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产业振兴> 正文

“鹋”准乡村振兴新路子 通山兴起鸸鹋养殖业

发布时间:2023-11-10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徐生作在基地给鸸鹋喂食。(通讯员 程思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楚、通讯员程思、王姚)10月末,走进通山县厦铺镇双河村鸸鹋养殖基地,阵阵低沉的鸣叫声在山坳间响起,此起彼伏。
  这些大眼睛、长睫毛、大长腿、高颜值的鸸鹋也叫“澳洲鸵鸟”,属于鹤鸵目鸸鹋科,体型仅次于非洲鸵鸟,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罕见珍禽,皮是优质皮革,羽毛可作为装饰物,肉、蛋营养丰富,蛋壳还可制成工艺品,浑身上下都是宝。
  “鸸鹋的适应能力比较强,饲料以草为主,对常见的禽类传染病抵抗力强,容易管理。”厦铺镇双河村鸸鹋养殖基地负责人徐生作告诉记者。
  2015年底,通过一档农业节目,徐生作第一次知道了鸸鹋养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经过多方考察,他果断投入60多万元建起养殖基地,从外地购进160只种苗。一开始,由于没有掌握好育苗的孵化温度和湿度,加之铁皮产房的温度低、保温效果差,一次会死十几只幼苗。一年下来,160只鸸鹋只剩不到70%。徐生作急坏了,每天上网查资料,找种苗公司咨询,不断调整养殖策略。通过改造厂房,安装保温设备,慢慢摸索适合孵化的温度和湿度,种苗的存活率提升到95%。他还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将孵化时间从正常的40多天减少到30天。
  “目前一只鸸鹋蛋的市场价在200元左右,我们现在有种鸟90多只,通过孵化幼鸟、售卖鸸鹋蛋等方式,年利润有20万元左右。”徐生作说,基地正与周边农户开展合作代养。目前,周边有7户五保户参与养殖鸸鹋20余只。“接下来,我们想利用全村的闲置土地扩大鸸鹋的养殖规模,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徐生作说。
  “鸸鹋特色养殖给双河村及全镇今后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子。”厦铺镇党委书记陈国宁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厦铺的区位优势和农业发展优势,串点成线,助力推广鸸鹋养殖业,争取将鸸鹋养殖规模化、规范化,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种收加工全链条升级——随州香稻的香味旅程
下一篇:老路走宽 新路走特 富路走实——看孝感农业产业富民路径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