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利川市谋道镇大庄村,土家族村民姚祖明和藏族媳妇措姆在玉米地里干农活。
7月28日晚,利川市苏马荡,来自全国各民族的“候鸟”在广场跳起民族舞。
7月26日,咸丰县黄金洞乡兴隆坳村易保学(左)和爱人冉秀珍在自家茶园。
7月27日,来凤县百福司镇茶堰坪摆手堂,土家族农民彭大丙(右三)和村民跳摆手舞。
十年前,向光菊一家住在鄂西大山的这间老屋里。2018年底易地扶贫搬迁,他们搬进新建的侗族大院前,在老屋留影。
宣恩县苗族民间舞蹈《火鼓》从2012年湖北省首届艺术节登台以来,享誉至今,成为鄂西苗族文化的一张名片。
8月28日,宣恩县晓关侗族乡野椒园村侗族大院,向光菊(左四)和邻居们聊天。
7月26日,咸丰县黄金洞乡麻柳溪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铭(右二)和村民们谋划村里未来发展。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一)
8月处暑节气,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野椒园村侗族大院却透着凉爽。
68岁的向光菊收拾好家务,从屋里搬出几把椅子,在院内放整齐。“一会儿邻居们要来摆‘龙门阵’。”她乐呵呵地说。
向光菊一家原住大山里,到乡镇要走十几里山路。“这山连那山,抬头一线天,对面看得见,走路要半天。”道路的艰险,让他们贫困多年。
2018年底,宣恩投资950万元,在野椒园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五个侗族风格的四合院和商铺,把向光菊等40户少数民族贫困户从深山里迁移出来,并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大伙儿很快脱了贫。
“坐嘛坐嘛!”唐凤英、王云凤等邻居先后跨进院子,向光菊来回张罗着。
“搬出来还是好啊!”谈起搬迁,唐凤英说,“家门口就有超市、活动广场,逢年过节办合家宴,有村医每天坐班,我在村里还任了保洁员。”
回忆过去,大伙儿七嘴八舌。“最初不肯搬,是因为故土难离。现在家家户户都分了菜地,参与管理茶园和枇杷基地,娃娃们上学的上学,年轻人要么外出务工,要么回家创业,年纪稍大一点的可以在家门口微工厂做活,日子越过越好了。”王云凤说。
邻居家的小孩乔乔不停跑进跑出,躲避大人的挠痒痒,乐得咯咯直笑。
向光菊轻摇羽扇,微笑着。她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在珠海生活。“有这么多好邻居,不孤单。”她说。
(二)
炎夏,行走在鄂西少数民族山区,所到之处,民俗浓郁,民风淳朴,清风拂面。
在“中国中部最后一个香格里拉”、荆楚第一羌寨——咸丰县黄金洞乡麻柳溪村,羌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以农立世,耕居结合。他们坐拥青山,面朝碧水,那黛瓦红柱、翘檐垛脊,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成为人们守望乡愁、追寻乡愁的记忆。十年前,麻柳溪村开始产业转型,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首个富硒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从此,茶园与家园相互依托、互为支撑,古老村庄焕发新的活力。
在利川市谋道镇大庄村,从西藏嫁过来的藏族媳妇措姆和土家族村民姚祖明过得很开心:一家人甩掉了低保帽子,屋里家电一应俱全。这十年,利川依托民族政策优势,在大庄村所在的苏马荡景区建设度假新城、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使当地贫困户脱贫摘帽。现在,措姆家年收玉米、水稻几千公斤,丈夫在景区做工,年收入近十万元。
换上藏青色长布衫,缠上黑色布帕,就成了大山的舞者。在来凤百福司镇茶堰坪摆手堂,土家族农民彭大丙和数十位村民踩着鼓点,摆手、跺脚、侧身、挺腰,动作轻盈而刚健。
这承载着两千余年土家特有文化的原生态摆手舞啊,72岁的彭大丙跳了六十多年。
彭大丙越跳越精神。在政府扶持下,他和妻子种植晒烟、黄金梨、桃子,孩子们在外经营水果,年收入已过30万元,他家由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跃迈入小康。
(三)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也由各民族团结守望相助而来。湖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现有55个少数民族277.11万人,土家、苗、回、侗、满等世居民族分布在鄂西南民族自治地方和武汉、荆州等地。去年,省委省政府明确将10个民族县市全部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帮扶政策、机制保障上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确保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在恩施州实施的“616”工程项目4000余个,落实资金近500亿元,拉动近2000亿元的巨大投入,湖北民族地区正加速发展,走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看,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