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文化振兴> 正文

奖补引领 对症施策——通城统筹整合资金发展扶贫产业侧记

发布时间:2019-12-06    来源:    字体大小:A-   A+

    

近日,记者在通城乡村走访,只见很多老百姓忙着摘油茶果、收中药材,众多的快递点、扶贫微工厂里,同样是繁忙的景象……陪同采访的县财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县里用财政资金奖补扶贫产业发展,现在农村一年四季都忙得很呢!”

通城是幕阜山片区插花贫困县。县委、县政府认为,治贫之本,在于产业兴旺。如何发展产业?2019年,全县统筹财政资金44.82亿元,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500万元,全用来扶持产业发展。

走进通城县油茶产业基地,遍布山野的油茶林郁郁葱葱,人们忙着培护摘果后的油茶,道路上运输油茶果的车辆往来穿梭;在五里镇汉上村扶贫微工厂里,几十位村民在忙着生产漆包线;五里镇勘上村贫困户杜玉凤家屋顶安装了光伏电板,不仅能免费用电,每年还有3000元左右的电费收入。

“这些扶贫产业都是在财政资金奖补引领下发展起来的,通过对症施策,调动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主动性。”县财政局负责人介绍,发展油茶,按照整地和抚育管理700元/亩、苗木300元/亩、单个贫困户3000元封底的标准,奖补种植油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全县51家扶贫微工厂,共拨付奖补资金近千万元;对无产业发展基础的42个重点贫困村,采取全额投资的奖补政策,投资2200万元建成42个光伏扶贫电站,电费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再由村委会与贫困户进行分红。

如今,全县共培育产业扶贫市场主体1200余家,初步形成油茶、中药材、茶叶等八大主导扶贫产业,建成产业扶贫基地85万亩,覆盖全县所有村、97%以上的贫困户。51家扶贫微工厂共安置2000多名留守老人、妇女就业,670名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产业兴起后,该县又为产业发展健壮电商翅膀,出台《通城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示范项目三年实施方案》,凡贫困户新建一个农村电商网店的,奖补4000元。目前,依托阿里巴巴、供销e家等平台,全县已建成263家村级电商服务站。近一年来,全县农产品网销近2亿元,带动2300户贫困户脱贫。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刘建平 童文  葛七甫)

上一篇:利川电商扶贫社区启动运营
下一篇: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全面解决对口帮扶村突出问题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