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生产车间。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肖欣 通讯员 张义 韩天绪
10月18日,湖北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启动暨青年“头雁”开班式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全省66名“三农”领域的青年“头雁”齐聚一堂。
他们在农业强省建设中勇做先锋、争当闯将;他们努力提高创新创业本领,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田秀才、乡创客;他们永葆奋斗状态,做新时代扎根农村、深耕农业的“新农人”;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勇当“头雁”。
今起,农村新报《新农村 正青春》版聚焦全省乡村振兴青年“头雁”,展示他们带着乡村变美,带着村民致富的故事和风采。
几乎每天早晨,湖北明老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明正都会准时来到生产车间,看着一个个面筋排着队,在生产线上“呱呱落地”。
“产品品质不能松懈,设备创新、品牌打造、销售渠道的拓宽都得抓紧。”进办公室坐下后,明正松了口气笑道,“最近确实有点忙。”
起步
带着工友烤面筋
“带着借来的钱和学来的烤面筋技术,我在工地旁支了个小摊,没想到生意还不错,一天能卖出300来串。”回想起最初的创业经历,明正记忆犹新。
早早辍学,2003年,明正离开家乡大冶市保安镇,来到武汉谋求发展。没有学历,也没有一技之长,明正求职时屡屡碰壁,只能在建筑工地打零工。
三年后的一个夜晚,改变了明正的一生。一次偶然,和工友外出宵夜途中,看到一家烤面筋店前排起的长龙,明正带着好奇加入其中。
“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烤面筋,入口汁香味浓、鲜香麻辣。”回来后,明正翻来覆去睡不着:“我什么时候也能拥有一个自己的烤面筋摊?”
有了这个想法,明正多次来到那家店,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店老板收取了5000元学费,把烤面筋的技术传授给了他。“所谓的技术就是一张纸的配方,回去照着做,几次就能做好。”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他逐渐悟出些门道。
当机立断,明正辞去工地的工作,在附近支起了一个烤面筋摊。“我自己做、自己烤、自己卖,按照2元一串的价格,好的时候一天能卖700多元。”明正说,看到生意好,他把工地的工友召集起来,传授他们烤面筋技巧,在武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支起摊位,生意红火。
白天做面筋,晚上烤面筋。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6年。渐渐地,明正的烤面筋摊积攒了不少人气,有老板直接找上门,希望他能将做好的半成品卖给他们。“那时开始,我将做好的面筋大部分批发给其他商铺,很少一部分自己卖。”明正在武汉租了几间房,开始面筋加工。
扩产
湖北超半数面筋来自“明老三”
越来越好的生意,让明正意识到,面筋加工行业大有可为。
说干就干。2016年3月,他在临近家乡的鄂州市沼山镇开了一家专门生产面筋的作坊,同年注册了“明老三”商标。
“我姓明,在家中排行老三。”介绍起商标名的由来,明正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那时感觉这个名字不够洋气,但是又想不到更好的,如今看来也还不错。”
凭借多年制作面筋的经验,明正生产出的面筋广受客户好评。2018年,他在家乡招商引资的号召下,回到大冶,创办湖北明老三食品有限公司。
“现在公司除了销售传统烤面筋半成品、卤菜用的水面筋、面筋片等面筋类产品外,还发展了用于烧烤的肉串、鸭肠、小黄鱼、鸡翅等十多种产品。”明正介绍,目前公司拥有鄂州分厂、黄冈分厂,在河南、山东还有代加工厂,生产面积近10000平方米,销售方式涵盖直销、电商、代理等全渠道。
“明老三”品牌逐渐走出湖北、走向全国。“面筋仍然是我们的王牌产品,目前湖北市面上超过半数的面筋都来自‘明老三’!”提起销售情况,明正的语气中透露着骄傲,“去年销售额有1个亿。”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用工岗位相应增加。公司创办之初,明正在招聘时发现,开在乡镇的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男工,反而附近的乡村留守妇女有很大的务工需求。
于是,明正将她们招来,从事包装、点数、串串等工作。“公司现有300多名员工中超过80%是本市农村留守妇女,她们在这儿干活,方便就近照顾家庭,每月平均工资3500元左右。”他说。
赋能
走标准化智能生产的新路子
作为一种非标品,面筋好不好吃,很大程度取决于原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面对广阔市场,如何通过智能化生产实现面筋制品标准化,成为明正的长期追求。
“别看制作面筋需要的原料少,为实现最好的口感,我们对所需小麦粉的水分、粗细、蛋白含量有自己的要求。”长久以来,明正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面筋秘方,所有与其合作的原料厂商必须严格遵守标准。
为支持家乡的小麦种植户,近几年,明正采用“基地+品种+技术”的生产模式,在当地以高于市场价5厘到1分的价格,订单收购5000亩小麦。
面筋生产属于小众产业,大多以作坊形式存在,更别提智能化生产设备。
没有设备怎么办?自己研发!“就比如制作面筋所需的缠绕机,市面上根本没有这种机器,我就自己买来电机、电钻和其他配套设备,自己研发。”边生产边研发,边改进边创新,凭借匠人精神,学历不高的明正硬是成了半个机械专家。
从纯手工到半自动,再到现在几乎全自动的面筋生产线,生产率大幅提升,出品率得以保证。“就拿串串为例,以前纯手工每人每天最多只能串1200串,现在自动设备一天能串22000串。”
制作工艺如何稳定?根据客户反馈意见,调整上百次后,确定了如今包括水、面粉比例,醒面时长等具体环节的工艺标准。
截至目前,“明老三”凭借好吃的面筋,在福建、广东、广西、上海等全国50%的省市拥有经销商,公司先后获评“保安镇农业产业化突出单位”“大冶市乡村振兴突出单位”“黄石市重点龙头企业”。明正也因此荣获2020年度大冶市“十佳农民”,入围湖北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打造专业的运营团队,进一步叫响‘明老三’品牌;筹备建设一座现代化厂房,争取让制作流程更智能、更高效;要丰富产品种类,拓展淡水鱼加工、小龙虾尾、原味牛羊肉串等品类。”最后,明正补充道,“还有家乡农民,咱也得帮一把,把大冶的豆折、糍粑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好、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