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生态振兴> 正文

《“梁子湖模式”花开湖南大通湖》系列报道引发热议——鄂湘共赞“水草+”经验

发布时间:2023-10-11    来源:湖北日报、湖南日报    字体大小:A-   A+

10月10日,鄂州市梁子镇沙湾村榨莲湾,一只白鹭飞过防护网。梁子湖畔的这些防护网用来保护种下的水草不被鱼类吃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梁子湖区成立水草产业发展公司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10月10日,微雨的天气里,鄂州市梁子镇沙湾村榨莲湾旁,荷花虽已凋谢,莲叶却依旧碧绿。今年7月种下的睡莲,绿叶在水面摇曳生姿。“这是我们刚从大通湖引进的睡莲品种,夏天开花非常好看。”梁子镇副镇长卢耀波说。
  今年以来,为学习“水草+”的经验做法,梁子湖区相关部门、乡镇已赴湖南大通湖、成都麓湖等地考察学习。“于丹教授在梁子湖的研究成果,率先在大通湖‘开花结果’,我们更有动力互学互鉴,将水草产业做大做强。”梁子湖区区长窦小华说。
  据介绍,鄂州市已明确,将立足梁子湖区水域资源,全面推进“以草净水”试点工作,培育壮大水草产业。
  在铜铁海湖汊附近,工程车正在清淤,近日计划投苗种草,年内将完成400亩水草种植;在铜铁海泵站旁,今年2月退垸还湿后,50余亩水面种上了湘莲,创造了净化水质、美化景观和经济效益等多重价值……卢耀波介绍,前期赴大通湖学习归来,已采购10万株睡莲种子和其他水草品种,今年内全镇预计种植水草面积达3100亩。
  “我们希望通过种草改善水质,将梁子湖水环境提升到‘鼎盛时期’的一、二类水质。”窦小华说,今年全区水草种植面积力争达到8000亩,同时,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水草产业良性发展。
  目前,梁子湖区已成立水草产业发展公司——湖北梁芊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梁子湖区城投公司全额出资设立,将实施“水草+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水草公司的引导和示范,希望能带动更多百姓参与水草种植,实现绿色致富。”窦小华介绍。
  根据《关于加快发展梁子湖区水草产业探索生态价值实现的实施方案》,在水草种植、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梁子湖区还将打造集水草标本科普宣教、水生植物浮岛造型景观、网红旅游打卡等于一体的高端示范基地;同时,培育发展“梁湖良品——梁子湖水草”品牌,在保证梁子湖螃蟹、小龙虾等水产品养殖的基础上,将水草销往全省乃至全国。
  据悉,到2025年底,梁子湖区水草种植面积将不低于3万亩,产量不低于6万吨;到2030年底,实现区域内内湖大水面、临湖1000米范围内精养鱼池等水域水草产业全覆盖,“水草+”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
  “我们将运用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全力支持鄂州市、梁子湖区发展壮大水草产业。”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丹说,自2000年为浙江台州长潭水库输送水草以来,梁子湖“以草净水”的模式已在全国多地得以实践运用。于丹建议,不唯梁子湖,湖北省内以洪湖为代表的大型湖泊都非常适合发展水草产业。

用好“梁子湖模式”,让大通湖美丽且富饶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连日来,新湖南客户端全文转载了湖北日报《“梁子湖模式”花开湖南大通湖引出的话题》系列报道,并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每一篇都有鲜活实例,有过硬的数据和事实。”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负责人说,湖北日报这组系列报道有深度、有力度、有看点,党报编辑记者充分运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采写,读后让人深受“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启示,既是一篇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具有指导意义的报告,也是读者阅读选择的“刚需品”。
  “稿件报道切口虽小,但主旨非常深刻,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湖南日报经济频道负责人说,报道立足湖北、湖南两地,调研扎实、写作精美,是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感受时代脉动的生动实践,对省级党报做好调研式报道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共同主题,报道选择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出发,层层展开剖析,文中可以读到成功的经验、面临的痛点、探索的方向,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湖北日报的报道非常具有深度,从治湖与致富、买草与卖草、‘论斤卖’与‘论只卖’三个方面,全方位写出了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和‘水草+大闸蟹’的经验摸索和探索过程。”大通湖区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樊浪波说,该组报道既贴切大通湖区的实际,又写得非常鲜活,大通湖将把来自湖北的鼓励化作动力,继续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探索中砥砺前行。
  眼下,大通湖生态养殖又传喜讯。10月8日,大通湖首次试验性养殖大闸蟹开始捕捞。今年大通湖蟹苗主要投放在沿岸的荷花种植带,采取“人放天养”的模式,预计年内产量约6万斤到8万斤。
  武汉大学梁子湖生态站大通湖分站博士后李杨介绍说,近几年,大通湖沿岸带恢复了近2万亩的荷花,荷花产生了植物碎屑,这些植物碎屑转化为大闸蟹的食物来源,因此螃蟹品质上乘。
  下一步,大通湖区将通过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推动大闸蟹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大闸蟹产业培育成为大通湖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26年,大通湖大闸蟹生态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年产量3000吨,三产综合产值12亿元以上。
  “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我们希望大通湖的水质能稳定在三类。”大通湖区副区长尹平介绍,水质的每一点改善,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下一步,大通湖还将向着生态修复和百姓致富的方向继续探索。据悉,由于生态好转,大通湖连年吸引大量候鸟,大通湖区将在大通湖南岸设立观鸟区,让更多人欣赏到大通湖生物多样的美景。

上一篇:巴东绿葱坡镇以绿色经济取代黑色经济 “煤炭小镇”变身康养胜地
下一篇:村口污泥塘变身小微湿地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