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张衡 通讯员 丘剑山)“用桑枝试生产了6万袋食用菌,下个月就可上市,已联系几家大型食用菌加工生产企业,将在村里定点收购。”湖北省科技厅驻村扶贫干部肖松看着长势喜人的食用菌说道。种桑养蚕是湖北十堰郧西安家乡长岗岭村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扶贫干部则将废弃的桑枝变废为宝。
郧西岗岭村多山少地干旱缺水,村里500多亩桑树,养蚕户一年能赚六七千块钱,但种桑养蚕高强度劳作对村里留守人口是个考验。在调研后,肖松发现,村民每年砍下来、烂在地里的桑树枝很多,不禁思考,桑树枝是否可有其他用途?他们咨询相关专家得知,桑枝可混合形成一种配方用来生产香菇。
发展生物菌,大部分村民心里没底。为鼓励贫困户参与进来,每提供100斤桑树枝,就可换购十五个菌袋。
长岗岭村支部书记毛德均介绍,村里通过合作社统一装袋,统一加工。分发给贫困户之后,贫困户只需负责管理、摘菇。
当地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菌袋可长出5斤食用菌,按市场价8元一斤估算,利润大约在30元。如果一年养2000袋,就可以增收6万元以上。袋料在栽完香菇之后,还可以用来烧火做饭,相当于循环使用。
今年初,长岗岭村用桑枝试生产了6万袋食用菌,下月就可上市。目前,驻村扶贫干部已联系随州大型食用菌加工生产企业,将进行定点收购。
肖松表示,今年十月初食用菌种植规模或将扩大到20万袋,种植农户也将由20多户贫困户扩展至100多户,全村的贫困户都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