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精准扶贫好故事]引进“羊倌”让贫困户分“养羊股”发“羊”财

发布时间:2017-01-06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大冲村集体肉羊养殖合作社项目(当地供图)

工作队与省畜牧研究院专家研究大冲村肉羊养殖方案 (当地供图)

大冲村集体肉羊养殖合作社养殖的各个品种的羊(当地供图)

荆楚网消息(记者张城 吴娜)宜城市小河镇大冲村,是湖北省级挂牌建档的贫困村,村里流传一个顺口溜:“山清水秀风光好,只见哥哥不见嫂”。为什么?太穷了,媳妇娶不起、嫁不来、留不住。如今,在省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帮助下,村集体办起了养羊合作社,让贫困户分“养羊股”,发“羊”财。

“感谢扶贫工作队啊!给了我们生活的希望,不然我和我的母亲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话的是大冲村六组的村民曾昭友,今年66岁的他,早年妻子因贫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家中只剩他和92岁的母亲雷国英。今年4月他又不幸被查出肺癌,一家人生活陷入绝望。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2016年2月,省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进驻大冲村,开始了他们的精准扶贫工作。

大冲是个贫困封闭的山区村,要抓好扶贫,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村集体产业,到底靠什么项目能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带着问题,工作队发动群众、村干部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有的人提出来养小龙虾,理由是宜城大虾市场很大。工作队调研发现,养虾技术含量高、风险大,没有好门路难以上手。有的人提出来种油茶、种香菇,不行,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外地已经打出市场和品牌……

直到有一天,工作队发现村里一个“能人”通过养羊发了财,日子过得很红火。工作队一商量,大冲村有大片山林,可以靠山吃山,决定发展村集体养羊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提高贫困户收入。

方向有了,但这条路行不行得通,工作队并不踏实。于是,工作队请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帮忙把脉、定盘。专家来了才知道养羊业不简单,不同地域气候条件、生长环境不同,能够养的羊子品种也不同。一只羊需要3亩山林的供养,冬季枯草期没草吃,还要有专门的牧田种植储存草料过冬。羊子容易生布氏传染病,必须建设专门的消毒防疫设施并定期检疫...

最终,在专家的帮助下,一个详细的肉羊养殖可行性建设方案形成了,肉羊养殖项目实行“按户配比、集中饲养、统一销售、按户分配”的思路,按每个贫困户5只羊的比例,投资购买400到500只波尔山羊,统一交由村合作社集体饲养、滚动发展、统一销售,所得利润由村集体按户按比例进行分配。方案从品种选择、场地建设、生产流程、成本核算、检验防疫、市场预期等各方面给出了科学的建议,养羊这件事从思路变成了项目,从蓝图变成了施工图。

项目确定了,投资从哪里来?按照可行性建设方案的测算,整个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就要近60万元,购买种山羊和母羊的费用要40万元,这100万的投资可不是小数目。工作队打听到,省农业厅有农业养殖方面的扶持项目,但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工作队决定回武汉请政法委领导出面协调。在政法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省农业厅将大冲村肉羊养殖项目纳入“笼子”,拨付资金100万元,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专业人做专业事”,发展养殖业,必须有企业领头。工作队了解到襄阳正好有一家生态旅游企业在大冲村承包了2000余亩林地和30余亩农田,养了200余头羊,具备操作大型养羊合作社的能力。工作队把目标放在了这家企业上。如何保证项目资金落到实处,防止资金挪用?工作队同小河镇党政一班人从项目长远发展出发,本着“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允许企业在保障村集体扶贫事业发展的前提下适度盈利,让企业负责项目日常运营和市场营销,“交够集体的,给足扶贫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调动企业做大做强合作社的积极性。

为了保障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利益,工作队还请专业法律顾问参与制定项目合作的合同,约定村集体每年获利12万元,让曾昭友等72户困难户家入股,每年能够分红1000余元。同时,也给企业留下盈利空间,明确合作社基础设施所有权为村集体所有,明确肉羊最低存栏数。并在最关键的部分项目基建设定图纸审批、项目监理、检查验收设定“三道大关”,项目资金按进度分批拨付,防止项目资金挤占挪用。

从合作社开建那天起,曾昭友就天天过去看,如今合作社的羊一天天长大,老曾心里也越来越有底了。“有了政府低保兜底,生活就有了保障。家里2亩多地都种上了水稻,一亩地增收千把块。加上入股养羊合作社每年分红的千把块。七加八加,我老曾今年也有了六七千元的收入。”算起今年的收入账,曾昭友笑得合不拢嘴。

说起曾昭友,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振宇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根据制定的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明确由办公室党支部与曾昭友家结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由于曾昭友及母亲均无劳动能力,大冲村报经小河镇政府同意,将其纳入低保户保障范围,实行“兜底政策”,每月补助其120元,1年就有2000多元的生活费。曾昭友家所在的六组,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毁损,村民几年插不上一亩秧,都改种玉米,收入受影响。工作队争取省直有关部门支持,下拨专项资金修复新建水泵,让六组村民都种上了水稻,一亩地就增收1000余元。在加上养羊合作社每年给他家的分红,这几点扶贫“小雨滴”汇集起来,就成了“及时雨”。

“让曾昭友这样的贫困户2017年按期脱贫我们很有信心,也一定能实现。”王振宇坚定地说。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董永祥(右三)将扶贫资金交赠大冲村.jpg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董永祥将扶贫资金交赠大冲村(当地供图)

上一篇: 松滋脱贫攻坚各战区“一把手”集中晒“答卷”
下一篇:将军故里大悟的扶贫“茶婶” 大山里趟出扶贫茶路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