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红安县高波:四年救助千余贫困生 坚持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发布时间:2016-07-20    来源:    字体大小:A-   A+

    

荆楚网讯 通讯员毛红平、李绍伦

“最贫之贫,贫在教育”,扶贫济困,教育是重要一环。

今年52岁的高波对此深有体会。

自2012年任职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以来,他着力于精准扶贫,补齐教育短板,身体力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信念。

不到四年的时间,高波摸清了全县贫困学生底数,建立起贫困学生数据库,走村串户100余次,入户调查800多户,调查笔记写了十几大本。

数字是最好的说明。任职来,他组织社会捐赠近百次,募集捐赠资金500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000余人。

7月9日,记者走近高波,听这位红安县教育战线老兵讲述为学生教育而奔波的故事。

命运曾给他星星之火,他却用来照亮他人

2011年,高波生命的火焰差点熄灭。

那是一场意外的医疗事故,情况危急,医生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但最后,高波创造了奇迹,活了下来。

100天后,他从重症病房走出。医生判决他后半生只能瘫痪在床,然而他硬是慢慢坐了起来,从轮椅代步到蹒跚而行再到平稳行走,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走好了脚下的路,也想清楚了要走什么样的路。

他选择了“普济”平台——学生资助中心。

于是,高波经历了涅槃之痛才能稳步而行的双腿,踏上了为贫困学生奔波之路:高桥镇的王园,在大赵家中学读高中,孤儿,由并不富裕的伯父抚养,三年来,资助中心协商大赵家高中减免了该生的全部学杂费,并通过国家高中助学金每学年资助该生生活费2500元,保证该生顺利完成学业;占店镇学生占院娇,2012年姐妹俩同时考上大学,可是家徒四壁,高波联系到武汉一位老板,每年为她俩提供一万元资助,圆了她们的大学梦;二程镇学生宋梦思,靠单亲妈妈艰难抚养,2015年考上大学,高波联系惠芳基金给予救助……

红安一中有个“励志班”,全部招录的是品学兼优而家庭困难的农村孩子,高波及其同事多方奔走,募款助学,三年来“励志班”的学生全部获得免费就读。

一桩桩、一件件,不胜枚举。“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既然上天留下我的生命,必然是让我继续为教育做些有益的事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天职,一种生命的意义所在。”高波说。

创新服务+关怀,他使资助事业转向良性运转

“一入寒门心灵无不震憾,帮穷济困总觉责任沉甸。”高波是一位真正把学生资助当作事业的人。

接任前的资助中心,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接任后,高波在县城中心地带设立服务大厅,极大方便了群众。

对于资助,他提出了“开门资助、全覆盖资助、零距离资助”的模式,并对全县贫困生调查,掌握了贫困生的数字库。这样做,一则可以剔除过去少数“冒领”资助贷款的行为发生,规避人情放贷;二则可以减少审批手续,简化申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每年高考新生放贷,学生只要持身份证,到资助中心贫困学生库比对,核查证实后,即可办理贷款业务。这一简化过程,让农村家长及孩子拍手称快。

2015年,学生袁伟高考后被西南财大录取,为减轻单亲母亲的压力,利用暑假到武汉打工挣学费,不幸受伤住院。高波了解详情后,带领工作人员赶赴医院,在病床前为其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手续,并向其提供了1000元的路费资助。

红安资助中心曾经的局面是放贷容易收贷难。高波知道,还款还贷难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难,为此,对贫困大学生毕业后的跟踪管理就成为高波的一种“额外”负担。四年间,先后有近两百名毕业生在高波的牵线搭桥下找到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2014年起,红安县还贷率达95%,信誉攀升,贷款额年年递增。

高波在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还着眼于思想的关怀和人格的塑造。他组织受助生与贫困生交流会,引导受助生每年给资助者写一封联系信,汇报思想学习动态,表达感激之情。“资助中心的高主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高波的帮助让受助生王园倍感温暖。

精准结对帮扶贫困生,补齐教育“短板”

红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既要有短期目标,更要着眼长远。

2015年8月始,高波兼任教育精准扶贫办公室主任,在高波看来,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和补齐教育“短板”,互为机遇,对“治穷”和“治愚”都是难得的机会。

高波提议,教育局党组决定,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县教育干部,全体教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详细入户调查,重新建档立卡,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不拉一人”。

如今,走进县教育局“教育扶贫作战室”,一幅“教育精准扶贫作战图”展现在眼前:27所需要帮扶的学校各插着一面红旗,600多户贫困家庭有精准结对帮扶单位,7000余名贫困学生有精准结对帮扶人。

全县9530名留守儿童的帮扶是高波最为纠心的事情。他在华河水口学校、七里列宁小学等全县贫困学校调查时,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的父辈曾经也是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提出:两代人的留守命运,是造成贫困穷根难断的严酷事实。

教育扶贫要面向未来,必须斩断代际传递穷根。红安县教育者达成共识,全面补齐教育短板,一揽子扶贫措施迅速落地:改善校舍,配强师资,给孩子配对生活“父母”,知识辅导员,心理辅导师;建立信息沟通平台,让孩子每天或每周能与父母视频对话……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是同事对高波的评价,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何将教育作为主战场,打好精准扶贫的硬仗,高波还在不断地努力与思索。

上一篇:[微善行动]滚蛋吧“再障”君!罗田农父写下病儿“血癌”日记
下一篇:湖北五峰电商扶贫启动暨农村电商平台上线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