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孔涛 通讯员 叶宝 报道:近日,记者走访了郧阳区青曲镇魏家铺、马鞍山、杨家山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看见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施工,干部群众严格监督,一排排精心规划的新房拔地而起……
今年以来,青曲镇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的重要举措,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发展与生态共赢的原则,围绕谁要搬、怎么搬、如何致富等问题,精准发力,快速推进。
精准分类识别,灵活选择搬迁方式
该镇共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315户,其中1476户4697人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在安置方式上,该区以集中安置为主,灵活采用随湾就片安置、进城进镇安置、依托产业园区或旅游区安置、进中心福利院安置等多种方案。对于确实不愿意集中安置,希望采取原拆原建或者易地分散安置的贫困户,充分尊重其意愿,但是要严格按照全镇安置房的统一样式、统一风格、统一标准建设。
对于虽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因交通、地质条件等确实不宜在原址继续居住的,由群众自筹资金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安置,可享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的交通、绿化等基础设施。
在集中安置点选择上,该镇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产业园区、旅游区位等各方面因素,确保建一个安置点,成一个新社区,创一条致富路。在人口相对聚集区域,或者交通便利的行政村内部选择随湾就片集中安置,以便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对于有一定劳动技能,进城进镇能够保证有稳定生活来源的贫困户,鼓励选择进城或进镇安置;在旅游区或者产业园区安置周边搬迁贫困户的,则在改进人居环境的同时,有效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吸引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改造升级镇中心福利院,将全镇五保对象集中到医疗、交通更为便利的集镇集中供养,提高五保老人生活质量,确保老人安度晚年。
盘活人力资源,“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
青曲镇对集中安置贫困户实施“交钥匙工程”,安置房由各村统一规划、招标、建设、验收后免费交给贫困户居住。同时,按照“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的标准整合资金,同步推进道路、绿化、供水、供电、垃圾处理设施等设施建设,确保建一个集中安置点,成一个生态家园示范区。
该镇把“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借易地扶贫搬迁时机,盘活人力资源。鼓励引导搬迁安置户就近就业,为产业园和旅游区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曲远河店村3平方公里生态产业园,已经辐射带动周边500多农户就业。这些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园区务工拿薪金、资金入股分红,人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
杨家沟村正在建设的5000亩蓝莓产业园项目,预计可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正在规划中的杨家沟村集中安置点和韩家沟村集中安置点,安置贫困户169户512人,建成后将很好地弥补杨家沟村蓝莓产业园劳动力短板。
强化主观能动性,营造“比促赶超”氛围
自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曲镇干部群众抢晴天、战雨天,发挥“白加黑”、“五加二”精神,争时间,抢进度,全镇易地扶贫搬迁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该镇今年计划建成33个集中安置点,完成建房任务686户,完成入住户数354户。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分散安置139户444人,3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已经完工,14个集中安置点已经动工。
专班落实比行动。要求每个村成立工作专班,对每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负总责,每周一晚汇报本周工作安排,每周五下午汇报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在全镇范围内比行动,看哪个村行动得早,行动得快。
倒排工期比进度。该镇年初与各村签订军令状,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每月通报工作进度,党委、政府对工作落后村的村干部进行约谈、督促;每天网格员通过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上传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村抓落实、抢进度。
责任到人比担当。该镇明确包村干部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员为直接责任人,全程参与、监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在安置点 “晒”出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名字、身份、联系方式、包保责任等,接受群众监督。将责任人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表现作为评先评模和提拔重用的重要参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