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两年从无到优 喜看农村电商的“罗田速度”

发布时间:2017-01-18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荆楚网)消息(记者连明明 通讯员林志伦)“八山一水一分田”,位于大别山南麓的罗田县山多地少,但农特产品却极为丰富,板栗、甜柿、茯苓等农特产品全国闻名。

然而,由于交通闭塞,山沟里产的好东西卖不出去,农民难脱贫成了当地政府头疼的大难题。

为了谋求发展,2014年12月,县长詹红运一行到同是山区的浙江遂昌县考察学习农特产品网络销售,吹响了发展农村电商的号角。

摸着石头过河的罗田人,却在电商致富的大道上一路狂奔。2015年全县网络销售额达5.6亿元,2016年上半年的销售额突破了6个亿。

短短两年时间,罗田完成了从电商“小白”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华丽蜕变,发展速度惊人。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7年将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政策喜人,罗田打造“华中电商第一县”的口号更有底气。

全面铺设“村级终端” 提速电商发展

4年前,罗田90后大学生明茜,因一次意外双腿受创坐上轮椅,家庭随之陷入困境,她本人也变得消沉起来。

2015年9月,罗田县电商部门主动找到明茜,帮其搭建了村级服务站。明茜的世界一下打开,“电脑是政府免费安装的,宽带也进了村,村子里仿佛一下子就跟外面打通了。”

明茜正在帮老人网上选购鞋子。记者连明明 摄

村级服务站是农村电商的“终端”,一方面帮乡亲们购买性价比高的生活用品和农用物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网络把村里的板栗、甜柿、手工油面等卖出去,既省钱又增收,颇受欢迎。

“自从开了村级服务站,村里的小孩儿都爱往这儿跑,家里变得更热闹了。”如今的明茜跟同龄女孩儿一样阳光活泼,村级电商服务站既方便了乡亲们,也让她足不出户就有了一份生计。每产生一个买卖订单,明茜就能获取平台奖励和提成。“最多的时候一个月销售两万多块,月平均收入两千多块钱,年收入将近三万。”

谈到罗田村级服务站的发展速度,物流配送中心的小潘深有感触:“公路沿线的3个镇近30个村,我每天都来送货取货,最多的时候一天能送200个,收到的包裹近50个,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从无到有,像长冲畈村这样的电商村级服务站,罗田县已开设165个,2015年全县村级服务站网上代购交易650万元。农村电商的火苗,正成燎原之势。

龙头企业拥抱电商 老乡获益加速脱贫

“多亏了大自然公司和我们签订了包销协议,否则谁也不敢种这么多红米,铁定卖不出去。”花银岩村的农民周德银向记者坦言。

花银岩村的红米被誉为“贡米”,价值极高却难卖出好价钱,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2015年,罗田县率先搭建电商平台的企业——大自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农户签包销协议,将全村的贡米收购一空。由公司重新包装后在网上销售,竟供不应求,村民增加纯收31.56万,企业也获得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

花银岩村的贡米包装后上架销售。记者连明明 摄

以前村民们连3000斤都卖不出去,如今全村一年种植的产量达到20万斤。“预计明年花银岩村的贫困户将全部甩掉穷帽子。”大自然公司董事长徐德宁信心满满。

如今,大自然公司已发展成为当地的电商巨头,拥有3个自主品牌、研发生产农副土特产品130余种,公司2015年销售额增加1660万元。

建好创业园 外地精英火速归巢

去年3月份,央视新闻联播以“湖北罗田:电商打开农产品市场大门”为题,报道了罗田县电商扶贫助农增收的新闻;

6月,罗田喜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殊荣;

10月,国家副总理一行莅临考察罗田电商扶贫的发展成就。

三个“国字头”的好消息,把罗田电商人乐得合不拢嘴。

罗田县电子商务创业园。记者连明明 摄

这份自豪,也传到了国内各地的罗田人心里。老家在胜利镇的丁姐,曾在广州经商多年。后来回老家承包了一块地,种植天麻茯苓,每年眼巴巴等人上门收购。

2016年罗田电商创业园建起后,她立刻搬进去创办了绿野尚品公司,开始在网上卖农产品。

“创业园的配套非常齐备,本地企业享受很多政策红利,租金和税费都没有,创业成本很低,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哦!”丁姐说,一想到坐在家里就能把农产品卖出去,自己干电商的劲头就很足。

据了解,罗田县电商创业园,目前已接收30多个回归创业和大学生创业对象、互联网公司、个体网商入驻,共计100多人集体孵化。自创业园建成后,先后有200余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队前来参观考察,“华中电商第一县”的名声不胫而走。

上一篇:[2017湖北两会]峻秀五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创全国生态示范县
下一篇:红安突出产业帮扶 2016年实现2万贫困户脱贫(图)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