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组织振兴> 正文

强农富民 风光正好——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来凤实践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农村新报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张宏 唐开云 张杏
  南邻湘西,西接渝东。来凤县,湖北省“西大门”,境内富硒耕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近年来,来凤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聚力发展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如今,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约42万亩,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超59万亩。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5.16亿元。
  育种耕地同抓 粮食安全夯基石
  初冬时节,走进三胡乡安子堡村,1500亩彩色油菜花已播种完毕。
  安子堡村是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定点帮扶村。为推进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为其提供价值45万元的彩色油菜花种子,助力安子堡村打造“水稻良种+乡村游”产业。
  作为恩施州唯一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安子堡村拥有40余年杂交水稻种子繁育历史,2000余亩良种繁育科普示范基地。基地繁育的水稻种子,畅销湖北、四川、江苏、福建等地,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同时,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过去,安子堡村是来凤县4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虽然村里有水稻育种的历史,但因缺少技术,产量偏低,并未形成产业。”村党支部书记伍小英介绍,2016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对安子堡村开展结对帮扶,基于这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耕地肥沃、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等优势,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多次商议,决定把水稻制种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
  经过几年精心研究、大胆试验,安子堡村水稻科研育制种初见成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相继在此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水稻良种实验室和远程科教室,打造产学研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水稻制种亩产量从原来的200斤突破至400斤,最高达500多斤,先后筛选出宜香优66、宜香优8624、赣73优66等10多个水稻新品种,品种质量、产量得到双提升。
  种子育出好前景,种农积极性高涨。如今,来凤全县水稻制种面积达1.5万亩,5000多户农户参与育种,每年生产优质良种200余万公斤,水稻良种繁育已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制良种,增良田,促粮安、惠粮农。在大河镇满店村,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的稻田,阡陌纵横。
  满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之一。2022年底,来凤启动大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车洞湖、板沙、沙坝、白水泉、张家坡、满店等6个村。项目包括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科技推广工程等,共建设高标准农田6966.93亩,“项目建成后,已惠及6个村近万名村民。”大河镇党委书记赵军说。
  近年来,来凤相继开展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全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5.3万亩,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强产业优品牌 特色农业强县域
  沐浴冬日暖阳,来凤县三胡乡杨奎堂藤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里,茶农们正在采摘今年最后一茬藤茶。
  “莫看这些藤茶不起眼,这可是全县农民致富的宝贝呢。”来凤县藤茶产业发展局负责人赵正茂说。
  藤茶,宝贵的药食两用植物,茶家族里一朵绚丽的奇葩。
  从繁种育苗到野转家栽培,从零星种植到成片发展,从初级加工到提取精深加工,多年来,来凤藤茶一次次跨越,建成综合效益达10亿元的支柱产业链,成为全县第一大特色产业。
  为增强藤茶种植户、销售企业信心,来凤县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藤茶产业发展。现在,全县藤茶生产面积达8万余亩,占全国总面积的70%,其中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5.2万亩,拥有全国最大的藤茶种植和加工基地。藤茶种植户达1.02万余户,遍及8个乡镇110个村;拥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藤茶初加工厂34个,精深加工生产线4条;藤茶产品69个品种、40多个食品文号,获得SC认证、保健品蓝帽子认证等七大认证。
  擦亮农业绿色发展底色,让土地生金。近年来,来凤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一个个特色产业拔节生长。粮食、藤茶、油茶、黄精四大产业链基本形成,畜牧、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特色鲜明和可持续增长的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建成。
  目前,全县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59万亩以上,其中藤茶种植面积8.63万亩、油茶种植面积10万亩、绿茶种植面积5.02万亩、黄精种植面积2.63万亩、小水果种植面积8.85万亩、养殖中蜂4万群。建成5.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来凤藤茶)和武陵山中蜂种蜂繁育基地。
  “做强产业,更要做优品牌。”来凤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尚海介绍,近年来,来凤不断擦亮农产品品牌,创建“来凤酉味”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来凤姜、来凤山茶油、来凤黄精、来凤蜂蜜、来凤皮蛋、土家腊肉等特色农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知名度不断提升;“来凤藤茶”“来凤凤头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特色农业品牌正加速崛起。
  山水靓人居美 千村万户换新颜
  走进绿水镇老寨村,屋舍俨然,阡陌纵横,一街一路皆成景,一花一木尽如诗。
  “环境好了,我们住着也舒心。”老寨村四组村民邓全珍笑容满面。曾经的老寨村基础薄弱、道路闭塞,如今的老寨村环境优美、人心向善,接连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全州乡村振兴试点村等称号。
  村庄美不美,重点治山水;村民富不富,首先在人居。腰包日渐丰实的来凤村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要求,美丽屋场、庭院成为和美乡村的标配。
  近年来,来凤县制定《来凤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立足农村、农民自愿,建管并重、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全县184个行政村,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常态化保洁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水塘、沟渠、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除村庄乱搭乱建、违章广告和破损、污损的宣传标牌;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村庄清洁行动。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实施畜禽粪污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来凤广袤乡野上徐徐展开。在革勒车镇,正南梅园风景独好,游人如织;在漫水乡,油房坳村精彩蝶变,石头山上建起田园综合体默乡农场;在大河镇,五道水村用600年的古楼古树、青石梯田演绎古寨传奇……千村万户、因地制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破浪前行风正劲。来凤县正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乘风起航,谱写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上一篇:黄冈首个农村能源远程监控系统启用
下一篇:党建引领强治理 赋能乡村促振兴——大悟创建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纪实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