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产业振兴> 正文

抢收抢烘忙 新稻分外香

发布时间:2023-10-10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胡纯波
  “新稻熬的粥,没有菜都喝得香。”一碗软糯顺滑的白米粥下肚,仙桃市禾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秦超心满意足,“吃饱喝足,赶紧收、抓紧烘。”
  今年48岁的秦超,种粮食、制稻种、办烘干厂,一年365天,天天“泡”在粮食堆里。这个国庆,秋雨连绵,收割机难以进田,村民见缝插针趁“雨歇期”收起的稻谷,湿度大,极易生霉发芽。连日来,天气晴好,秦超忙得两头跑,一会儿盯着田里的中稻收割,一会儿又扎在烘干厂抢烘稻谷,马不停蹄。
  “人歇机不歇”。偌大的厂房内,堆满了稻谷,16台烘干设备昼夜不停作业。看着一股股金黄色的“稻瀑”喷涌而出,秦超这才眉头舒展:“一粒粮就是一滴汗,要争分夺秒抢出来。”
  两三年前,眼见着有些村民无暇顾及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将田撂了荒,秦超默默算了一笔账,索性“捡起来”自己种。在他看来,现在种田有国家兜底,不吃亏,只要年成好、市场好,适度规模化,就不怕赚不到钱。
  就这样,秦超种了400亩田。机耕机收、飞机打药,全程机械化种田,他把更多精力倾注在市场上。粮食还没种下,他就与一家米业企业合作,订单种植优质品种,保证价格与销路。
  光种好一粒粮还不够。秦超依托东北一家种业企业,尝试制种。公本、母本错开种植,人工扬花授粉,顶烈日、淋暴雨,秦超从门外汉钻研出“新技能”。
  天帮忙,人努力。“今年新打的稻谷,不旱也不涝,中稻亩产达1500斤至1700斤,产量、价格都比去年好。新入门的制种田,也迎来丰收,亩纯收入超过1500元。”秦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值!”
  农时又催人。站在一垄垄稻茬间,秦超早已做好下一季“规划”:这两天收完中稻,就抓紧播种油菜、小麦,再接再厉,再打一个丰收仗!
上一篇:全省最大红苕基地迎来采收季 丰收节当日喜签2亿元采购大单
下一篇:小田改大田、粮菜轮作、小麦高产栽培……秋冬播让科技唱主角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