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每年的10月17日是我国的“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这与今年扶贫日的主题“精准扶贫、你我同行”高度契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现在,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从我省情况看,以往每年脱贫50多万人,现在增加到每年130多万,任务更重;剩下的贫困户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度更大;脱贫攻坚不仅要不落一人,而且要切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链条,要求更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不断迫近,我省提出2019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可谓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越是艰巨的任务,越需要时不我待的责任感。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不让一个人掉队”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避免急于求成、无的放矢,不搞大水漫灌、华而不实,而是精准发力、务求实效,横下一条心打一场攻坚战。
越是艰巨的任务,越需要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的“大扶贫”的工作理念,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来自一线的鲜活事例说明,树立大局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突破思想束缚,为脱贫攻坚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扶贫主体,才能形成共同为扶贫想招、一起为扶贫发力的生动局面。
众人拾柴火焰高。“你我同行”,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努力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让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贫困,就一定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湖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