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嘉鱼簰洲湾大堤旁现管涌 九八抗洪村民再上阵

发布时间:2016-07-1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图为:昨晨7时许,嘉鱼簰洲湾下横堤复元闸附近发生管涌,特警和村民奋战8个多小时,基本排除险情。 通讯员夏正锋摄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鹏 贺俊 通讯员祝军谢燕子 夏正锋

昨晚8时,嘉鱼县簰洲湾水位30.04米,距保证水位只有0.51米。

随着强降雨的暂歇,这几天,簰洲湾的水位上涨虽不明显,但形势依然严峻,咸宁市已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到二级,簰洲湾的护堤人员已从千余人增加到4000多人。

18年后,那些曾经在98抗洪中奋力保护长江大堤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保卫家园的“战斗”中。

64名特警紧急赶来排险

“这里有管涌的现象,快来人。”昨日早晨7时许,嘉鱼簰洲湾上横堤复元闸附近,一名夜巡村民发现一个鱼塘翻浑水现象,村民立刻上报给了陈家坊村支书张连保。张连保经历过98抗洪,一看就知道发生了管涌,赶紧往上报告。

县水利局的专家熊自亮立刻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这是簰洲湾堤从上游往下游拐变的下横堤段,这里与江水落差约3米,管涌距堤脚有1500米,管涌口径有40厘米,沙盘直径2米。

当地防汛指挥部立即调集近200村民参与抢险。很快,咸宁市特警支队也派出了64名特警支援。

以管涌点为圆点,村民围起一个直径约5米的沙袋围井,水还在不断冒出。村民帮着装沙袋,特警们来不及脱下警服,扛起沙袋就往现场跑,有人脱下裤子跳入塘中,帮忙转运沙袋堵漏。“速度加快!”特警支队长陈江涛扛起沙袋和队员们一起送往管涌处。

昨日,赶到现场支援的64名特警中,有4人参加过98抗洪。陈江涛当年还在部队服役,和部队一起在松花江抗洪。

副支队长李野、郭庆石和大队长陈丛友则在簰洲湾大堤上“战斗”。

饿了,就着矿泉水吃点馒头、火腿;累了,就地靠在路边休息一会儿。一直到下午4时,管涌处被村民和特警们筑起一个2米多高、直径约4米的围井后,险情基本排除。当日下午,电力部门架起照明电路,方便巡查照明。

村干大堤上给孩子喂奶

“抗洪防汛的任务紧,现在大家基本就吃早晚两顿饭。”昨日中午11点半,簰洲湾镇王家巷村三组的十多位村民就来到大堤上的临时哨所,46岁的妇女主任杨本玉正在这里召集人手,传达最新要求。

一个小时前,村书记杨振坤传达了簰洲湾防汛指挥部的通知:鉴于长江水位仍持续在高位运行,请各防守段现在立即组织全面巡查,巡查范围扩大到2000米。“一有情况赶紧说,我们立刻汇报。”杨本玉边在值守本上记录这一轮守堤人员的名字,边叮嘱每一个人。

前一天的巡查范围是堤内的1000米,这一次范围更大了,重点是沟渠塘堰、钻孔、水井、涵闸和穿堤建筑物。“主要是怕有暗流,长江水从下面过来。”来防汛的人年龄都偏大,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98抗洪,一听她说就明白了。

安排完后,杨本玉正要去巡查自己负责的堤段,丈夫骆传发骑着电动车上来了,怀里抱着9个月大的女儿格格来到了堤上。一看到妈妈,格格就笑了,杨本玉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抱过女儿后坐在哨棚里喂奶。“本来要给她断奶,前段时间生病了就想等等,现在又忙得来不及,等汛期过后,再说吧。”

70岁老兵曾参加98抗洪

两个儿子不在家里,85岁的周庆春拿着铁锹上了大堤;儿子在外打工,72岁的婆婆耿成英带着镰刀来出工。“我们村负责2.9公里的长江大堤,70%以上的人都参加过98抗洪。”王家巷村村主任蔡正银面色憔悴,前几天身体不舒服,人手紧张,他边打针边巡查,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

蔡正银清楚地记得1998年的8月1日,晚上8点多,旁边的中堡村溃口了。当时,他和现在的村书记杨振坤都在堤上守着,那段日子疲惫又难熬,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守住大堤就是守住了家园,没什么苦好叫的。”18年后,大堤上又出现了那么多当年的熟面孔,看着江水猛涨,所有人都自觉绷紧了弦。

上午,在簰洲湾上横堤复元闸的管涌现场,记者看到不少抢险的村民年龄都超过了50岁。

70岁的簰洲湾镇陈家坊村村民张德自是位退伍老兵,1998年洪灾,当时他也是守堤的一员。他说,当时江水滔滔,而现在,长江看起来非常平静,但是水位涨得比那时快多了,比较危险。

他已连续守堤24小时了,听到这里发现管涌,正好这属于该村的巡堤范围,他便和村民一起拿着铁锨赶来抢险。

与张德自老人搭档的王充湖今年60岁,他说:“我们走了,儿子守,儿子走了孙子守,无论他们在哪儿工作必须回来,反正要世世代代守住!”

上一篇:精准扶贫“六城”同创 统筹城乡发展的恩施实践
下一篇:30多家企业为受灾农民捐赠价值200多万的种子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