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珍云调试纺车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赵德龙
土布制作的手袋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德龙 实习生 陈潇彤 范甜甜
棉花变成棉线,棉线变成棉布,总共需近20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一张土布织出来,要花费两个月时间。
在这个高科技时代,湖北鄂州市华容区省级非遗传承人倪珍云依然坚持着老传统,从母亲手中接过祖辈传下来的织机,织了60年土布。
她希望有更多人喜欢她织的土布,也希望能将那辆百年织机传下去。
织一块土布有近20道工序
倪珍云8岁学习纺线,10岁时随母亲学织布和刺绣,18岁已掌握纺纱、染色、配色、纺织等全套织布技艺。
倪珍云的家,也是她的工作室,门口挂着“珍云华容土布店”的牌子。
倪珍云织的是华容土布,又叫老粗布,是当地村民世代传承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2013年入选第四批湖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今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官方网站公示“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鄂州华容土布入选工艺美术类典型案例。
倪珍云说,手工老粗布的制造工艺很复杂,所需工具也有很多,包括织布机、倒线机、纺线车、收布架、收布拖板、耙子、梭子等近20种工具。一张老粗布需两斤半棉花,仅辗花一道工序就要5天的时间。从头至尾有近20道工序,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织出一张布。
以前织布就是为补贴家用
倪珍云说,她一个农民,没读多少书,从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多关注。有时去北京、武汉等地交流,站在教授们中间,被人称“老师”,会感到心虚。
不过坐到织布机前,她很快有了自信,随着双脚在踏板上交叉起浮,双手轮换丢接梭子,配合推拉竹筘,一块粗布就渐渐浮现。
倪云珍回忆,从儿时起,棉花收获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她跟母亲坐在纺车前,一手摇纺车,一手捏棉条。经过几十个夜晚的重复,棉花会变成棉线,棉线又变成棉布,再将棉布送到裁缝店,做成全家人的新衣,迎接春节到来。
几十年来,无论多忙,倪珍云始终都没放下织布。“最初织布换米,后来织布做床单,我想的简单,就是补贴家里。”倪珍云说。
说话间,一根根经纬线已慢慢变成印有花纹的土布。这时需新材料,年过七旬的倪珍云下了织机,一路小跑到储物柜前,大步攀上近一米高板凳,取材后再一跃而下,往返于织机和储物柜间,一路“小跑”。
“我身体很好,前几天还一手骑着自行车,一手拿着一块木板,碰到个年轻人要给我拍抖音。”倪珍云笑着说,附近的熟人都叫她“老顽童”。
土布融入现代元素成潮牌
倪珍云操作的织机,是她姥姥传下来的,迄今已逾百年。据她说,织布技艺都是老人们口传心授。
华容区文化馆馆长姜剑松介绍,如今传统土布纺织技艺只有少数农村妇女还会,这些人年纪较大,没有接班人,传统手艺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如今,倪珍云收了7名徒弟。“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倪珍云说,她希望有兴趣的年轻人来学,将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在华容区文化馆帮助下,倪珍云团队与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研究中心长期合作,将华容土布交由该校设计,缝制家纺用品、旗袍、时装、女包、围巾等,让非遗产品与现代审美元素结合。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叶洪光认为,华容土布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倪珍云将传统土布和现代时尚结合,进入市场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了华容土布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