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视频
政策解读
通知公告
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
专题策划
学习园地
投稿
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生态振兴
> 正文
湖北单位GDP碳排放6年下降23.9% 拟出台行动方案应对气候“暖湿化”
发布时间:2023-07-13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字体大小:
A
-
A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胡迪凯 通讯员李斌)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湖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明显,2016至2022年,全省单位GDP碳排放累计下降23.9%。
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张志祥介绍,近年来,湖北通过持续完善碳市场体系,建成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积极服务首批纳入的2162家企业。截至6月30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2.38亿吨,总成交额109.12亿元,注册登记系统保持零中断。同时,高标准建设试点区域碳市场,交易主体从年综合能耗6万吨标煤扩大到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煤的工业企业,企业数量从167家到现有的339家。截至6月30日,湖北碳市场配额二级市场累计成交3.65亿吨,成交额88.31亿元,在试点碳市场保持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2016至2022年,全省单位GDP碳排放累计下降23.9%,单位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林业碳汇不断增加,全省森林覆盖率由38.4%提高到42%。
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刘敏介绍,湖北通过加强温室气体观测网建设,发展“自上而下”科学的碳监测核查评估体系,目前已建设“1+2+3”温室气体地基观测科研平台。金沙国家大气本底站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大气本底站,该站观测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湖北省二氧化碳、甲烷浓度呈上升态势,季节变化均呈夏低冬高变化特征。未来气候呈“暖湿化”趋势,下一阶段,湖北将制定出台《湖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3——2035)》,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长期不利影响,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为全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湖北经验”。
上一篇:金循环串起“一村兴” 上下游管出“一江清”
下一篇: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更多>
资讯
湖北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
彭勇强调 切实抓好农业极端天气后复产和春耕春管工作
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出台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粮食行业最具影响力盛会 中国粮交会首次落地湖北
湖北发布全国首个农村全域国土整治规划地方标准
3月1日至6月30日 武汉6条通江支流季节性禁渔
孝昌夷陵获评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解决农民急难愁盼事 阳新打造“超市型”联合服务驿站
更多>
组织振兴
湖北发布全国首个农村全域国土整治规划地方标准
解决农民急难愁盼事 阳新打造“超市型”联合服务驿站
孝昌夷陵获评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