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组织振兴> 正文

5059名联户长带活基层共治——枝江共同缔造改革探索蹲点调研记

发布时间:2023-09-05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雷巍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过去,社会治理以政府为主体,决策、实施、评价均由政府自上而下说了算。“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了的看不见。能解决问题的人发现不了问题,能发现问题的人又解决不了问题。”枝江一名乡镇干部曾这样描述基层治理的尴尬状况。
  去年以来,共同缔造成为我省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体系构建,在全省铺开,基层治理开始向“自下而上”和“基层共治”转变。
  枝江是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首批试点县市之一,乡村治理积分制、村湾联户长制等多项创新举措在全国、全省推广。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时隔一年再返枝江蹲点调研,求解共同缔造中的基层共治新路径。
  村实组虚、自治困难、沟通弱化:
  “三个难题”催生5059名联户长
  县域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三个难题让枝江市委书记余峰最为挂心:村实组虚、自治困难、沟通弱化。
  “县域治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由群众的无数件小事、无数根‘毛细血管’构成的,一件小事办不好、一根‘血管’出问题,都会诱发矛盾,给基层留下隐疾、隐患。”余峰说,枝江有194个行政村,村委会下设村民小组,此前负责人多由村干部兼任,对群众家长里短的需求、纠纷根本管不过来。加上村和社区规模较大,很难带领群众开展自治。
  如何让群众参与进来,变“站着看”为“我要干”?
  7月26日,枝江市七星台镇董家湾村二组董湖湾落,联户长董秀梅悬了许久的心放了下来:一起长达10年的邻里纠纷,在她的持续调和下,终于化解了。“10年前,东头村民要在门前建池子,而西家有孕妇忌讳动土施工,两家为此打了起来,多年不相往来。”董秀梅说,过去,村民常因小事没人说和,矛盾一再积压,村委会每年都要处理20多起纠纷。现在“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矛盾不上交”,大部分村民事务都由联户长“就地解决”。
  “联户长”是枝江共同缔造创新实践中,催生的一支新队伍。其特色,就是突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互帮互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董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甘真龙介绍,该村共有19个湾落,村民2700人,而村干部只有5人。“难以面对面,如何心连心?”甘真龙仔细琢磨。
  根据村民民主推选,董家湾村在有较高威望的村民中,选出45名联户长,每人联系15至30户。“联户长干得好不好,也由群众共评打分。”甘真龙说。
  去年,村里为了改善出行,需要安装29盏路灯,8万多元费用,让甘真龙犯了难。联户长们一合计,决定发动村民,开展众筹。
  3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不到半天时间,装路灯的钱就凑齐了。乡亲们还主动投工投劳,29盏“众筹路灯”,最后只花了5万多元。
  截至目前,已有5059名联户长活跃在枝江大地,带领群众共同构建生活、利益、情感、责任、治理、精神等“六个共同体”。
  下放编制、下放审批、税收分成:
  “三项改革”破解基层“人财”之困
  7月27日,枝江市百里洲镇羊子庙村二组肖家堤拐弯落,梨树满沙洲,翠果坠枝头。
  “这块田地因取土加固长江大堤,土壤有些贫瘠,荒了许久。”羊子庙村党支部书记陈超指着眼前150亩梨园说。
  为给荒地找出路,去年3月,镇、村、村民三方代表共50多人,坐在长江大堤上,开了6次协调会。
  经过商量,大家一致决定种植砂梨。项目由村级专业合作社领办,97户农民以土地流转或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其中。
  农民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但这片“众筹果园”投资不下120万元,光靠村民和村级投入是不够的。
  一筹莫展时,镇里送来了16万元。“百里洲是枝江最穷的一个乡镇,过去莫说拿钱投项目,镇里财力连糊口都成问题!”百里洲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李海超毫不讳言。
  百里洲是一个长江江心岛,由于限制开发,镇里工业经济薄弱,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常年靠枝江市级财政“输血”。
  2021年,该镇财政总收入1471万元,实际开支却超过4000万元。
  改变,从枝江的镇(街道)财政体制改革开始。
  2022年,枝江对镇(街道)税收超收部分,由原来市镇6:4分成,调整为4:6;建安税由原来100%归市直,调整为属地乡镇分两成。
  枝江将年税收1100万元的固润港务建设有限公司,从市里下划百里洲,以增加镇级财政收入。财政体制改革后,百里洲镇去年财政总收入达4948.2万元,同比增加3476.57万元,增长236%。今年前5个月,该镇已完成财政总收入2432.15万元。
  2022年,枝江共下划镇(街道)管理纳税户4606个,下划地方税收收入5.5亿元,各镇(街道)财力达4.7亿元。
  “推动资源、机构、服务‘三下沉’,就是为了解决镇村责大权小、事多能弱、无钱办事的难题。”枝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向基层分税“输血”外,枝江还大刀阔斧推进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
  李海超介绍,得益于改革红利,枝江市直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下沉乡镇,百里洲镇事业编制从4个增至50个,“人力成本由市级财政兜底”。
  截至目前,枝江6个镇的机关内设机构,已由24个增至36个,镇直属事业编制总数由31名增至285名。在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中,共有463项市级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沉,镇、村管理社会和服务群众能力明显提升。
  积分治理、股份联结、村社合一:
  “三个创新”激活乡村共治共享
  7月29日,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积分超市,村民马明法用10个积分兑换了一袋洗衣粉,又用5个积分兑换了一支牙膏。
  2019年,向巷村在枝江首创村级管理积分制,村民所有日常行为都与积分挂钩。
  “主动清扫路面加2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加10分,家庭不和睦扣2分,邻里吵架扣5分……”积分细则涵盖环境卫生、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奖罚分明。
  “时代变了,靠传统的批评教育来约束村民,已经起不到效果,农村必须创新治理。”向巷村党支部书记周代年说。
  村民焚烧秸秆,曾是最让村里头疼的问题。去年,向巷村三组村民周代林因两次焚烧秸秆,被扣20分。他到村委会清运了3天垃圾,才把扣掉的积分给赚回来。
  2019年至今,村里积分兑换物资共6万多元,费用由村委会买单。“平均每年只花了1万多元,就能引导村民讲诚信、做好事,这笔钱花得值!”周代年说。
  2021年,向巷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但周代年明白,乡村要搞活,除了共建共治,还需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领村民致富,实现利益共享。
  几十年来,柑橘都是向巷村的主导产业。过去,该村柑橘求量不求质,销售市场打不开,价格起不来,每斤柑橘只能卖六七毛钱,橘农增产不能增收。
  按照“村社合一”的发展思路,向巷村建立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合作社,通过党员带头、橘农入社,推动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合发展模式。
  该村依托桔缘柑桔和丰联佳沃两大经营主体,带动314户村民从1000元至3万元不限出资入股,土地等生产资源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服务,柑橘统一品牌销售,户均每年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800元。年底,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拿出利润的20%分红。
  2022年,向巷村柑橘产量5000吨,销售额1200万元,带动农户近400户,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理念,枝江深化“理论全武装、触角全延伸、资源全整合、组织全覆盖、功能全提升”的“五全”探索,设立“议事厅”“议事亭”,累计开展“湾子会”“屋场夜话”“7点议事厅”等活动2万余场,协调解决群众诉求460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1800余件。


下一篇:211家公司盈利2600万元 广水乡村合作公司何以蓬勃生长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