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部分地方精准扶贫不“精准” 75岁太婆竟被纳入助学扶贫

发布时间:2016-04-20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王荣海通讯员马庆军段晨晨)家里没有孩子上学,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措施却是助学扶贫。昨日,记者随武汉市治庸办督察组到部分新城区明察暗访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时发现,精准扶贫不“精准”。

今年75岁的陆运姑是蔡甸区消泗乡渔樵村村民,家有5个姑娘1个儿子。老伴去世多年,儿子遭遇意外离开人世,女儿都已出嫁,多年来陆运姑和孙子住在一起。由于年老多病,陆运姑基本上靠低保生活。今年,村里将陆运姑纳入了精准扶贫的对象。可督察组人员在消泗乡渔樵村村委会提供的精准扶贫对口帮扶联户安排表上看到,陆运姑家的帮扶措施是助学扶贫。

当督察人员问到陆运姑村里如何资助她家孩子上学时,老人的回答让暗访人员吃了一惊,“孙子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现在家里没有孩子在读书。”陆运姑说,年老多病最需要的是医疗救助,助学扶贫对她家来说完全不对路。对此,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解释,可能工作人员想着她孙子要读技校,所以就填了助学扶贫。

今年45岁的刘国才是蔡甸区渔樵村村民,十多年前因一次车祸,他不幸成为残疾。今年他也被纳入精准扶贫对象,村里对他扶贫的方式是医疗救助。可是刘国才告诉督察人员,只有前几天对口帮扶他的市国资委工作人员来看望过他,送来200元慰问金外,几个月来并没有得到其他帮扶。

督察员表示,将把村民们反映的情况上报,促进精准扶贫政策真正落实到户。

评论:没有责任心 哪来真精准

湖北日报讯 张沛灏

75岁的老人,家里没有孩子上学,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措施却是助学扶贫。记者随武汉市治庸办督察组暗访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时发现,武汉市蔡甸区村民陆运姑家的帮扶措施是助学扶贫,可陆运姑的孙子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现在家里没有孩子在读书。陆运姑年老多病,最需要的是医疗救助,助学扶贫对她家来说完全不对路。(4月19日《楚天都市报》报道)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精准。经过调查公示后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的农户,应该是瞄准短板,因人施策,因户帮扶。缺什么扶什么,差什么帮什么,需要什么扶持什么,这样才能扶在点子上,助在关键处。是孩子上不起学就助学扶贫,是因病致贫就帮助治病,是遭遇天灾人祸生存困难就解决生活问题,是生产缺少劳动力就扶助发展生产。这样才能帮出效果,扶出效益。送非所需,扶非所想,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让被扶者啼笑皆非。

按说,在给帮扶户明确扶贫措施之前,贫困户都应该是经过入户调查和反复核实后,才张榜公布的。帮扶户的情况、需要应该是非常清楚,不应该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精准扶贫的措施与对象完全不吻合,只能有一个解释:帮扶干部在调查对象时,就不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的,而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应付一下。而上级部门也没有认真审查核实,只是把资料收起来,信息汇拢来,档案建起来就算了了差事。

应付差事式的精准扶贫怎么可能精准?少数干部对贫困户缺少感情,对精准扶贫缺少认识,对工作缺少责任。要杜绝这种现象,首先是要让精准扶贫的干部,建立起精准的责任心,要求他们建立对贫困户的真感情。同时,对精准扶贫工作也要建立精准的追责机制,对那些张冠李戴的扶贫精准追责,这样精准扶贫不精准的现象才可能绝迹。

上一篇:恩施农村医疗精准扶贫行动启动 让贫困农民将不再因病致贫
下一篇:大悟六重医疗保障治病治贫 破解“因病返贫”恶性循环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