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湖北红安:将军县 脱贫路上续写新传奇(长征路·新故事)

发布时间:2016-09-30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9月19日,在湖北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内,这首传唱的民谣再次响起,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红旗漫卷、战火纷飞的年代。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有烈士……这个培育了223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的中国“第一将军县”,革命年代里,14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从1923年建立党组织到1949年解放,27年间,红旗不倒,书写了一部壮烈的革命传奇。

如今,在这片昔日的革命圣地上,老区人民坚守“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抓改革、谋发展,连续两年跻身全省“五快县市”,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称号,谱写了一部脱贫致富的新传奇。

红安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老区建设试点县,全县贫困程度深、面积大、人口多,扶贫是当前的工作重心。

9月19日,在红安县城关镇李忠恕村,村民们正在新建的萝卜基地漫灌土地,县农技人员现场传授田间管理知识。

“我们贫困户自建大棚或者和合作社合建大棚,每亩能够享受5000元补贴,不用再为没有启动资金发愁啦!”一位村民说。

目前,红安正在着力通过“菜篮子”工程带活“菜园子”,将蔬菜基地建设与精准扶贫结合,乡、村与合作社共同帮扶贫困户建蔬菜大棚,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今年以来,该县蔬菜面积达14.8万亩,比去年增加5200亩,蔬菜总量达到16.6万吨,提前完成了今年“菜篮子”工程建设目标。

红安探索“政府+公司+农户+金融+保险”的路子,大力推广产业扶贫,既改善了市场主体基础设施,又增加贫困户收入。在红安县杏花乡红泰羊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可入股分红,实行寄养、自繁自育、合作发展等多种发展模式,一户贫困户年终收入保底3000元,加上贫困户贷款入股分红4000元利息,年收入可达7000元。

红安还打出了精准扶贫组合拳。在教育扶贫上,推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帮扶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校车免费服务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覆盖,构建了涵盖96个重点贫困村27所学校6697名贫困学生的帮扶责任体系,解决了因学致贫的问题;在健康扶贫上,探索出“四三二一”模式,投入2246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医疗救助补充保险,贫困户因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个人因病住院当年自付费用超过5000元部分由政府兜底。

“大别山区、传奇红安;将军故里、脱贫攻坚;教育扶贫、百姓欢心;医疗救助、政府兜底。”如今,这首民谣在红安县脱贫攻坚战中广为传唱。

脱贫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致富。

9月19日,在红安佰昌大学生孵化基地,“90后”大学生张文萍向记者展示了她创办的罐头食品公司的新产品,这些产品通过地面超市、阿里巴巴、微商等渠道,已走出国门,销到了美、日、韩等地,每月销售额在120万元以上。

在这个孵化基地,入驻的创业企业能享受办公用地免费、两年10万元无息贷款等多项利好政策。一年多来,已有52个团队、近400人入驻。

红安人的创业精神更表现在红安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的建设上。6年时间,从3平方公里到如今的126平方公里,这个致力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园区已落户项目403家,协议投资额1736亿元。

风正时济,自当扬帆破浪。新时期里,“第一将军县”的70万英雄儿女,秉承红色精神,续写传奇,让昔日的革命圣地,成为了今天的发展热土。

上一篇:全省扶贫项目管理暨干部驻村帮扶培训班在宜昌召开
下一篇:神农架阳日镇龙溪村30万贷款救了1.5万株猕猴桃幼苗 带动贫困户精准向前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