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产业振兴> 正文

国内首个高山蔬菜试验站驻扎长阳17年 引领“老三样”转向“小而精”

发布时间:2023-12-07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蔬菜。(长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覃丹
  2006年起,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长阳先后设立高山蔬菜实验基地和国内第一个高山蔬菜试验站,开始对高山蔬菜从品种选育到病虫害防治的全面深入研究。
  驻扎在此的7个课题组分别从品种筛选、育种、栽培等方面,进行试验和推广。
  17年来,高山蔬菜试验站为长阳筛选出适合高山栽培品类35个,总结梯度排开播种技术,筛选出高山蔬菜专用品种79个,并探索出9种新茬口模式,让高山蔬菜种植一茬变多茬、连作变轮作。
  长阳高山蔬菜也从萝卜、白菜、包菜“老三样”,转向草莓番茄、牛奶玉米等“小而精”特色农产品。
  田间“问诊”,破解白菜“绝症”
  长阳位于武陵山余脉,全县面积的80%在海拔800米以上。
  自1986年开始,长阳高山蔬菜开始规模化种植萝卜、白菜、包菜等“老三样”。经过多年持续种植,长阳高山蔬菜面临品种单一、病虫害加剧、土壤流失等问题。
  高山蔬菜试验站的研究重点,是筛选出高山专用蔬菜品种和种植模式,站长朱凤娟是第一批驻点的科研人员。
  2008年,一场根肿病袭来,火烧坪乡农户损失惨重。刚刚种植20多天的白菜开始萎蔫,根部长出大疙瘩。
  “土撒到哪里,病传染到哪里,白菜没有一棵好的。”村民回忆,尽管往年也有零星根肿病,但不像这次波及范围广、传染力强。
  “根肿病”是一种由根肿菌引起的土传性植物根部病害,受感染的植物,地上部分会因缺水萎蔫,最终导致作物显着减产甚至绝收,被称为十字花科作物的“绝症”。
  多年种植蔬菜,土壤酸化、钙质流失,使得这次根肿病格外严重。根肿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为避免再次绝收,许多农民放弃继续种植,大片土地抛荒。
  为了选出抗根肿病的品种,朱凤娟带领研究人员,筛选300多种白菜,进行抗根肿病品种筛选试验。
  在对抗病性、商品性、产量、适应性等相关数据的详细记录和科学分析后,最终发现德高1016、吉祥如意大白菜等品种可抗根肿病,口感、产量也有明显改进。
  试验站联合企业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联系市场主体,为农户提供销售渠道和产销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户渡过难关。
  目前,试验站已建立600平方米研发实验室、2万平方米高山试验基地、6个不同海拔的气象观测站和茬口试验点,并建起高山蔬菜病虫及天敌标本库,征集制作标本近4000份,鉴定出高山大白菜缘枯病等9种高山蔬菜新病害,摸索总结出了高山病虫时空分布规律。
  蔬菜王国,新品层出不穷
  长阳是全国高山蔬菜产业发源地之一。在海拔800米到1800米的半高山、高山可耕地,农民利用夏季自然凉爽的气候条件,生产出天然反季节的商品蔬菜,品质好、售价高。
  随着高山蔬菜栽培模式被大规模复制推广,宁夏、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也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为让当地实现差异化发展,朱凤娟带领部分村民尝试种植多样化的蔬菜品种,除了更新“老三样”品种外,还引进了番茄、红菜薹、莴苣和香菜等不同蔬菜。
  2017年,成套高山番茄避雨栽培技术,在榔坪镇文家坪村推广。大棚栽培可将西红柿采收期延长近两个月,正好错开了宁夏、内蒙古等地西红柿上市时间,填补全国空白档期。优良抗病品种、漂浮育苗、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顶部棚膜覆盖四周防虫网隔离等关键技术,可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用量,提升产量。
  宜昌巴楚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省高山蔬菜试验站的指导下,推广这种新型高山番茄避雨技术,文家坪发展为西红柿亿元村。
  朱凤娟介绍,高山小气候在不同海拔有不同表现。为了选出最好的玉米品种,朱凤娟带领研究人员分别在海拔400米、800米、1200米、1600米、1800米等不同海拔地区分期播种,发现玉米成熟规律。在400米玉米只要70天就成熟,越往上成熟期越晚。这一经验,为农户种植玉米把脉,错峰上市也避免了因市场饱和价格下跌。
  近几年,试验站联合长阳火烧坪大清江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宜昌巴楚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长阳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个单位,培育科技示范户100个,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栽培技术。
  草莓番茄、贝贝南瓜、冰淇淋萝卜、冰菜、皱叶菜、牛奶玉米等市场新品,相继出现在农户的菜园里。

上一篇:种收加工全链条升级——随州香稻的香味旅程
下一篇:睡起降架、照美容灯、吹暖气——枝江“空中草莓”迎冬上市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