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生态振兴> 正文

水美乡村景色新 十堰市茅箭区:小流域治理有高招 美丽乡村增色又添彩

发布时间:2024-01-31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茅塔河小流域沿线风貌。

茅塔乡阅花园。 

茅塔河位于十堰丹江口库区入库河流泗河的中上游,是一级入库支流,流域全长43.3千米,属国家战略性水源地、生态保护维育地、城乡二元融合地。流域自南向北(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生态区、农业区、工业区、城市区,集山水村田园城一体。省委将茅塔河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以来,茅箭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标建立完善土地分区分类利用、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管控、基层治理“四个体系”,实施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园区、农文旅产业振兴、生态保护修复、城乡统筹发展“六大行动”。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统一”、生态脱氮沟“肥水变瘦”、支沟“沟岸户”同治、水源涵养“以菜净水”、农村生活垃圾“两类四分法”、以气代“薪”、乡村运营家门口拿“三金”等做法,实现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
  生态优先绿色惠民
  水变清了。紧扣水质这个要害,根据山地型小流域特点,结合地形高差、水体自流的实际,围绕降本增效因地制宜开展技术创新。针对农村居住分散、污水收集难问题,统一规划、统一工艺,随湾就片建成28座一体式微动力(10户以上)、202个分户式无动力“四件套”(水冲式厕所+三格化粪池+沉淀池+小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90%。群众对这种低成本、易操作、经久耐用的处理方式比较欢迎,积极参与统一管护。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点多面广问题,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减少农药使用,源头控磷。在相对集中连片耕地临河段,建设生态脱氮沟11处,有效减氮75%。针对部分支沟雨污分流不彻底问题,推进16条支沟“沟岸户”同治,实现污水纳管、清水入河。2023年10月以来,茅塔河水质由Ⅲ类提升为Ⅱ类及以上,下游泗河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高于Ⅳ类考核标准。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了。引导农民进城,1355人在园区就业、城区安家。完善乡村运营机制,把农户闲置出来的宅基地、房屋、小菜园、小林地等资源,入股乡村合作社统一运营,建成300亩共享菜园、116家乡村民宿,让村民留住老房,城里有业、村里有根,让市民城里有房、山里有园。推动市场主体进村,引进北京大有科融公司共建旅游度假区。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湖北医药学院,组建鄂西北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研究院,引进国药中联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发展“武当七味”道地药材5000亩。推进厕所入户、燃气进村、垃圾分类,水冲式厕所入户率70%,分布式燃气入户率29%,农村垃圾“两类四分法”全覆盖、垃圾减量30%,老百姓讲卫生、爱环境的好习惯正在养成。
  群众得实惠了。坚持户户走到,动员群众拆除乱搭乱建181处,洁净农家场院700多个,房前屋后栽植樱桃、柿子等本土果树1.2万株。依托供销新合作商贸集团建设农产品供应链,打造“中华多花蜜之乡”区域品牌,销售蜂蜜5.2万斤,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建立“一村一警+公益岗+理事会”的联合管护队,开展巡河护林、乡村治理。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身边的环境变好了,住得舒适了,来村里的人多了,寄递物流直通家门口,土特产好卖了。3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创业就业,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统一”模式
  坚持源头治理,把分布式、分户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小河净”的先决条件,按照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的目标,创新“五统一”建管机制,积极探索富有茅箭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统一规划设计。10户以上集居区,采用“化粪池+收集池+微动力设施+人工湿地”模式收集处理。10户以下分散农户,采用“水冲厕所+三格化粪池+沉淀池+小湿地”的“四件套”模式处理。统一处理工艺。所有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统一采用“A/O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微动力的处理工艺。统一运维管护。集中委托1家第三方专业公司对所有设施打包运维管护;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监管出水水质;乡镇、村组负责配合做好设施日常巡查。统一考核奖惩。制定出台《茅箭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及考核细则》,按季度对第三方运维公司进行考核打分,考核结果直接与运维经费挂钩。统一经费保障。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每年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足额保障设施运行经费。
  生态脱氮沟让“肥水”变“瘦”
  “生态脱氮沟技术”由十堰市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研发,该技术核心是脱氮墙体设置,顺着地下水系流向垂直方向设置一个长方体脱氮沟,将废弃食用菌袋料、锯末、花生壳、木屑、砾石等以及生物菌剂按比例填入脱氮沟中,利用填料反硝化细菌的附着、衍生,与地下水产生NO3-N作用,使NO3-N转化成N2去除,有效削减地下水中氮含量。该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
  城区支沟“沟岸户”同治
  分片排查摸清底数。通过“六问六看”排查法(问支沟名称、规模有多大,问雨水、污水排水管网系统是否健全,问污水系统是否有化粪池,问雨水污水走向哪里,问排水末端情况,问是否发生过积水内涝灾害等;看楼栋立管、看化粪池、看雨水污水管网系统、看排水末端情况、看排污口、看有无混接错接漏接合流现象),逐条支沟排查、逐个小区摸底,并按照立行立改快见效、小修小补保应急、工程实施补短板分类补短整改提升。
  水源涵养“以菜净水”
  生物法修复茅塔河水库立体生态系统,放殖滤藻类生物鲢鳙鱼7.5吨、河蚌4吨、铜棱环锈螺3.5吨,就地培育投放水溞1300万个、芽孢杆菌6吨,提升水体中藻类、有机质及底泥腐殖质的消化降解能力。同步探索“以菜净水、生态种养”模式,通过生态浮床植物反硝化脱氮和固化氮磷作用,实现水体氮、磷净化目标。试点以来,茅塔河水库水质主要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浓度分别下降29.2%和7%。
  农村生活垃圾“两类四分法”
  茅塔河小流域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垃圾“两类四分法”,初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集中—区转运—市处理工作体系。
  “两类”即通俗把垃圾定为干、湿两类,湿垃圾集中堆肥后还田,干垃圾细分为“能埋的、能卖的、能烧的、有害的”四种。“四分”即能埋的,如:少量渣土等,指定地点填埋后回归自然;能卖的,如:报纸书本、废弃金属等,统一储存在资源回收屋,定期由再生资源公司上门回收,变废为宝再利用;能烧的,如尼龙、皮革等,村收集后集中到乡垃圾中转站,由区环卫所定时转运至市垃圾焚烧场无害化焚烧;有害的,如:灯管、电池、过期药品等,由村专门回收,交由环保部门处理。探索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用积分兑换生活物品,激励村民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以气代“薪”转变生活方式
  茅塔河小流域境内居民居住较分散,有烧柴做饭的传统,对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虽后期部分农户使用了瓶装液化气,但充装不便,也存在安全隐患。茅箭区从转变群众生活方式入手,联合中燃公司以城带乡建设分布式智慧燃气微管网项目,通过以气代“薪”,“点燃”群众美好生活,解放农村劳动力,向乡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转移。
  该项目总投资约600万元,采取“企业投入建设+用户计量缴费”方式,在茅塔河小流域9个人口集中居住片区建设小型燃气微站,架设1.6万米燃气微管网,可覆盖茅塔河小流域6个村405户家庭。
  乡村运营盘活“三资”收益“三金”
  摸清家底归集资源。在各村组建强村富民公司,对茅塔河小流域范围内各村土地、林地、房屋、产业基地、旅游景区等资产全面摸排,明确资产经营权、使用权权属,并进行价值评估,集中流转到强村富民公司。如,茅塔乡廖家村已流转村集体和农户闲置房屋35栋、土地340亩、农家乐9家等,统一由廖家村强村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村民用资产入股,在农家乐务工,实现了“拿租金、挣薪金、得股金”。
  撰文:柯杨 袁平和
  供图:刘沣

上一篇:南漳跻身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下一篇:治养并重 秀水长清——英山白莲河环库小流域治理路径探寻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