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洋(左)、王楚(右)藕塘里参加采挖野藕。(通讯员 雷平 摄)
洗净的莲藕小心翼翼装箱,将出口美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楚 摄)
嘉鱼县陆溪野生莲藕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木前展示他采挖的一根野藕。(通讯员 雷平 摄)
嘉鱼县陆溪镇藕塘里,挖藕工们采挖莲藕。(通讯员 雷平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王楚 通讯员 皮道琦 龙钰
眼下,正值嘉鱼野藕上市的季节,成片的藕塘里,显得好生热闹。
挖藕工划着船来到藕塘深处,选择一处作业地点跳下去,水齐腰深,淤泥没过膝盖,站在泥水里,一只手顺着荷叶秆,摸索深埋在淤泥里的藕,另一只手夹着高压水枪,冲刷裹住藕的泥块,最后把整根藕“拖”出来,漂浮于水面,清洗后装上船来……
这可是个技术活。用力过猛,整根藕就会断成一截一截的,不仅看相不好,也影响品质——淤泥会灌进去;力度不够,又根本动不了藕。
嘉鱼莲藕在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惊艳亮相后,声名远播,不仅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对外销量也是节节攀升。
统计显示,该县莲种植面积6.38万亩,其中莲藕3.18万亩,年产鲜藕6万吨,莲藕产业综合产值高达10亿元。大部分鲜藕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约有四分之一进行深加工,变成藕带、藕片、藕粉乃至藕汤预制菜。
又到一年一度的莲藕采收旺季。连日来,就嘉鱼如何发展莲藕这一特色产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嘉鱼藕塘、加工企业实地探访。
鸿富公司
鲜藕出口美国
11月1日,尽管是午饭时间,位于嘉鱼县陆溪镇的嘉鱼县鸿富农产品加工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仍然忙碌着,有的清洗,有的称重,有的装箱……一根根肥硕白嫩的莲藕整齐排列,很快,一筐莲藕就打包运进冷库。
泥中藕,藕无泥。新出塘的莲藕每一节大小均匀,比手臂还粗壮,“咔嚓”掰下一截,听动静就爽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外人难以相信,这是一家以出口鲜藕为主要业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莲藕放置时间过长,水分蒸发会导致变色,影响品质,所以每放一层鲜藕,都会用木丝隔开,一是保湿,让运抵国外市场的莲藕依旧新鲜;二是防止运输途中相互挤压,导致损伤。”公司厂长陈炬波来自广东番禺,操一口浓重的广东话,他说,出口的莲藕严格“标准化”——每一根粗细长短差不多,每箱重40斤,根据市场行情,价格有高有低,最高时每箱320元。
这些鲜藕装箱后,用冷藏车运往深圳,经检验合格出口美国,通过商超进入千家万户,主要供应给当地华人享用。“我们公司的鲜藕90%出口美国,另外10%供应湖北周边市场。”他说。
该公司现有莲藕基地近5000亩,其中流转藕塘3000余亩,其他零星合作藕塘1000余亩,涉及附近八九个村。
52岁的官洲村村民包如意,自2014年11月公司成立就在这里工作,“包吃包住,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像包如意一样,目前公司在岗员工百余人,其中挖藕工50多人,车间工人40人,另有物流司机10余人。
陈炬波介绍,公司出口美国的莲藕不是嘉鱼野藕,而是名为“35莲藕”的品种,“海外客商要求莲藕洁白、脆口、清甜,这就是‘35莲藕’最大的特点。”陈炬波表示,公司从产区布局、人员卫生、工器具消毒、产品包装等方面把好质量关,所有环节都符合出口标准。
今年以来,公司已完成销售额2000余万元,其中外贸额1500万元,预计今年可完成销售额3000万元,其中外贸额2000万元。
湖地野藕
试生产预制菜
11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嘉鱼县新街镇的湖北省嘉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十几名挖藕工手持高压水枪,在藕塘里忙碌穿梭。经他们摸索采挖,一根根莲藕浮出水面。
“清晨7时许,挖藕工就来了。他们在这里挖了好几天,每天一身泥。”公司负责人唐攀说。
工钱按斤计,每斤2.5元左右。熟练的挖藕工每天能挖200斤藕,能挣到500元,尽管收入尚可,但这是一份苦差事。“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心。”唐攀说,如果一不小心弄断了,莲藕就会灌进淤泥,品质差很多,卖不上好价钱了。
挖藕工忙活几个小时后,一根根鲜藕被挖了出来,漂浮在水面,等待装船。这些藕品相不错,长长的,细细的,大的八九斤,小的四五斤。
清洗、分拣、杀菌、密封、高温蒸煮……当天,嘉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野藕汤智能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起来。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营野藕种植、野藕产品加工及销售,目前已注册“湖地野藕”品牌。
唐攀介绍,公司现有湖地野藕种植基地2000余亩,王家月村是核心基地,面积500多亩,去年销售额560万元。
鲜野藕是公司主打产品,6年来,聚集了大量铁粉。“近年来,公司开始涉足野藕深加工,推出了藕粉产品,市场反应较好。而野藕汤预制菜在咸宁市场还是空白。”
唐攀嗅到了商机。2022年,他投入500万元引进野藕汤智能化生产线,当年11月试生产。“日产野藕排骨汤5000多罐,主要销往全市各大商超。”他说,野藕来自公司基地,品质过关,产品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
嘉鱼野藕汤预制菜的成功生产,标志着这一绿色原生态特色食品开始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同时还将带动更多农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嘉珍农业
开发系列产品
11月7日,记者走进湖北嘉珍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展厅内莲藕产品琳琅满目,有市场上常见的藕带、藕片、藕粉,也有较少见到的藕芽、藕衣等,让人大开眼界。
2015年,该公司落户嘉鱼县陆溪镇,第一件事就是注册“嘉鱼珍湖莲藕”商标,并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自此,每一份出自嘉鱼陆溪珍湖的莲藕产品都有了“身份证”。
“我们共有6条全自动生产线,开发出15个系列52个莲藕产品。”公司董事长桂爽鑫介绍,目前销售渠道已覆盖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拥有230多家区域经销商。凭借藕带、藕片等莲藕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公司2022年产值1.8亿元,销售额1.2亿元。
桂爽鑫讲了一个故事。因为过去将农贸市场和餐饮门店作为主要销售渠道,2020年疫情期间,嘉珍农业大量产品积压,找不到销路。关键时刻,央媒联合几大电商平台启动公益助农直播带货计划,“嘉鱼珍湖莲藕”走进“央视段子手”朱广权和“淘宝带货一哥”李佳琦联袂带货的直播间,仅1分35秒,就销售“珍湖雪”泡藕带21万包,销售额突破168万元。
随后,嘉珍农业乘势而上,在天猫、拼多多、京东、抖音、快手等36个主流平台开设“珍湖雪”旗舰店,一举打开电商市场,并先后与李佳琦、烈儿宝贝、爱美食的猫妹妹、林依伦、叶一茜、蜜蜂惊喜社、蜜蜂欢乐社等有影响力的直播间合作,年度大型直播突破50场,年度线上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通过线上线下宣传造势,我们嘉珍莲藕品牌效应蹭蹭往上涨。”桂爽鑫说,公司已成为周黑鸭、小胡鸭、吉香居、燕之坊、五谷磨房、优野蔬菜、朴朴等平台的莲制品供应商,嘉鱼珍湖莲藕得以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陆溪野藕
致力于品种改良
“您订购的种藕,已经通过快递物流发出,请注意查收。”11月7日,嘉鱼县陆溪野生莲藕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木前,一边清点着订单发货,一边通过手机向客户反馈发货信息。
2016年,退役军人龚木前返乡创业,依托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创立嘉鱼县鸭儿湖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野藕。
“明明种植的,怎么是野藕呢?”龚木前说,刚开始大家不接受,不相信是野藕,后来,合作社注册“陆溪野藕”商标,将野藕送给客户品尝,每家餐饮店20斤,获得认可之后,再谈价格。正是这种“以送代卖”的方式,为他积累了第一批野藕客户,并逐渐打开市场。
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嘉鱼莲藕名气越来越大,外地客商慕名前来。经过几年发展,该合作社野藕种植面积达1700多亩。
“粉丝大家都吃过,但是野藕粉丝,很少有人吃过。”龚木前向记者展示一把藕粉丝,颇有些得意,他说,1000斤野藕抽100斤粉丝,价格不菲——200元一斤,吃起来非常有劲道,“今年我试做了300斤,主要供应给高端客户,反馈很好。后面还要在包装上下功夫!”
除了野藕粉丝,龚木前还将野藕加工成野藕粉、野藕酒等产品。经过深加工,野藕身价倍增。
在龚木前看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有核心竞争力,莲藕品种至关重要,相当于是莲藕产业的“芯片”。
为此,他致力于野藕品种改良,先后与武汉大学莲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合作,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发掘嘉鱼县珍湖、齐家湖野生莲藕基因资源,筛选培育出“嘉鱼野藕1号”“嘉鱼野藕2号”“嘉鱼野藕3号”等新品种,不仅入泥浅,易采挖,而且淀粉含量高,无论清炒、煨汤,都非常适宜,2021年投入市场以来,深受顾客喜爱。
龚木前说,将继续改良现有嘉鱼野藕品种,不断提高野藕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