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桑枝变菌袋 郧西小村放飞致富梦

发布时间:2016-07-2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郧西长岗岭村红草沟,43岁的黄堂贵一大早就赶到了村合作社的食用菌养殖大棚,麻利的开始了粉菌、上架的工作。往年的他一般都是外出务工,一个月也就挣个两千块。今年在村里参与了养菌队伍,抛开合作社的分红,收入就超过了往年。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湖北省科技厅扶贫工作队的到来。如今的长岗岭村,贫苦户们纷纷加入了养菌队伍。一家养上1000多袋食用菌,年增收达到两万元以上。

脱贫路举步维艰

郧西县所拥有的“中国黄姜之乡”称号,曾经给当地贫穷的农民带来致富希望。然而黄姜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200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大规模建设,让依靠种植黄姜发家致富的郧西县农民必须寻找新的致富之路。

但是脱贫致富又是谈何容易。长岗岭村多山少地缺水,耕地面积仅一千余亩,加上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仅3000多元。究竟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些难题摆在科技厅扶贫工作队的面前。

“想要脱贫致富,必须发展特色产业。”湖北省科技厅扶贫工作队队长肖松暗下决心。养猪牛羊投入太大风险高,收益不稳定。针对长岗岭村现有产业的状况,桑蚕业进入了肖松的视野。

长岗岭村有现成的500度亩桑园,养蚕一年可以干上两三季,如果干得好年增收起码在七八千。但传统桑蚕业仍存在种种问题,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很低。长岗岭村的胡余菊每年都养上两季蚕,但谈起来仍是一肚苦水,“养蚕的时候后十天特别累,打桑叶、上叶子、除沙都不能停。早上4点多就得起来,一般都得忙活到晚上12点。”患有多处结石的胡余菊习惯性地揉了揉腰,“没有地,又常年生病。一家人一年只能靠养蚕挣六七千块。”

养蚕能不能机械化呢?肖松打起了这个主意。他远赴英山多地调研,现实却给他泼了盆冷水。“桑蚕业涉及到打桑叶、喂食、除沙多个工序,每个工序如果都引进机械设备,投入实在太大。加上养蚕一年只能忙活那么三个月,投入那么大产出却不够,比较效益实在是太低了。”

桑树枝成了香饽饽

采桑养蚕难以机械化,不适应贫困户的家庭情况。长岗岭村的脱贫路到底在哪里?当地大片大片的桑树枝,让肖松有了新思路。经过湖北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的多方调研,基于长岗岭村山区地理气候条件,结合桑蚕产业桑枝下脚料废物利用,肖松决定发展以食用菌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

“没想到原本只能当柴烧的桑树枝会成为香饽饽。”村支书毛德均说,当地有500多亩的桑园,大量桑枝过去只能被当柴烧。通过桑枝栽培技术,修剪下的桑枝条,经粉碎、装袋、制种一系列工艺流程,进行大棚栽培,就会生长出桑蚕菌。

“利用桑枝栽培出的食用菌不但产量高、品质优,且色泽美、口感好。养完菌之后的桑枝末最后还是可以供村民烧火。”对于养菌脱贫,肖松显得信心十足。

于是,省科技厅提供了150万元的扶贫资金,大部分用于采购食用菌加工所需要的设备,以及养殖食用菌所需要的大棚的搭建。还先后组织村干部“三上房县”、“四下随州”,学习种植术,聘请技术专家,为贫困户讲解养殖食用菌的一些要点。

贫困户每提供100斤桑树枝,就可以换购十袋已经点菌了的菌袋。只要进行适当的看管,几个月之后,食用菌就会生长出来。“我们第一期总共是60000袋,成活率达到99.9%。这比之前预估的85%要高出10%。肖松介绍,一袋菌袋大概可以长出5斤食用菌,一般的贫困户一年可以养殖1500到2000袋,按照市场价估算,每户也贫困户一年增收都在两万元以上。

“食用菌的销售也不是问题,村民能有门路卖出高价最好,如果市场行情不行,村合作社还可以进行兜底收购,保证村民的切身利益。”肖松显得成竹在胸,他早早的就和随州裕国等大型菇类公司谈妥了协议。对方同意对长岗岭村的食用菌进行兜底收购,这大大提升了食用菌养殖的抗风险能力。

看到了扶贫工作队的工作,也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很多贫困户都加入了进来。55岁村民潘外平早早的就加入了养菌队伍,“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也很艰难,在家养菌比养蚕也轻松多了。收入也还不错。”消毒、装袋,潘外平干的格外起劲。

不仅如此,扶贫工作队还在当地成立了养菌合作社,将投入的扶贫资金转化为七成的股份,村集体和部分村民分别入股两成和一成。这样整个养菌的利润的两成归村集体所有,也补充了村集体收入不足的短板,同时最大的七成收入,将再次对当地的贫困户进行分红。不仅自己可以单独养殖食用菌,同时还可以获得合作社的分红,这让大家都对养菌脱贫充满了希望。

上一篇:郧阳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
下一篇:郧西县千亩核桃促民增收脱贫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