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通城发展三产融合 产业扶贫让村民长期富足

发布时间:2016-04-14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记者范步 汪明 通讯员吴斐 黎艳明

时间:3月30日至3月31日

地点:通城大坪乡栗坪村

老区溯源:1927年8月,罗荣桓领导通城农民秋收暴动,建立起全国首个县级红色政权——通城县劳农政府;土地革命时期,通城先后建立了九岭、黄袍山和药姑山革命根据地。

春雨蒙蒙,药姑山下,通城县大坪乡栗坪村,新三汇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育婴室”温暖洁净,一群猪崽在取暖器下挤作一团。

这猪崽是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叫“两头乌”:全身白毛,头部和臀尖却是黑色,脑门中间还有朵白花,甚是可爱。

更可爱的是,这两年它们成为精准扶贫的“尖兵”。

“等长到10多斤,就可以送给贫困户养了。”合作社顾问胡水龙说。

一村一品,“两头乌”当上急先锋

通城是省级重点贫困县,贫困户1.854万户5.3562万人。在“五个一批”中,需要产业扶持的4705户1.6203万人。

发展什么产业?怎么扶?

“因地制宜,利用地方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县委统战部部长蔡琦说,比如栗坪村发展两头乌养殖,效果不错。

栗坪村有重点贫困户45户137人。村支书李秀龙坦言,栗坪村今年要率先脱贫,时间紧,饲养见效快的两头乌是个不错的选择。

“养两头乌,不到11个月就能出栏。”胡水龙说,两头乌肉质细嫩鲜美,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和有机产品认证,不愁销路,猪肉零售价每斤60元至80元。

目前,新三汇合作社以“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包括栗坪村在内周边4个村300多农户养殖两头乌。合作社对贫困户实行“四包”:免费包猪崽、包技术、包防疫、包回购。

56岁的村民李三朋至今单身,因自己无房,寄居在幺弟家里。“年轻时成过家,不到1年,老婆就和我离了,因为穷。”

去年开始,李三朋在合作社帮助下饲养两头乌,当年就赚了上万元。李三朋说,猪崽由合作社免费提供,11个月左右就可养到180斤,合作社再按保底价回购,除去饲料等成本,每头纯利800元没问题。

胡水龙介绍,只要贫困户愿意养,合作社就免费提供猪崽,少则三五头,多则10头。“两头乌猪崽稀罕得很,每头市场价在400元左右。”

去年,该合作社出栏生猪3万头,存栏母猪2400头,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带动全村户均增收1000余元。

村企合一,强壮村级集体经济

新三汇合作社带头人叫李金刚,栗坪村人。早年随打工大军外出谋生,在云南做药材生意赚了不少钱。2007年,他为反哺家乡,回村创立养殖专业合作社,2009年升级为绿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与此同时,李秀龙做梦都在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村委会公示栏上,记者看到,该村2015年村集体收入仅为“1万元”。

村集体有资源:耕地2100亩、水田770亩、山林9500亩。“将资源变资本,让资本生效益。”李秀龙与李金刚一拍即合:村企合一,做大生态文章。

去年,村委会用连片的400亩油茶与新三汇合作,其中属于村集体的有140亩,另外200多亩中多半为11个贫困户所有。村里将油茶基地打包流传给新三汇,李金刚投资,村集体负责栽种、管护,3年后新三汇无偿还给村民和村里,自己收获油茶果自己卖。

“油茶是一次栽种、百年收获,丰果期每亩年收益可达4500元。”李秀龙满怀憧憬地说,“到2018年,11个贫困户户均增收八九千元,村集体经济的年收入有望超过30万元。”

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保长富

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通过流转栗坪村土地,新三汇已拥有油茶、楠竹、金银花、金刚藤、花卉、茶业基地3000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000余亩,茶、果、蔬采摘区600余亩,垂钓区300亩。

家业大了,路越走越宽。

发展制造业,建新三汇肉制品加工厂,以两头乌为原料生产火腿、香肠、腊肉等,产品荣获第七、八届武汉农博会全国知名农产品金奖。

发展旅游餐饮,村企合办药姑山生态农庄,登上了省“五星级农庄”榜单。

产业多了,村民致富路子也多了。

“村民可在合作社选择4种工作:养殖、种植、加工、餐饮。”李秀龙介绍,在度假村帮厨,月薪2000多元,服务员月薪最少也有1600元。目前,合作社共安排了村里100余人就业。

66岁的黎红甫,身形瘦小,身高不到一米五,儿子有眼疾,儿媳智障。过去,困窘的家境让他觉得抬不起头,走到哪里都不说话。到合作社上班后,老黎像换了一个人,成天乐呵呵的。“我负责照看1000多只鸡、60多只鸭,三餐都在基地吃,每月工资1200元,去年家里还养了4头两头乌,全年到手接近3万块。”老黎告诉记者。

目前,栗坪村和新三汇正谋划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加快三产融合,拓宽村民长久富裕的渠道。

药姑山是瑶族早期聚居地、瑶民寻找千年的“千家峒”。栗坪村正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做大旅游业,新修瑶源大道,兴建瑶族历史文化商业一条街,计划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入驻商铺。

新三汇更是雄心勃勃,投资5000万元在通城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占地80亩的生物科技园,预计年生产猪肉系列产品2000吨。借力瑶文化旅游和药姑山生态游,这里将打造成鄂南最大的旅游农副土特产市场。

记者手记

长期富足才是目的

汪明

去年岁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未来五年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

立了“军令状”,官员急,贫困户也急,发展“短平快”的种植养殖项目似乎成为了一些地方的首选。

诚然,能“短平快”达标不是坏事。但与在短期内实现脱贫相比,难度更大的,是长期稳定的富足。

栗坪村扶贫依托第一产业打基础,发展相关第二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据此谋划打通以旅游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这种关联度较高的三产融合,是实现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的可贵探索。

充分发掘优势资源,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务实笃行,栗坪村的经验值得借鉴。

上一篇:武汉对口帮扶大悟签订4项开发协议
下一篇:孝昌“不计成本”全力帮扶“不在列”的高山贫困村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