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养的乌骨鸡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俊 通讯员 马自军
山峦叠嶂,枝头吐绿。阳春三月的湖北恩施州巴东县大支坪镇,山花绽放、小草露芽,大山里的小镇被刚过去的一场春雨洗涤干净,偶尔几声鸟鸣啁啾,打破山里的宁静。
这里气候宜人生态优良,土壤富硒,养殖的土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养鸡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回乡创业遭遇疫情
耀英坪村在一片山脚之下,36岁的养殖户田雨正在鸡圈里忙着喂食。他年轻时南下广东,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吃苦,在一家IT企业站稳脚跟,收入也比较可观。2019年初,田雨决定返乡创业,利用家乡的生态优势办养鸡场。“每年回来看到山区变化很快,而且健康食品产业也很有奔头。”田雨说,经过权衡和考察,他毅然离开南方,回到老家投资数十万元养殖土鸡。
在当地农业和畜牧部门的指导下,田雨选择了适合山区的乌骨鸡品种。购买了5000余只鸡苗,房前屋后的山坡上扎起篱笆,他的乌骨鸡以类似散养的方式在大山里成长。周边很多人听说后,纷纷提前预订,一些外地的朋友也从朋友圈下订单,田雨踌躇满志。
可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节奏。春节前后正是销售旺季,可防疫期间各地封控,道路不通,许多外地的订单取消,不愁销路的土鸡大量积压。“本来广东一家月子中心签订了采购合同,每只鸡100元,可现在订单没了。”田雨语带无奈,这种乌骨鸡长到3斤多就成熟了,不卖出去的话就会消耗饲料,却不再长肉。“现在土鸡每天要吃400多斤粮食,主要是青菜和玉米等,找饲料发愁,成本攀升也急人。”
三千只土鸡等你尝
考虑到外地订单很难,田雨开始在恩施周边销售,以每斤25元的成本价推销。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目前已卖了近1000只,还有近4000只已成熟长肥的土鸡期盼能尽快“飞出”大山。
“这里的空气土壤都很好,土鸡肉质鲜美,还有很明显的药用价值,尤其对坐月子的产妇补充营养有帮助。”田雨说。
大支坪镇人大主席陈胜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除了田雨家的土鸡滞销,该镇还有其他几户养殖户也不同程度存在销售困境,比如有的农民家里养了2000多只芦花鸡,目前也没卖出去。
大支坪镇党委书记向明介绍,该镇位于长江三峡南岸,山清水秀,生态优良。防疫期间,全体干部群众人心凝聚,群防群控,守望相助,保证了这里属于“无疫乡镇”,请大家放心购买来自大山里的土鸡。
田雨说,他目前还没有申请开网店,销售主要以电话订购和微信下单为主。他的电话是17740559436(微信同号)。
本报看楚天客户端“为鄂拼单”专栏推出田雨家的土鸡报道后,许多读者给他打电话加微信,要订购土鸡。12日,正在忙着把土鸡装车的田雨告诉记者,每天很多恩施及周边的客户来订购,他都是一次装满一车,拉到恩施等地去,有时太忙了,一天只能跑一趟。按这个势头下去,他相信剩下的3000多只土鸡能尽快卖完,下一步他会继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