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人才振兴> 正文

向常萍:小小猕猴桃 带富一方人

发布时间:2023-09-08    来源:三峡晚报    字体大小:A-   A+

  三峡晚报讯(记者匡柏学)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带着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越来越多。在五峰渔洋关镇汉马池村,“80后”向常萍回乡创业,建起了22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带动周边60余户村民实现增收。
  2013年,向常萍的父亲创办了思搏猕猴桃专业合作社。3年后,向常萍回到家乡接手合作社。起初,由于销售渠道过窄,收益并不好,她便把打开销售渠道放在第一位。“我们自己开始做宣传,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消费扶贫帮助下,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就帮我们订购了1000多份猕猴桃,这一下就帮了我很大的忙。”向常萍说。
  此后,向常萍搭上网络销售的快车,找到了北京“品知家”网上商城做线上的销售,利用电商平台打造了猕猴桃树认养模式。外地消费者只需认养一棵猕猴桃树,合作社代种代养,在果实成熟之时打包邮寄,将“向家寨”猕猴桃推广出去。
  据向常萍介绍,通过认养模式,合作社的种植规模和收益不断增加,吸引了周边农户陆续参与进来。合作社对社员种植的猕猴桃实行兜底收购,提振了村民发展猕猴桃产业的信心。村民谢盛松说,他从合作社开办的时候就加入了合作社,从种猕猴桃以来,收入和原来相比明显大大提高了,增加了四到五倍。
  记者走进猕猴桃基地,眼前的猕猴桃即将迎来丰收。向常萍信心满满,表示将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技术,把猕猴桃进行品种改良,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渔洋关镇汉马池村大学生村官曹逊表示,发展猕猴桃产业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带动了周边务工,通过合作社进行线下助农销售,激发了我们村特色小水果产业的活力,为助农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引智有“凉”方 利川活用千余避暑人才
下一篇:扎根偏远山村,他们诲人不倦——2023年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会侧记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