售方式单一,仅停留在线下小范围宣传,未通过线上平台延伸业务。

二是非遗与乡村文化建设联系不紧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不够。非遗体现当代价值需要与当下生活相结合,需要扎根群众,才能拥有较多的关注者和爱好者。乡村非遗多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存在,鲜有现代化的推广形式,大众较难充分认识了解。有很多人认为非遗看不懂、听不懂、学不会,导致非遗曲高和寡,其特有的文化内聚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非遗传承人交流传播有限,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不够。非遗事业发展和产业振兴,需要一定数量基础的传承人,并带动乡村更多人群从事相关生产性活动。但目前各级非遗传承人称号只能以个人名义申报,需要多人配合、协作完成的非遗项目也只能由群体中的少数几人作为代表性传承人,这种忽视群体贡献的认定方式,会引起某些依托集体(群体)传承的项目中部分人的不满,不再从事非遗相关工作。非遗的传统传承方式往往是从少年学徒开始,日久习得,需要较长时间成本,仅依托培训班培养传承人容易陷入“形似神不似”困境。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传播,深耕产业。积极探索“非遗+”模式,利用农产品、农副产品的产品包装和文化营销,发掘文旅项目周边和纪念品价值,以此融入相关产业,推动非遗与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及体育领域的融合发展,发挥相互促进作用,增强非遗发展活力。把握新消费特点,打造融媒体平台,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传播质量,使更多人参与非遗、亲近非遗。结合周边优势文化及环境资源,进行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和布局,构建非遗主题文化旅游路径,吸引游人溯源非遗所在村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二是挖掘非遗蕴含的文化精神。鼓励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非遗进行再创作,运用地方戏曲、小品说唱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以乡村生活、乡村生产、乡村习俗为切入点扩大宣传,举办相应文化赛事、学术交流及展演活动,发挥非遗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建立“乡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除已经入选各级名录的文化遗产,还要及时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资料。在相关部门网站中增设“非遗拾珍”版块,定期发布来自民间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优势,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三是完善传承人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对现有传承人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传承人的分类管理机制,创建更具有实用性、多样化的传承人培训与培养机制、评价与奖惩制度;相关部门定时组织针对传承人关于政策、法规、文件的学习与培训,使传承人随时掌握文化战略方向与保护措施;为传承人提供文化、经济、技术、传播等多领域的智力支持,注重传承理论与指导实践兼顾,进行传承人的“全能培养”。

上一篇:2023年预算报告公开!今年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50亿元
下一篇:2023年计划草案来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