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2 月 6 日,自家鱼塘、虾塘前修好了宽阔碎石路,邹树波去干活更方便了 记者胡冬冬 摄
2016 年 5 月 13 日,邹树波收起第一批小龙虾,17 元一斤的收购价让他看到了希望 记者田飞 摄
2015 年 10 月 17 日,面对贫困的现状,邹树波很茫然,“我们能吃苦,不 应该这么穷”
2015 年 10 月 23 日,燃起脱贫希望的邹树波准备承租鱼塘,他(右)在打 算养鱼的鱼塘前和区农业局技术指导员交流
2016 年 2 月 23 日, 获 5 万元免息贷款后, 邹树波赶着去新挖的鱼塘灌 水,为放鱼苗做准备
2016 年 8 月 1 日,邹树波站在承包的虾塘前一筹莫展,这次洪水让他损 失惨重
2016 年 10 月 16 日,受灾后得到了扶助专班及时相助,邹树波吃晚饭时 告诉家人,他会继续努力早日脱贫致富
2016年,是我这50年来人生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都是党和政府好的扶贫政策带来的。
我家里两位老人都已有80多岁,体弱多病,儿子又在外地读书。为了照顾老人,我们夫妻俩没有办法去外地打工,5亩多的旱地就成了家里主要收入来源,种水稻、玉米、棉花,一年忙下来,仅结余几千元,根本不够家里开销。我们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干活,却常常只能靠借债过日子,外债越借越多,收入不见涨,身陷贫困却没有任何办法。
当我成为扶贫对象后,一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去年年初,区农业局专家、成功管委会领导、村委会干部、村扶贫工作组、银行,纷纷到我家来,帮我出点子怎样脱贫。我平时帮人打零工养鱼、养虾,觉得这是条脱贫路子,但是没有鱼塘,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我把自己的苦恼与他们说了后,很快得到了帮助。
没有鱼塘,村委会协调,帮我承包了50亩鱼塘;区农业局的专家给我做了培训,确定了20亩养虾、30亩养鱼的养殖结构;没有钱买饲料,我享受到了银行为贫困户设立的5万元无息贷款。
去年2月份,我的鱼塘、虾塘搞了起来,为此,我还特地去市里、区里参加养虾培训班,我成为村里第一户养虾的。有关部门送了我上万元的饲料。5月份,第一批虾子上市了,由于这几年虾子市场行情比较好,我收获了几千元。
本以为能很快脱贫,不料7月碰上了洪灾,多数鱼和虾都跑了,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那时,我老婆在塘边大哭,而我是欲哭无泪,心想,脱贫怎么这么难啊。
8月份,扶贫工作组帮村里建的大棚起来了,我老婆优先被安排去打零工,每个月有千把元的收入。家里日常开销有了稳定收入,儿子进了东风汽车公司,少了一笔大开销还挣钱了,两位老人享受了新农合优惠报销,再加上种田、养鱼、虾的收入,去年年底,我脱贫了。
虽然脱了贫,但是我还是觉得压力很大。多年的外债要还,儿子结婚要钱。正当我担心的时候,成功管委会告诉我,还能享受各项扶贫政策。我心里有了底。不过我最有底气的,就是养虾。这些年,武汉养虾收益不错,托扶贫政策的福,我学会了养虾技术,虽然去年损失严重,但是今年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正常情况下,一年收入七八万元没有太大问题。
通过养虾,我不但脱了贫,还有望能过上好生活。所以今年在扶贫政策继续支持下,我会继续努力。等条件成熟了,如果村里还有人想学养虾,我会免费教他们,大家一起致富。
(邹树波口述 记者马振华整理)
蔡甸区成功管委会副书记郑光勇:多管齐下帮他解决后顾之忧
蔡甸区成功管委会副书记郑光勇
邹树波家的情况很特殊,夫妻两口子很勤奋,却非常贫困。我们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分析出症结:家里两老体弱多病,两口子不能外出打工;种植结构传统单一,收入低;医疗、上学费用多。按照“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政策,我们帮邹树波家谋划,确定了协助他们发展生产、通过技术扶贫帮他家脱贫致富的方案。
区农业局、成功管委会、三屋台村、市文化局驻村扶贫工作组、银行等部门针对邹树波家的情况,调研后“对症下药”。区农业局多次组织邹树波免费参加养虾、养鱼培训班,让他掌握了养虾技术。农业专家定期去现场指导他养殖,在技术上把他扶上马。三屋台村多方协调,帮助邹树波低价承租了鱼塘,使他有了“脱贫阵地”,管委会与银行协调,帮邹树波跑下了5万元免息贷款。2016年,邹树波有了鱼塘,有了养鱼、养虾技术,还有了贷款,通过“技术脱贫”,他不仅能脱贫,并且为脱贫后致富打下很好基础。
实话说,脱贫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对邹树波扶贫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去年的洪灾,邹树波家鱼塘、虾塘损失不小。为此,扶贫部门多管齐下:市文化局帮助三屋台村建起了大棚,优先安排邹树波妻子去打零工;管委会为他家老人办理了贫困户能享受到的新农合优惠政策,他儿子也在有关部门协调下,顺利就业有了稳定收入。在多部门合力之下,邹树波实现了脱贫。
帮他脱了贫,还要扶一程。今年,我们会继续跟踪邹树波的养鱼养虾情况。去年受洪灾影响,他家在养鱼养虾方面的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年帮他在这方面搞起来,那邹树波不仅消除了返贫的可能,还有望富起来,成为村里养虾带头人。
(郑光勇口述 记者马振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