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 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杜巍
入梅至今,我省农业明灾叠加、暗灾巨大,损失惨重。“大灾之年,要千方百计保证农民收入,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农业厅长的话,掷地有声。
农业抗灾,最要紧的是一个“抢”字。抢时间,农业人火速下到一线;信心,要大过灾情;速度,要跑赢农时。这是对全省农业人作风的一次“阅兵”,也是对农业生产的一次“大考”。、
“农业人,必须在一线!”
暴雨“车轮战”,给农业防汛抗灾带来“大考”。
良田变水泊,大棚坍塌、基地被毁,种植、畜牧、水产各项产业损失惨重,各地上报的灾情数据一次又一次被更新。
“火速下到一线!”6月29日起,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带队,在随州、黄冈、荆州、咸宁、潜江等地辗转抗灾。
在广水市蔡河镇腾龙蔬菜合作社,眼看着成熟待采摘的瓠子、茄子、西红柿、辣椒烂在垮塌的大棚里,工人们正在清理现场;
在红安县七里坪镇张家湾村,长势正旺的水稻被水打沙压;
在麻城市顺河镇西张店村、黄土岗镇洪家河村、九塘冲村等地,大片的高产创建示范片被大水冲毁……
“惨,惨不忍睹。”在省委省政府灾情会商会上,农业厅长如此形容农业灾情。
“灾情比预想的更大,更惨!农业人此时,必须在一线!”7月2日,厅长一声令下,11个工作组带着技术人员和干粮、技术奔赴灾区。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紧急组织14位种养业资深专家,编写《农业灾害应急技术手册》。
3日,周日,暴雨继续在黄冈、咸宁等地肆虐。
“明灾大,暗灾重,救灾急!当前重中之重,是开展科学抗灾救灾,最大程度降低农业受灾损失。”4日晚,省农业厅紧急部署,加派29个工作组,深入灾区开展农业抗灾救灾。5日一早,40个工作组覆盖到全省70多个受灾严重的县、市、区。
截至12日,省农业厅工作组已达到50个,他们带着技术、农资和抵御灾情的信心,与农民一同战斗在田间。
保丰收,与农时“赛跑”
12日,暴雨骤歇,骄阳似火。
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张场村,一周前补种的稻秧在田闷声抽条,仿佛也在使着劲儿生长,追赶大雨错过的农时。
“前头几场雨下得真大啊!光是6月19日一天,就下了166毫米。眼前这片早稻田,几小时便成了一片湖塘。”沙市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主任胡华波指着眼前的一片低洼田说,自己在农村干了几十年,像这样的大雨还是头一次见。
早稻绝收,农民眼看着错过一季收入,怎么办?
“抹泪儿不管用,改种补种、生产自救才是当务之急。”胡华波这样劝解伤心的农户。
跑赢了农时,才能保收。梅雨窗口期,正是改种补种、补投的黄金期。农技部门全员上阵,带领农民与农时“赛跑”。
7月4日,张场村的绝收稻田块全部改种上晚稻。6日之前,150亩低洼绝收田已经全部采用黄华占直播改种完毕,目前已达到三叶一心(见右上图)。预计9月15日之前补种晚稻可齐穗,单产可达550公斤以上。
据初步统计,沙市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共18。3万亩,5。98万亩在强降雨中受灾。目前,当地正奋力组织抗灾自救,在受灾地区改种秋西瓜、玉米、黄豆等作物,预计7月16日可全部完成改种补种,确保不空田。
“信心不倒,收入不少”
听说第二天还有大雨,岑河镇张场村村委会副主任雷大富急忙下田。村里的重灾户王金凤,因为丈夫住院,补种的西瓜苗还没下地。
“明天还有雨,地沟要按标准开好。保证‘三沟相通,雨住田干’。”下到田里,雷大富撂起锄头帮忙挖沟,一边给周围的村民讲解要领。
王金凤家今年春种了16亩西瓜,眼看到了结瓜收获的时节,大雨接连毁了她家两季瓜苗。“她这已经是补的第三茬西瓜了,损失不少哩!”村民们向记者介绍。
“只要有信心在,收入肯定补得回来。”面对当前的损失,王金凤却显得很淡定。“我已成功补种了4。4亩秋西瓜,只要管理得当,45天能结瓜。今年丰收还是有希望的。”
雷大富向记者介绍,张场村共有3850亩农田受灾,1500农田绝收。眼下,农业部门正在田间指导农民开沟、抢排、抢管,积极进行灾后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
在热火朝天的补种现场,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鼓励灾民:“目前,受灾后作物生长发育期虽然拖后,但现在距秋收还有一段时间,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实现农业抗灾夺丰收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信心不倒,自救不松,期盼秋天的张场村,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