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大山“愚公”魏登殿:40载倾情修山路 贫困村变先进村

发布时间:2016-06-2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荆楚网讯(记者 瞿祥涛)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户户电器一应俱全,茅草屋被楼房取代,村组公路四通八达。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好一派新气象。

  41年来,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带领全村群众克难战困,让坎子山村从无地、无水、无电、无路、无房的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而他也被称为大山“愚公”。

IMG_0204_副本.jpg

魏登殿


  四十载倾情修山路 “出门就爬坡”一去不返

  坎子山村是湖北省最偏远的少数民族山村,回汉杂居,位于秦楚交界的大梁山上,海拔近1800米,被称为“坐落在绝壁上的村落”。村民出门就得翻山,到10公里外的镇上赶趟集需要一天时间。

  1975年,21岁的魏登殿从部队复员,被推举为村支书,他下决心修一条出山的路。然而,修路的资金从何来?1977年初,魏登殿颠簸三天后来到原郧阳地区行署,找相关领导争取到了打通山路的第一笔资金。

  没有工程机械,只好肩挑、背驮、手刨。近一年的人海战术后,5公里的盘山公路于当年年底竣工,山上到集镇的时间从5小时缩至15分钟。

  之后,魏登殿不断争取项目、组织村民动手干,道路不断延伸。2003年,坎子山村通组公路贯通;2004年,率先在乡里实现村级路面硬化;2008年,坎子山村修通村级断头路。至今全村修起了35公里出山路,“出门就爬坡”的历史一去不返。

IMG_0194_副本.jpg

硬化的路面和村民们的小洋楼映射出一股新气象


  通水通电再建“致富路” 贫困村变先进村

  1992年,魏登殿跑到邻近的陕西省镇安县供电公司反复恳请,对方负责人终于同意“借电”。但架线资金是个难题。魏登殿个人贷款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后,仍需每家出资350元。

  350元在当时对村民们可不是个小数目。魏登殿想了个主意,可以物资相抵。一时间,村民们送苞谷、扛土豆等,成群结队送到村委会。魏登殿和村干部再将一批批土特产送到集镇上出售换钱。1992年8月14日,山上通电了。“记忆深刻呀。”魏登殿说。

  通水,同样不容易。1997年,魏登殿争取政府投资、发动村民集资,筹集上百万元修水窖、管道,引来山泉水,解决了村民用水之困。曾经翻山越岭挑水吃,如今打开龙头水自来。

  路通、电通、水通,让坎子山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变样。坎子山村发展了800亩的玉米基地,种植了1000亩的包菜和1200亩土豆,还养殖了650头牛和3000多只羊。魏登殿说自己对坎子山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坎子山村还在修路,主干道要从3米拓宽到6米,这关乎魏登殿的新梦想,“路宽了,大巴才能够上山,我们村万亩石林和溶洞等旅游资源就可以吸引来游客,让旅游帮村民们致富”。

上一篇:大冶精准扶贫纪实:一场爱心的“亲子鉴定”
下一篇:湖北夷陵区:产业扶贫挺“脊梁”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