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恩施老干部吴文章:夕阳余热献深山 精准扶贫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6-08-24    来源:    字体大小:A-   A+

    

  中国硒都网讯(实习记者严鹏 通讯员姚瑶)8月16日,中午十二点,艳阳高照,吴文章和村干部张安坤走在云台观刚挖的产业路上,

“这个路啊来过二十几次吧,非常重要啊,关系到老百姓的‘钱途’和发展,我们要过细哈。”吴文章边走边看,这条投资近10万元,长7公里、宽5米的产业路,是云台观的党参和白术走出大山的“通道”。

吴文章,一个“外乡人”,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党员,依然奋斗在他“人生地不熟”的扶贫第一线。

“响应国家号召,说实话、办实事,站好岗、放好哨,为精准扶贫作一点贡献!”作为党员,吴文章驻村第一天就给自己定下规矩,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石林村有贫困农户141户44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1.13%,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空白,经济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文化素质偏低。

“说实话,压力很大,不晓得怎么下手。”既来之就要有作为,吴文章没有失去信心,“每次看见那些贫困户,心里有很多感触,我就想着一定要让他们脱贫才对得起组织的信任,也才对得起自己。”

石林村康家河组36户被河流阻隔,由于桥梁经常被冲毁,村民出行要绕道三十多里,影响了村民行路安全和生产发展。

行路难问题,成了老吴的“心病”。那段时间,吴文章带领扶贫队四处奔走,做考察,跑资金,住工地,督进度,奋战了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才回家,媳妇都认不出来我了,说我去驻村搞建筑的。”吴文章回家不多,工作吃住都在村委会。

长55米、宽1.7米,投资17万元得康家河便民桥也建成了,让老吴的“心病”得到了根治。

“逢山开大道,遇水架浮桥,政府来考察,吃苦又代劳,感谢党中央,国家关怀好!”村民刘家富即兴赋诗一首,“做梦都没想过会在这条河上建桥,这都是吴书记给村民做的大好事啊”。

“60多岁的人了,还在一心想为这里的百姓多做点事情,我们打心底佩服他。”说起吴书记,村干部廖琼非常佩服,“当时我看到这个桥确实蛮激动的,这可是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啊,也是大山村民走出深山的希望啊”。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山深处到处都是“金娃娃”,“因地制宜,依据自然条件发展产业扶贫,才是真正地授人以渔。”吴文章根据石林村的气候与市场需求,经过多方考察,决定把党参、白术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有了“金点子”,村民们热情却不高。“村民祖祖辈辈种玉米土豆,现在毁田种药材,村民心里没底,不敢轻易改变现状,归根结底是观念上转变不过来。”吴文章理解村民的想法,为动员村民参与,打消老百姓疑虑,吴文章屋场开大会,田间地头开小会,说政策,算细账,以奖代补,老百姓也看到了有“搞头”,纷纷参与进来。

“我给你算个帐,按照党参每亩1500元,白术800元,母猪每头600元,山羊每只300元标准进行奖励,整个石林村的产业扶贫以奖代补资金算下来,将投资50多万元。”吴文章掰着手指一笔一笔算着账,他心中的“大手笔”藏有无限希望。

目前,石林村云观台29户加入中药材合作社,种植中药材280亩。

“那个管道什么时间可以运来啊,尽量早点快点运来,老百姓等着水‘下锅’的。”老吴这几天很着急,两口水池现在就差管道安装了。

饮水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逢旱就缺水,吴文章积极争取扶持,筹集资金10万余元修建了5口水池。

“目前,两口水池修建完毕,验收完成后就给老百姓结算。”吴文章介绍说,为了给贫困户增加收入,工程队大部分都是当地贫困户。

为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吴文章与恩施自来水公司积极协商,建立培训基地,25名剩余劳动力接受了技能培训。

“我们这次是让村民走出去,最后还得请进来。”吴文章说,等培训结束之后,就让他们“现学现卖”,安装村里的所有管道。

“你与老百姓有多亲,老百姓才能与你有多近,村民们很淳朴,扶贫干部是不是真心要帮助他们,他们完全能感受到。要他们相信你不难,但是你要是失信于村民,一次就能伤他们的心。扶贫扶贫,扶住人心才是关键。”在吴文章的扶贫日记里,写着这样一段话来。

吴文章一门心思用心扶贫,风雨无阻地用脚步丈量着民情,用真心服务换取着民心,用诚意和踏实,赢得了老百姓的点赞。

“虽然个人很普通,很平凡,只要关系百姓就是大事,今年6月份我已经拿到退休的‘红本本’了,但我还要坚持到明年,把组织交给我的这项任务完成了再退休。”吴文章笑容满面地说道。

上一篇:习近平:易地扶贫搬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武汉市工会“金秋助学”20载 帮5万困难职工子女圆大学梦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