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精准扶贫】这十户家庭见证贫困如何从武汉消失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    字体大小:A-   A+

    

编者按:精准扶贫攻坚战迎来第二个春节,长江日报记者第七次探访4个新城区的10户贫困者家庭看到,在有关部门精准施策帮扶下,他们勤奋劳作自立自强,目前有8户从贫困名单中出列。

黄陂区王家河街小寨村王雄:红茶网店即将开张 等待采摘新春明前茶

王雄为更便利地学习制茶技术,配置了一台电脑    记者许魏巍 摄

【回顾】

【一访】2015年10月19日 独臂小伙因残致贫 期盼成为红茶制作先行者

【二访】一周后,区街帮助争取到补助 买设备的钱有了着落

【三访】2016年2月 茶园补助拨付 设备节后到位

【四访】2016年5月 茶厂出产百余斤红茶

【五访】2016年8月 上半年收入过万 办理电商手续

【六访】2016年10月 护理好茶园 期盼找到好销路

4日16时许,记者驱车抵达王雄位于黄陂区王家河街小寨村的家。大年初八,村里家家户户门楣上贴着崭新的春联,村民们或在村头踱步,或在门口饮茶嗑瓜子,三三两两,有说有笑,一派喜庆场景。

一进王雄家大门,就听到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那是老公在里屋上网,他可不是玩,是在学习。”王雄妻子唐慧敏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进到里屋,果然看到王雄正聚精会神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以“红茶如何提香”为关键词,王雄正逐一研读每一条搜索结果。

看到记者前来,王雄立马招呼妻子给记者泡上自家产的红茶。滚烫的开水注入杯底,茶叶慢慢舒展开来,汤色变红,香气扑鼻。“琢磨了大半年,我对我的红茶现在很有信心。”他告诉记者,为提高红茶制作水平,他一边试着自己制茶,一边向当地的红茶老师傅请教。过年前,他给家里牵上了网线,每天都上网检索红茶制作技术,一查就是一两个小时。“红茶制作是门学问,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越做越好。”

去年一年,区、街和扶贫工作队扶助他办起茶厂,他和妻子起早贪黑,制作出了400斤红茶,已经全部卖完,大部分都是回头客,“有个从汉口来郊游的黄姐,坐在我门口休息,喝了一杯我家的红茶,立马买了十几斤带回去”。

话虽如此,王雄去年一年的收入不太理想。“气候不好,碰上秋干,去年10月份前后雨水不多,茶叶有些歉收。”王雄说,他原本预计去年制茶600斤,因为缺雨歉收,少产了约200斤,仅这一项,就少了万余元的收入。

红茶制作手艺提高了,收入却没有相应提升,王雄有些不甘心。腊月,天寒地冻,王雄和妻子也没闲下来,100斤一袋的肥料,他们一袋袋往茶山上扛,10多天把30亩茶田施足了肥。

对于王雄来说,明前茶是他挂在心头最大的一桩事——清明节之前,品质最好、售价最高的新春第一批茶即将采摘。

看看日历,还足有2个月。“你觉得时间长吧,一晃眼就到了。”王雄坐不住,年前已经到附近村里预约好了采茶的师傅。

年过得怎么样?王雄笑着说,这个年过得也有些焦虑。“有时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总有事情。”王雄说,最担心的就是清明节前的气候,“要是运气不好,遇上倒春寒,茶树又得歉收了”。

另一件事就是茶叶的销路问题。他说,在表妹帮助下,他的网店已经搭建完成,等明前茶制作完成,拍好产品图片就可以正式上线了。王雄说,有人说他“死脑筋”,不必等茶制出来,在网上下图片放到网店上,先攒攒人气。

王雄却觉得这样做“没什么意思”:“一定要放自己制出来的茶。到时别人买了我的茶,发现和图片不一样,那不是打我的脸?”

蔡甸区成功管委会三屋台村邹树波:去年底脱了贫 今年为大家养虾做榜样

邹树波承包的鱼塘虾塘前已修好了碎石路 记者胡冬冬 摄

【回顾】

【一访】2015年10月19日 之前种地收入少转型缺技术

【二访】 一周后,政府帮扶准备承租鱼塘

【三访】 2016年2月 获免息贷款成全村养虾第一人

【四访】 2016年5月 第一批虾上市迈出脱贫第一步

【五访】2016年8月 特大暴雨后龙虾跑光,及时得到扶助

【六访】2016年10月 为脱贫不停步鱼塘前不断忙活

昨日,蔡甸区成功管委会三屋台村一些村民还在走亲戚,邹树波已经在承包的鱼塘、虾塘忙开了。

去年,50岁的邹树波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跌宕起伏。年初,在管委会支持下,作为贫困户的他承包了50亩鱼塘。5月,试养的小龙虾喜获丰收,他燃起了脱贫致富的希望。7月,鱼塘、虾塘因特大暴雨损失惨重。8月,妻子进入村集体新建的连栋大棚打零工,月收入有1000多元。有了相对稳定的工资,加上种田收入,年底,邹树波家脱贫。

“老邹,你脱贫了,但你依然可以享受各种扶贫政策到2020年。”11时多,成功管委会农业办公室主任肖红兵到邹树波家做家访,询问他今年养鱼养虾还有什么困难。

邹树波憨厚地笑着说:“已经麻烦党和政府很多了,谢谢,谢谢。”2016年各种扶贫政策让邹树波获益颇多。在区农业局组织下,他参加了市里的养虾培训班,免费学会了养虾技术。开始养虾后,区政府又免费赠送给他价值上万元的饲料。通往鱼塘、虾塘也新修了条石子路,鱼和虾运出去卖方便多了。

邹树波对肖红兵说:“扶贫优惠政策那5万元无息贷款,在春节前已经到了1万元,我在年前买了一批饲料,现在等着剩余4万元再去买饲料。”肖红兵说:“那4万元还没有到位?我们回去就去协调银行放款。老邹,你放心,不能耽误你养鱼、养虾。”

家中脱贫后,邹树波依然不轻松,还有两件大事等着他去办。儿子已经领了结婚证,得多挣钱操办婚礼。多年来借的外债,今年一定要开始还。而这些希望,都寄托在养鱼、养虾上。

“去年水灾,养鱼、养虾损失不小,又借了一些债,但好在掌握了养虾技术,今年只要不再出天灾,饲料及时到位,一年保守有个七八万的收入。”邹树波说,脱贫是第一步,还要多努力,争取致富。为此,他每天都守在鱼塘、虾塘边,哪怕是大年初一,拜完年后,也要去塘边转转。

“老邹,你再辛苦两年,日子就会好很多。”肖红兵对邹树波说,这几年养虾的行情不错,“你是你们村里第一户养虾的,你搞成功了,其他村民也跟着养虾。”

邹树波憨厚地笑着说:“今年好好干,一定为大家养虾做个榜样。”

黄陂区木兰乡同兴集村李常学:家庭养殖场收入翻番 春节里忙着送货上门

李常学(左)春节期间抽空简单装修房子    记者郭良朔 摄

【回顾】

【一访】2015年10月19日 一家五口4人病残 期盼有人能带一把

【二访】一周后 多家企业愿聘用他儿子  

【三访】2016年2月 儿子出去打短工,他的年薪也涨了

【四访】2016年5月 扶贫队员助他开养殖场

【五访】2016年8月 树林有鸡鸭堰塘养鱼,养殖场初见成效

【六访】2016年10月 鸡鸭产蛋养殖场有收益了

每天开着电动三轮车,走村串户送鸡蛋。在村里,李常学俨然一个小老板。

去年初买的500只小鸡,如今已经收获满满。原来很少能吃上鸡肉的李常学,如今炖个土鸡是常事。李常学家的生活一天天红火起来。

黄陂区木兰乡同兴集村高家田59岁的李常学,全家五口人因病致贫:大儿子右小腿手术后干不了重活;老伴和二儿子、三儿子身材矮小,干活使不上劲。全家就靠他一个劳力。两年欠债3万多元。2月7日上午,当记者第七次见到李常学时,看到他是变化越来越明显——

上午10点,远远地就听到李家传出的电锯锯木条声,不时还有钉锤声。走进去,地上散落着木板。李常学告诉记者,去年家里收成不错,春节期间就打算把房屋整理一下,特别是把家里旧门都包一下,花4000元买了材料,请会做木工活的亲戚来帮忙。他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儿子能找到对象结婚。他希望装修房子“筑巢引凤”。

记者走进李常学家的厨房,一股香气扑鼻而来。煤炉子上正用砂锅炖着土鸡。

李常学说,前几年,想吃鸡肉很奢侈,“自从去年扶贫工作队扶持办起家庭养鸡场和搞起养鱼、养猪后,想吃鸡肉,就去捉一只回来,想吃鱼直接去堰塘打捞。”

李常学两个猪圈眼下空闲着,去年年底,他把四头猪都杀了。江岸区驻村扶贫工作组队员江岸区纪委干部段海华、江岸区安监局干部刘志勇上门帮忙,1000多斤猪肉当天畅销一空,卖了1.4万多元。李常学留下10多斤猪肉过年。

过年前,他销售了200多只土鸡,收入1.3万元。自从去年下半年鸡蛋上市后,到过年前,光鸡蛋就卖了8000多元。

李常学还在村辖区的苗圃基地带班,经过媒体报道后,老板2015年就给他涨了工资,去年过年前,结算2016年的工资,2.4万多元。

李常学说,去年毛收入6万多元,这还不包括养的牛和堰塘养的鱼,“由于去年投入大,目前只欠1万多元的外债。”他说,“今年打算再进500只小鸡,再养几头猪,甩开膀子奔小康,和去年相比再翻番”。

说话间,李常学家里的电话响了,有人要买鸡蛋。原来李常学养鸡场成气候后,在扶贫工作组指导下,他在村外路边竖了个广告招牌,一有电话求购,他就骑着电动车送货上门。

李常学麻利地装了4盒鸡蛋,骑着电动车送货去。

蔡甸区张湾街新集场村滕方远:还清18万欠债 过了个舒坦年

滕方远用卖猪赚的钱,把家里装修一新    记者贾代腾飞 摄

【回顾】

【一访】 2015年10月19日 之前养猪失败欠债 想学技术圆致富梦

【二访】 一周后 得到帮扶走上生态养殖路

【三访】 2016年2月 解决症结提高了养猪存活率

【四访】 2016年5月 近60头猪出栏获益10余万

【五访】 2016年8月 养猪获利家里首次用上空调

【六访】2016年10月 生意走上正轨买辆车拖饲料

4年前,蔡甸区张湾街新集场村滕方远放弃开车手艺回乡创业,希望通过养猪来改善一家六口的生活状况,谁料欠下了18万元借债,成了村里最大的贫困户。

2015年10月,长江日报记者第一次走进滕方远家时,几乎是在成团的苍蝇中完成的采访。手砌的猪圈石灰墙颜色不一,离猪圈不到2米处,是一口煮潲水的大缸,即便5米开外也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今年春节刚过,记者再次回访时看到,滕方远家已现一派喜气:门口是新集场村文化馆送来的对联;房屋二楼,两个女儿在装修一新的房间玩耍,新安装的柜式空调抵挡住严寒;原本杂乱不堪的厨房大变样,整体式橱柜、抽油烟机替代了原本的土灶,看起来干净明亮;屋后猪圈与沼气池连接,猪粪封闭化处理,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

滕方远说,这个新年全家人都过得很舒坦,去年猪肉行情好,全年卖了近百头猪,赶在过年前把18万元外债都还清了。家里人一起腌鱼腌肉吃团年饭,不仅已脱贫,还想着奔小康。

短短18个月,滕方远是如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蔡甸区张湾街工委书记程继锋曾分析滕方远致贫的原因:首先是他未经系统学习,缺少技术,也没有养猪经验,半路出家导致对猪病害防治不力,造成生猪大量死亡;其次是缺劳力,滕家只有他本人是全劳力,无法应对饲喂、防病、销售等工作;再则是缺资金,他因欠债压力大,不能对设施进行更新,无法继续搞规模养殖。

针对这些问题,市、区、街、村四级联合对他精准帮扶。市政府法制办帮助他添置设备,拿出增设猪饲料加工房、建小猪保育栏、修缮猪舍方案;区、街两级畜牧部门主动上门,采用24小时帮扶机制,找出他养猪技术上存在的症结,让养猪成活率从40%提高到100%;村支书滕小军更是三天两头到滕方远家,并紧盯猪价,只要收购价一上涨,就催他卖猪。 

滕方远也勤快,每天5时起床为猪准备饲料,打扫猪圈、准备饲料得忙七八个小时。滕方远年过七旬的父亲每天走街串巷吆喝磨剪刀生意。如今,全家人也由最初不支持、不理解,到主动为他分担工作,心往一处使,生活也顺利起来。

早在第一次见到滕方远时,记者问他:“你是愿意得到技术帮扶,还是更想直接给钱脱贫?”滕方远不假思索地说:“想得到技术,给钱我只能改变一时,技术帮扶可以改变一世。”如今他又有了新目标。他称,去年猪价行情好,每头成猪可以卖到2000元,但猪价市场变化太大,弄不好辛苦一年也会亏损。现在正准备转型,考虑种一些莲子和菱角,相信凭自己的劳动,以及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生活能越过越好。

江夏区山坡街高峰村易有德:坚守苗木种植盖了新房 今年尝试饲养黄牛

易有德家今年盖了一座三层新房,还没建好,门前就已挂起“五福临门”的春联记者胡九思 摄

【回顾】

【一访】2015年10月16日 为供姐姐读书而外出打工,结婚时欠下4万元外债。栽了三四十万棵苗木

【二访】一周后 苗木合作基地将及时反馈供求信息,苗木不愁销路了

【三访】2016年2月 村里帮筹专项资金改造大棚,苗木扩大种植

【四访】2016年5月 已脱贫成苗木销售状元,想把品牌做大

【五访】2016年8月 洪灾过后苗木行情变,准备尝试新门路

【六访】2016年10月 易有德在外打工,父亲在家种植苗木。苗圃通往村口的碎石路已修好

“家里总要有人在外挣钱,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农历大年初八,江夏区山坡街高峰村村民易有德在微信中告诉记者,他近日将离家去宜昌,到他大姐与人合开的制鞋厂上班,这份工作月薪五六千元,家里的苗木交由52岁的父亲易学仁打理。

2月7日记者再次探访易有德家时,这个曾经老的老、小的小而致贫的家庭,一幢三层的新楼毛坯出现在眼前,老房、新楼都贴上了大红春联,年味浓浓。易有德95岁的爷爷易锦铭笑着说,去年家中告别了贫困,家里正在盖新房。

厨房的案台上,放着七八个鸡蛋、一些青菜和大米,墙边挂着两块没有吃完的腌肉。易有德的妻子杨海燕正在和两个女儿玩游戏。她笑着告诉记者,因为盖新房,今年过年没有买很多年货,过得简简单单,但心里甜。“大女儿上小学了,小女儿就要上幼儿园了,我也可以腾出手做些事了,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

盖新房由易学仁操持,他告诉记者,两个孙女慢慢大了,自己也因身体原因不再外出打工,回来与儿子同住,所以决定盖房子。盖房的钱大部分来自他两个女儿的资助和他前两年在外打工的积蓄。房子将于今年10月完工,不做任何装修,目前还有三四万元资金缺口。“有了新房子,也就有了像样的生活。”

苗木种植一直是易有德家的经济支柱,但近年随着需求下降,库存饱和,苗木市场价普跌50%以上,种植利润极薄。去年全年,他家苗木净收入不到3万元。今年年初,他家种下20万株小苗,种植量相比往年大幅减少。但易家父子仍不愿轻易放弃这份守了多年的产业,加上地里还有价值近10万元的苗木,他们决定坚守,但不扩张。

“苗木行情不好,我心里没有底,想致富还要另想办法。”易学仁说,经过近两年考察,他看好黄牛养殖产业,并认为该产业需求稳定,投资风险较小,值得尝试。目前,易学仁已与山东一家畜牧公司达成初步意向,打算从下月开始,分批购进单价1500元的种牛50头。他计划先在邻村、五里山村张桥湖附近,与当地苗木种植户合作,免费共享50亩土地,雇人种草、养牛。“如果一切顺利,年净利润将超过10万元。”

易学仁说,虽然养牛前景不错,但他对这一产业并不熟悉,投资也有一定风险,只能尝试小规模饲养,待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规模。

为帮易家脱贫致富,高峰村村委会支持力度不小。去年9月,村里投资6万元,将连通易家苗地和周边田地的一条机械作业路铺成碎石路,修长、拓宽。

“他们家肯吃苦、有计划,势头很好。”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中杰说,易家已达到脱贫标准,对易家的养牛尝试,村委会继续给予支持,如果易学仁前期尝试成功,扩大产业规模若需要村里帮助,村委会将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如通过,将对他家产业发展给予一定资助。“对村里肯干、能干的家庭,如果创业有困难,我们会想一切办法帮忙解决。”

“等政策、依靠心强,脱不了贫。”李中杰说,近年来村委会慢慢意识到,扶贫要发动农户各自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寻求出路,对好的想法及时支持,才能让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一旁的易有德连忙点头表示认同,“脱贫致富有政策,更要靠自己努力,我对咱家未来有信心!”说完,他狠狠抽了一口烟,眼中自信满满。

江夏区舒安街祝庙村易新禄湾易德顺:渔场上班还完债 想给儿子买套新房

易德顺一家年货齐全,将冰箱塞得满满当当    记者胡九思 摄

【回顾】

(四访起关注该家庭)

【四访】2016年5月 患重病背债到渔牧公司打工,看到脱贫希望。

【五访】2016年8月 夫妻汛期抢险月余,心疼半数鸭鹅被冲走。

【六访】2016年10月 家中的鸭子都已售出,就等冬至收获湖里的鱼。

“今年过年,家里所有的年货都是公司老板买的,我们腌了很多腊鱼腊肉,剩下的吃不完,只能放进冰箱慢慢吃。”7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夏区舒安街祝庙村易新禄湾易德顺夫妇打工的地方——距离大桥湖(梁子湖水系分支)不远的龙湖渔牧公司宿舍。两口子打开厨房的冰箱,笑吟吟地跟记者拉家常。记者看到,冰箱里有鱼有肉,透着浓浓的年味。

去年5月10日记者见到易德顺时,因大病欠债致贫的他正处在病后恢复期,人比较消瘦,现在长结实了不少,也精神多了。易德顺说,龙湖渔牧公司给他安排工作一年多来,他负责看湖守鱼,妻子伍小春负责为七八个员工做饭。为方便工作,两口子几乎每天吃住在公司。

“你们过年也在公司吗?”记者问。

“我们根本没回家,年饭也是在这儿吃的,这里就是我的家了。去年家里买了个新冰箱,也没有用。”伍小春笑着说。

春节前,公司老板李飞云让易德顺自己从湖里打些鱼作为年货,又买了米、油、鸡、牛排和10多公斤猪肉送过来。两口子腌鱼腌肉,做鱼丸、肉丸,忙活了好几天。腊月二十三,在军校读书的儿子易旺放寒假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已出嫁的女儿易银也和丈夫一起回来看望。

大年三十的中午,夫妇俩跟儿子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年饭。说起这顿年饭,伍小春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去年这个时候,老易身体还蛮差,一家人根本没有心思过年。今年过年,我煨了排骨藕汤、烧了鱼,还做了小炒,一共有七八个菜,吃都吃不完。”

“今年他们家过年太滋润了,”陪同记者的村支部书记易安财说,“两口子去年的年收入有四五万元,平时吃住都是公司包了,老易除了每个月要花几百元吃药,基本上没什么消费,之前看病欠下的债也还完了。”

易德顺接过话头说:“老板人蛮好,什么事情都不要我们操心,我们当然要好好地工作。”

由于公司正月十五以后才上班,记者没有见到李飞云。在电话中,李飞云告诉记者:“老易蛮负责,有时候我们不在渔场,交给他的事情都办得蛮好,现在渔场基本上让他管理,我很放心”。

去年夏天记者采访易德顺时,他表示自己不愿当贫困户,想早点脱贫。记者得知,易德顺的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根据相关标准,去年底他家已经脱贫,但街道和村里的帮扶措施将继续扶持他。

提起今后的打算,易德顺笑着说:“还是像现在一样,在公司好好地工作。脱贫以后,我们没有其他想法,就是通过努力,想给儿子在纸坊买套房子。”

新洲区辛冲街朱岗村朱哲良 :养鸡养羊还开小卖部 盼望家人团圆健康

朱哲良(右)在自家的小卖部内给送货的师傅结算年前的货款   记者任勇 摄

【回顾】

【一访】2015年10月19日 带病退伍,妻子去世后一人抚养三个孩子,生活陷入贫困。想养鸡开店致富

【二访】一周后 去农技站学技术,扩大养鸡规模

【三访】2016年2月 第一次养鸡折了一半,准备再买一批小鸡苗

【四访】2016年5月 种白灵菇遇减产,想贷款10万元扩大种植

【五访】2016年8月 暴雨中死了130多只鸡,便利店周转缺资金

正月初九,记者拎着一箱牛奶走进新洲区辛冲街朱岗村朱哲良家里给他拜年。刚一进门,记者看见朱师傅站在小卖部柜台后,手里正攥着一沓钱准备数。看见记者进来,他高兴地说:“我已经脱贫了哇,不是贫困户了!”

一辆货车停在朱哲良的小卖部门口,这天他又进了十多箱鞭炮。村里的习俗正月十五要祭祖,他已提前备好货。朱哲良把手里的钱数了两遍,一共1万元,交给了货车司机。过去一年,朱哲良的小卖部初始营业,进货靠挂账。到今年,他一次性把欠账都还清了,又用现款进了4000多元的鞭炮。他说:“以后不用欠账了,用现款进货。”

63岁的朱哲良多年前妻子因病离世,家中就只有他一人照顾3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因此陷入贫困。而这些年来,他不断寻找脱贫机会。去年,区、街和扶贫工作队扶助他种白灵菇、养鸡、开小卖部,生活逐渐好转。

去年腊月十几,在外打工的两个女儿和儿子回来,陪着父亲守店子和做家务。朱哲良说,今年这个年他过得挺有成就感,“腊月三十晚上吃的年饭,一桌子十七八个菜都是姑娘、儿子做的,我没操心。”

记者注意到,朱师傅店里被各种商品塞得满满当当,不仅有米、面、油等生活日用品,也有各色小零食,生意不断。老朱把去年添置的烤肠箱搬了出来,这最受小孩欢迎,孩子们放下钱后,“自助”地拿签子穿上一根烤肠,边啃边跑。他告诉记者,去年小卖部赚了1万多元,养鸡也赚了1万多,“日子比以前强多了”。

开这小店时,村干部帮老朱跑营业执照,办下了烟草专卖许可证;养鸡时,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兽医师程锦华上门指导;之前种白灵菇时,新洲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左细明更是不时来村里指导种植。去年,朱哲良还参加了三天的农技培训班。

去年朱哲良养的数百只鸡,趁年前卖了不少,现在只剩下数十只,他将自产的小鸡苗慢慢养。记者来到他的鸡棚,发现鸡少了,却多了三只羊,老朱又开始“折腾”了。

不出所料,朱师傅说他又开始养羊,三只母羊曾下过三只小羊崽,但因他没经验,不懂给羊吃下奶的饲料,几只小羊都饿死了。现在他打算继续尝试养羊。

鸡棚不远处,是他以前种白灵菇的三个菇棚。由于村里种菇子的人少了,没法大家一起帮着干活,人工成本太高,近来朱哲良不再种白灵菇。原本记者以为会看到三个空棚子,没想到眼前的一幕让人无比欣喜——三个棚子一个也没撂荒,被朱哲良种上了小白菜、萝卜、莴笋、菠菜、菜薹、包菜、豌豆等上十种蔬菜,一片绿油油。他说:“一年的菜吃都吃不完,多的就喂鸡喂羊,还养得健康。”

如今已从贫困户出列的朱哲良,用了一年时间,种菇、喂鸡、开店、养羊、种菜,不断地“折腾”自己的生活,最终自给自足。他新年最朴素的愿望仍然是:家人团圆健康,日子越过越旺。

蔡甸区消泗乡渔樵村高计才:多亏政府大病救助 扩大虾塘大干一场

高计才在新承包的虾塘里,查看虾草的长势 记者胡冬冬 摄

【回顾】

【一访】2015年10月 因患癌症治疗10年,欠债30多万元致贫

【二访】一周后 水产专家教小龙虾养殖

【三访】2016年2月 立体养殖,有了技术缺资金

【四访】2016年5月 养鱼虾收入不错,还想养猪

【五访】2016年8月 洪灾过后鱼塘被淹损失重,盼有商业保险

【六访】2016年10月 在新承包的虾塘前,他和妻子忙着养护和加固

2月6日,冬日的暖阳普照着一草一物,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提着年货串门的老乡们还不少。记者前往蔡甸区消泗乡渔樵村再度探访。

“新年好啊,快请屋里坐。”高计才老远从家门口迎出来。映入眼帘的是门上贴着红红的春联,“虽然去年暴雨遭了水灾,损失有点大,但日子还是有希望的,你看我这过年的氛围和往年差不多嘞。”高计才指着门口晾晒的一堆腊鱼微笑着说。

老高穿着新羽绒服,剃了头,精神十足。他一见面就跟记者算起了账:“我长期吃的抗癌药有国产药可以买了,去年药费总共3.5万元,慢性重症报了6000元,大病救助又报了8000元,跟以往一年十几万元的药费比,负担少多了。灾后安置转移生活费一个月有2000多元,加上每个月90元生活补贴,我去年脱贫摘了穷帽子,主要还是靠政府。”

“我给你看样好东西!”高计才笑眯眯拿出一个文件袋,“你看,这是我年前拟的合同,在同组乡亲手里流转了34.4亩地,改造成虾池,今年大干一场。”

村党支部书记陈为炳向记者描述老高一家灾后积极的生活状态:“老高去年养虾尝到甜头,去年大水退了,他就着手收虾种,自己培育虾苗,为今年养虾做准备,加上去年15.6亩的原有虾塘,老高今年养虾可以大展拳脚了。”  

老高兴冲冲带着记者去看他的虾塘。老高一路跟记者念叨,这条碎石路遭雨灾冲垮了,村里专门拿钱重修,汽车可以一直开到虾池边,方便得很。

“小龙虾在污水里可长不大,说虾养在臭水沟里的都是外行。”老高的虾池水质清澈见底,水底有深绿色的水草在摇曳,老高得意地向记者说起他的养虾经:“草养好了,小龙虾就养得好。有水草的保护,小龙虾长得好,不容易生病,我喂的是专业饲料,池子里也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我的小龙虾干净!”

有虾池有技术有虾苗,老高对今年养虾脱贫致富充满信心。“保守估计,50亩虾赚个十来万不成问题。”高兴之余,他有点担忧,“手头没什么钱,虾饲料如果赊不了那么多,就面临断粮危险。”“老高别着急,我们去跟区扶贫办和金融部门沟通,争取你的扶贫贷款早点批下来。”市国资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孙毅连忙说。消泗乡党委副书记郭建平也给老高打气,“我们争取虾饲料和鱼药方面再给你支持一点”。

“我今年的目标是还掉欠债!”临别时,高计才邀请记者4月份再来看看。他信心满满地说:“幸福日子不会从天降,脱贫致富是干出来的!2017年,我一定鼓足心劲儿加油干!”

黄陂区长岭街官田村陈慧君:   丈夫身体终于好转 想找计件工作补贴家用

夫妻俩带着孩子散步,现在丈夫王华明的精神状态好多了  记者彭年 摄

【回顾】

【一访】2015年10月19日 陈慧君39岁的丈夫王华明,2014年初患上严重尿毒症,每天要腹膜透析4次,巨额的治疗费成为一家人沉重的负担。

【二访】一周后 落实低保家庭的资格,适当提高低保金发放标准,想办法帮陈慧君找一些时间灵活的工作岗位。

【三访】2016年2月 多家企业伸援手,合适工作找着了,陈慧君成为高速收费站保洁员

【四访】2016年5月 丈夫出现尿毒症透析的并发症——腹膜炎,陈慧君无法工作,生活来源再次断流

【五访】2016年8月 丈夫贫血严重急求互助献血人,医疗费用报销已经达到封顶线,靠社会帮助凑齐了住院费

【六访】2016年10月 丈夫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大年初十,陈慧君在家里打扫卫生,丈夫王华明在一旁给她搭手,儿子正在屋里写寒假作业,一家人有说有笑。陈慧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去年在医院住了大半年的丈夫神色如常,她感慨地说:“只要他身体状况稳定,少进医院,咱们家脱贫很有希望!”

“去年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已经都给我们落实了,也不断给我们想办法脱贫。”陈慧君说,去年一年,患尿毒症及并发症腹膜炎的王华明在医院住了大半年,仅医疗费就花了20多万,好在经过新农合、大病救助、低保、补充医疗分层报销后,自费比例很小。“去年从3月到9月,老公基本上都是在医院度过,重症监护室进出了几次,病危通知单也下了好几回,要不是咬牙坚持,我们可能就过不了这个坎了。”陈慧君说。

好在到了年底,王华明的身体状况终于好转,从一开始身边完全离不开人,到后来,他可以独自去医院做透析。正月初十,长江日报记者见到王华明时,他已经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中气十足、脸色红润。他甚至开始琢磨找点什么事做,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现在这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陈慧君当保洁赚的1000多元收入,加上低保家庭的近800元补贴,一家人每个月的花销都在这每月2000元的进项里面。过年前,黄陂扶贫部门到陈慧君家慰问,送来了过年物资和慰问金,“我亲戚在过年前,送了1000元给我们打年货,把鱼、肉都买好送来,一家人总算开心过了个年。”

一直低头写作业的儿子,突然抬头对妈妈“抱怨”:“今年过年,你都没有给我买新衣服!”陈慧君摸了摸儿子的头说:“等你再长高一点,就给你买新衣服。”去年儿子差不多跟着姑妈过了大半年,等他们从医院回来,儿子又长高了半个头。

王华明说,在医院里躺着时,最想听到的就是儿子的说话声。现在王华明的身体状况稳定了,他每天的主要精力都用来陪儿子,陪他做作业,看电视。“与那段躺在病床上无助的日子相比,现在就是天堂。”为了少进医院,王华明每天有意识地做锻炼,在菜地里拔拔草,晚上吃完饭散散步。

陈慧君现在每天到公司去做两个小时的保洁,就回来照顾丈夫和儿子。年前用工紧张时,她接了个餐巾纸加工装袋的计件工,一家人干了两天,赚了180元,虽然钱不多,但却非常适合他们家的状况。这次打短工的经历,让陈慧君动了心思,“新的一年里,我想找点家庭手工这样的计件工作,这样我既能照顾家,又能赚点生活费。”

丈夫王华明自从身体好转后,一直叨念着出去干活,但被陈慧君一口拒绝了:“你不进医院就是对家里最大的贡献。”在陈慧君的“家庭手工”设想中,丈夫也算是一个劳动力,“我们家两个人都可以做手工,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保质保量给人家完成。”

新洲区李集街建新村熊常东: 做了腿部手术 希望改造鱼塘边线路

熊常东在鱼塘前说着今年的养殖计划,期望年底将债务还清  记者胡冬冬 摄

【回顾】

【一访】2015年10月19日 熊常东右腿意外骨折,没痊愈还欠债6万多,寄望自家的一口鱼塘,但养鱼技术又不行

【二访】一周后,专家邀请他免费培训养鱼技术,因右腿伤痛影响了劳动能力,区卫计委承诺对其后续治疗费用进行减免

【三访】2016年2月 专家提醒要学技术,鱼塘里鱼苗投放了,还打算种莲蓬

【四访】2016年5月 捞虾子打短工赚快钱,欠着信用社的款子一直没还,上了欠贷黑名单

【五访】2016年8月,10月把鱼塘里的鱼卖了,打算11月再去把腿治了

【六访】2016年10月,了解到对扶贫户有了更好的医疗政策后,熊常东表示把腿病好治好,在致富路上不再受伤腿拖累

熊常东变了!他变得爱笑了,往日眼神里的茫然和彷徨一扫而光,如今满怀憧憬和期盼;他变得健谈了,连说话嗓门也大了不少,走起路来步履更加平稳。

2月7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赶往新洲区李集街建新村熊家湾,回访贫困户熊常东和他的家人,见到的是与上次大不一样的情景。

坐在自家堂屋的方桌边,熊常东抚摸着腿,跟记者拉起了家常。“现在比以前强多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腼腆的熊常东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深深的皱纹爬满了额头。

去年11月份,经新洲区卫计委、区农委协助和劝说,熊常东到该区骨伤专科医院,做了最后一次腿部手术,成功取出固定在腿骨上长达9年多的钢管和钢钉。

2003年,熊常东爬上一棵8米高的榆树,想砍下枝干变卖,不料从约4米高处摔下,导致右腿骨折。为治这次骨折,他前后做了4次手术,家里为此扛上6万多元的债务。

熊常东说,如果不是腿伤,他可以找个建筑队打工,这些债也不是问题。说话间,熊常东走进卧室,拿出一个塑料袋,小心地从中取出一根闪闪发亮的银色钢管和3颗长短不一的螺丝钢钉。这根从他右腿取出的钢管足足有近30公分长。

“螺丝钉装在骨头里面上蹿下蹦,擦到筋那叫一个痛啊。”熊常东拿着钢管边比划边说,手术做得很成功,右腿恢复得不错。他告诉记者,虽然这次手术加治疗花了6000多元医疗费,但新农合给报销了5000元,区农委和村里按照精准扶贫政策又帮扶了1000元,基本上没怎么花钱。

熊常东的喜还不止于此。喜悦来自于离家500米开外的8亩多鱼塘,养鱼的丰收让熊常东喜上眉梢。去年下半年,市农委水产处负责人多次来到熊常东家中,现场提供养殖技术指导,终于让鱼塘的产量上升了,实现扭亏为盈。

熊常东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几笔账:去年10月份,他从鱼塘里打了4000多斤草鱼,最大的七八斤重,最小的也有2斤多,一起卖了2.2万多元。此外,鱼塘里的400多斤野鱼每斤卖到7元的好价钱。

“去年还了近3万元的老债,过了个踏实年。”熊常东高兴地说,今年春节,儿子、儿媳带着孙子都回来过年了。往年因为年关上门讨债的太多,儿子、儿媳都不愿意回来过春节。

不过,他也向记者提到自己的现实难处。牵往鱼塘边、给增氧机供电的300多米电线用了多年,线缆已经老化,有安全隐患,他希望辖区供电部门能助他一臂之力,改造既有线路。

“2017年,我的小目标就是多养点鱼,卖个好价钱,还清余下的老债。”熊常东说,他对此充满信心。

上一篇:2017年湖北各贫困村将至少建成一个农民合作组织
下一篇:武汉271个贫困村明年将提前脱贫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