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罗田贫困户:种菜种出好“钱景”

发布时间:2017-02-03    来源:    字体大小:A-   A+

    

08.jpg

汪水荣在自家大棚里采摘蔬菜。记者刘申 摄

    湖北日报(荆楚网)消息(记者刘申 通讯员付宇飞)“以前种地日子苦得很,现在通过发展大棚蔬菜,生活越过越好了。”说起蔬菜种植,罗田县凤山镇上石源河村村民汪水荣总有说不完的话。

    上石源河村地处凤山镇北部,三面环山,虽然距离县城不过10公里,却因交通不便,农业、工业基础薄弱,贫困人口较多。

    近年来,上石源河村创新发展思路,打起大棚蔬菜、黑山羊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组合拳。汪水荣依托当地政府、企业的扶持,也搞起了蔬菜大棚,如今脱贫致富路越走越顺。

1.jpg

上石源河村精准扶贫展板。记者刘申 摄

6.jpg

上石源河村蔬菜基地。记者刘申 摄

    “协调菜地、提供技术指导,大棚也都是他们架起来的。” 汪水荣告诉记者,“种的菜可以自己卖,也可以给公司包销,不用担心没人买。”2016年,汪水荣家的6个蔬菜大棚,收入超过5万元。

    1月26日,记者来上石源河村时,汪水荣刚从县城卖完菜回来。“白菜苔,一块二毛钱一斤,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完了。”汪水荣高兴地跟我们分享,“买的都是回头客,都晓得我家是用农家肥种出来的,好吃又健康。”

    汪水荣其实有十几年的种菜历史。“以前种的都是时令蔬菜,卖菜难,收益少,只是小打小闹。” 汪水荣所在的上石源河村,地处天堂寨支脉山系延伸而来的两山相夹的山谷地带,现有的蔬菜基地都在河滩上,以前遇到山洪灾害,经常颗粒无收。

    近几年,当地国土、水利部门在村上开展河床治理,进城通道也被拓宽、硬化。“用干部的话说,走‘公司+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路子。”汪水荣感慨,“种菜十几年,现在才尝到了甜头。”

3.jpg

上石源河村蔬菜基地。记者刘申 摄

    2016年上石源河村蔬菜基地增加到260亩,从事蔬菜产业的贫困户也增加到90户,年户平均增收8000元。

93.jpg

汪水荣家的全家福。记者刘申 摄

9.jpg

汪水荣的媳妇在整理儿子的婚房。记者刘申 摄

4.jpg

汪水荣家置办的腊鱼、腊肉等年货。记者刘申 摄

    过年,打年货了吗? 汪水荣领着我们进屋参观,腊鱼腊肉挂了一大串。汪水荣曾因收入少,家里有孩子上大学,被列为贫困户。“脱贫了!脱贫了!”汪水荣高兴地说,“儿子毕业刚参加工作,这又要结婚,今年买了一千多块钱的肉,年货充足得很啊!”

    站在汪水荣家门口,不远处,一座座塑料大棚成方连片、整齐划一,装菜的三轮车在宽敞的柏油路上来来去去……

上一篇:千名干部齐上阵 竹溪提前吹响春季精准扶贫攻坚战号角
下一篇:[网络媒体走转改]“望闻问切”贫困户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