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马涛 王璐 陈雪莹
2022年,武汉市农业经济成绩亮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04元,增速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
4月12日,武汉市发布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26条”。4月14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农业工作会议,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措施。
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26条”明确要求,抓紧抓好粮食生产,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2023年,武汉市将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8万亩、产量稳定在18亿斤。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48万亩以上,规模猪场保有量稳定在206家以上,水产品产量稳定在45万吨以上。
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改扩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以上。
落实“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调控机制,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水平,规划建设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3050亿元。
抢占预制菜产业新赛道,打造新增长极。规范“中央厨房”建设标准,推动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培育、引进预制菜规模以上企业10家,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
进一步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高水平建设10大都市田园综合体。
加速打造高水平农创中心
加速打造高水平武汉农创中心,加快武汉·中国种都建设。加快推进湖北洪山实验室、神农设施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加速建设分子育种等4个国家级公共研发平台。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入驻企业900家,“四新”成果转化合同金额突破60亿元。培育10家产值过亿元的种业企业。
加快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探索构建“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周边”“孵化在武汉、加速在周边”农业科创新格局。
支持多倍体水稻、水生蔬菜等育种创新和成果应用。加快汉南现代种业小镇建设,办好武汉种业博览会和水稻新品种田间展示观摩活动。
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数字农业示范应用场景,建成数字菜果茶基地3个、数字生猪养殖场2个、数字渔场3个,数字农业服务面积达150万亩,建设武汉市农业大数据平台。打造农作物耕种管收全过程无人农场,推进农机生产与物联网、大数据、遥感、北斗等技术融合发展。
建成200个美丽村湾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村湾200个。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6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新改扩建8所公办幼儿园和9所中小学。共同缔造乡村美好人居环境,全面推行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启动乡村建设示范区、街(乡镇)、村创建工作。建设“村增万树”180个村。
壮大集体经济,联农带农促增收。扶持50个村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评选20个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0家、市级农民合作社30家。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