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组织振兴> 正文

土地经营权流转率全省第一的背后——看鄂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12-26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中华 通讯员 余庆军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十分重要。
  近两年,鄂州市加大政策支持,着力培育主体,探索土地流转、托管服务、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形式,因地制宜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造,加快撂荒地整治,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鄂州承包耕地面积55.83万亩,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42.4万亩,流转率为76%,位居全省第一。
  政策给力
  激发粮食规模种植热情
  12月9日,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早稻种植大户雷安心喜获十万元“大红包”。
  59岁的雷安心是涂家垴镇官塘村人。2000年初,她看到中央、省、市各级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开始流转土地,和丈夫蔡金林共同探索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经过多年努力,夫妻俩的粮食种植面积已从当初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近千亩,并筹资购买了拖拉机、收割机、发电机组等现代化机械设备,注册了家庭农场,带动周边10余家农户共同发展粮食生产。
  “今年的政策非常好,鼓励我们搞好粮食生产。”雷安心说,包括他在内的42名早稻规模种植大户获得了120万元的专项资金奖励。
  去年底以来,鄂州率先出台《关于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性文件,重点对种粮新型经营主体和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奖补。推动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9.55万亩,稳产5亿斤以上,粮食规模化种植面积超15万亩。
  政策支持,激起了全市农民流转土地进行粮食规模生产的热情。“现在政策越来越好,让大户能真正安心种粮。”涂家垴镇徐连村村民徐道才流转了1000多亩地种粮食,两个在外务工的儿子相继回乡,跟他一起经营合作社。今年主动投资扩大粮食种植规模,恢复了双季稻生产模式。
  引育主体
  小生产有效对接大市场
  华容区临江乡新港村,1000多亩的高粱种植基地,今年丰收100多万斤的高粱。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无人耕种的荒地。
  “我们这里离武汉很近,年轻人基本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老人年纪大,只能种点口粮田,其它一些水源条件不太好的地就慢慢荒了。”新港村党支部书记万秋云说,为破解土地旱地撂荒问题,新港村多方谋划,与湖北庄禾农业公司签约,由企业将全村撂荒的1000余亩分散旱地“化零为整”,实施机械化耕种,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开展高粱种植。
  “新港村地势偏高,多灌溉水源不好的坡地,而高粱耐旱,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庄禾农业公司生产负责人潘卫兵,有3年种植经验,他统一管理公司各大高粱种植基地,推进高粱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规模种植,订单生产,销路不愁。潘卫兵说,公司种植的“红缨子”“两糯一号”等高粱品种,主要为贵州茅台镇的酒厂、泸州老窖、劲酒集团等知名企业提供优质酿酒原料。除临江乡外,他们还在华容区段店镇、蒲团乡、鄂城区樊口街道等地流转撂荒土地3000余亩,“订单化”种植酒用高粱。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如何有效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通过市场牵引,不仅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也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初步统计,鄂州市盘活撂荒耕地4000余亩,其中规模化种植酒用高粱面积就突破2万亩。
  华容区段店镇通过“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成立镇级“段店镇壹柒贰农业种植合作社”,探索市场主体引入多种合作与联合,托管了全镇2200亩承包地“经营权”,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
  梁子湖区东沟镇引进梁子湖美丽余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打造情景体验型花海园,促进农旅深度结合。今年,共流转东沟镇余湾村、徐山村耕地面积4500余亩,种植油菜、葵花、湘莲、黄豆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力军。在鄂州,这一群体土地流转面积占全市流转总面积的九成以上。目前,全市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096家、家庭农场427家,每年新增1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余个家庭农场。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紧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能,依托花湖机场这一超级IP在农服领域的特殊作用,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方勇利说。
上一篇:“田保姆”上岗 小农户受益 湖北发布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下一篇:“六员”并举宣传农安法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