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松滋市加速推进全域脱贫攻坚:强化硬举措 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7-03-0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作为湖北省插花贫困地区和湘鄂边革命老区的松滋市,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市16个乡镇86万人口中,共有省定重点乡镇7个,省级重点贫困村36个,市级重点贫困村 25个,2015年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170户,56878人。

自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松滋全市上下极力之所举,众智之所为,全域精准扶贫成绩可嘉,到2016年底实现了1个省定重点镇“摘帽”,14个省市重点贫困村出列,14898户36389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销号,重点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的精准减贫目标。

脱贫未竞成功,艰任更待攻克。2017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深化之年,怎样补齐“短中短”,狙击“拦路虎”,啃掉“硬骨头”确保完成3个省定重点镇、25个省市重点贫困村、5501户1.3万名贫困人口的脱贫“摘帽”、出列、销号年度攻坚任务,考验着松滋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政治智慧和政治担当。

一、保持清醒的头脑,直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松滋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压力传导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极少数基层干部抓扶贫工作热一阵、冷一阵,紧一阵、松一阵,没有真正实现全天候无缝隙常态化,需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压细责任。

二是要下决心解决好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极少数贫困户因资金、技术、身体、思想等原因,等靠要思想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够。

三是扶贫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针对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对扶贫方式方法、检查考核,特别是在产业扶贫上要突破,要创新,真正在造血式扶贫上发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在补齐脱贫攻坚短板上实现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脱贫攻坚的起点,也是脱贫攻坚的动力。

(一)夯紧脱贫攻坚认识根基,切实解决“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

一是加强思想武装。抓住松滋开展春季“大宣讲、大培训”的有利时机,在全市上下进一步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高潮,从灵魂深处真正认识到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二是牢记政治之责。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确保用两年时间至2018年,在荆州率先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在后三年时间内,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是新一届松滋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要立下愚公移山志,抱定精卫填海心,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补齐旧短板,延续好形势,实现新突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三是增强攻坚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担当大国治贫的崇高使命,以真挚的为民情怀,身先士卒抓扶贫,亲力亲为促攻坚,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向习近平同志看齐,首先要坚定“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共识,特别是市、镇、村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务必认清时局,顺应时势,担当时任,不当“甩手掌柜”,争做“懂会抓”精准扶贫工作的一把手,切实将各地各部门的年度脱贫攻坚计划项目化、责任化、清单化,制定施工图、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和“楚匠人”精神,确保重点扶贫工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一锺接着一锺地敲,打造成松滋脱贫攻坚的精品。

(二)用准脱贫攻坚对策措施,切实解决基础工作“不准不实”的问题。

一是强力实施建档立卡整改完善提升工程。各乡镇严格按照松滋市攻坚办印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工作流程和统一制定的规范化建档立卡模板,逐村进行认真排查,列出了问题清单,制定了整改方案,限期进行了彻底整改。洈水镇不惜一切代价,全部实行推倒重来,建立高标准、精细化的档案资料,并严格执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责任终身追究制。八宝镇组织专班集中进行整改,交叉实行逐项验收,确保精益求精。沙道观镇采取镇村干部包组、“一对一”帮扶干部包户,用3天时间完成了上门核实、查漏补缺任务。

二是不断强化驻村帮扶队伍建设。松滋市镇换届领导班子调整到位后,市委组织部及时调整,充实了16个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134个驻村工作组,配齐、配强了61个省市重点贫困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明确了各战区的市“四大家”挂帅领导及工作职责,实现了全市272个村居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的全覆盖,并在市委党校集中组织开展了一次培训。全市各乡镇、各村居完善了“一对一”结对帮扶责任体系,确保了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名村居干部或机关部门干部负责上门精准扶贫。松滋市委已明确规定,对全体驻村帮扶干部严格实行痕迹管理和考验结账,凡是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优秀干部,将提拔重用;凡是准备提拔的干部,优先到扶贫一线挂职或选派到重点村任第一书记。对驻村工作不尽责、不合格的队员、组员,严格执行召回制度,确保正面激励导向和反向问责措施兑现落实。

三是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地落实。松滋市政府出台了2017年全市统筹使用财政资金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1+6”精准扶贫系列优惠政策支撑体系,创建了精准扶贫专项基金,确保全年达到10亿元,确保产业扶贫、光伏扶贫、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重点扶贫工程建设资金保障有力。突破性发展小额信贷,今年全市贫困户凡是符合有关条件,在市农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办理扶贫小额信贷的,一律享受“两免一贴”政策。加强与保险部门合作,努力推进扶贫保险。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申报、审核、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扶贫政策资金的效益,既严格治理“跑冒滴漏”,也决不允许扶贫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确保扶贫政策、资金、项目不折不扣地用在贫困村,用到贫困群众身上,让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利好快捷转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武器弹药”。

(三)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切实解决“牛鼻子”抓得不牢不紧的问题。

一是层层传导压力。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和“用责任制管责任人,以责任人带一班人,以一班人活一盘棋”的脱贫攻坚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健全书记、市长牵头抓总,市“四大家”领导挂帅出征,乡镇党委、政府包干负责,村级党组织、村委会直接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逐级兑现“军今状”,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把使命放在心上。

二是严格督查问责。认真落实执行松滋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建立健全督查巡查机制。市委组织部选拔任命了4名脱贫攻坚督查专员,市攻坚办负责组建了4个督查小组,每组负责4个乡镇,一个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查,确保村村查到。完善考核办法,按重点乡镇和一般乡镇、重点村和一般村分类排序,严格考核、严格问责,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绩考结账的重要依据。启动对乡镇、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脱贫攻坚问责机制,建立对村居党组织书记脱贫攻坚诫勉谈话制度,确保“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真正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共识。

三是严明攻坚纪律。领导率先垂范,市委常委会已研究决定,今年全体市“四大家”领导,每月必须到所联系的乡镇研究、指导、督办脱贫攻坚工作1天以上,切实帮助所包保的村居、所帮扶的贫困户解决有关具体问题,认真填写好《扶贫手册》。部门通力配合。财政、农业、住建、人社、教体等5个职能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精准扶贫,确保一个科室具体承办扶贫工作,并选派一名干部到市攻坚指挥部上班,加强与扶贫办的紧密对接。制度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驻村考勤制度,保证驻村工作时间,单位主要领导每月到所联系村督办指导工作不少于3天;分管领导每周到村不少于1天;一般贫困村含市级贫困村驻村工作组在村工作时间每周不少于3天;省级重点贫困村每周不少于5天;机关部门帮扶干部每月到户结对帮扶不少于1 次,有效克服“走读式”扶贫和“挂名式”扶贫等现象。专班尽职履责。市攻坚办一名干部对口两名市“四大家”领导,对市“四大家”领导和7个重点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其他乡镇一季度一通报。同时,完善季度观摩、半年暗访、年终述职制度。此外,还要组织电视台开展精准扶贫明查暗访,电视曝光,既发现先进典型,也查找突出问题。

三、坚持目标导向,在提高脱贫攻坚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强化目标意识,坚持目标导向,确保“一有两不愁四保障”落实到位,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大有改变。

(一)抢占“制高点”。

一是树立新理念引领脱贫攻坚。坚定不移走生态脱贫之路,把松滋绿水青山真正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加大旅游扶贫力度,启动洈水及卸甲坪旅游风景区周边10个贫困村发展旅游扶贫,力争带动100个贫困户增收脱贫,全市建成旅游示范村50个,切实打响松滋旅游扶贫品牌。

二是拓展新思路谋划脱贫攻坚。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加工业扶贫,瞄准市场前景,选准发展项目,找准投资经营主体,建牢利益联接共享机制,引进培育粮食、畜禽、水产、果蔬、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探索新路径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设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理念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帮扶方式从日常走访向激励发展转变,大胆创新摆脱意识和思路贫困的扶贫模式,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高度统一。

(二)实施“大合唱”。

一是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精心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社会协同月”活动,通过各类媒体的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全市154家规模企业的社会扶贫激情,大力营造松滋企业家脱贫攻坚展形象,比贡献的浓厚氛围。继续支持和鼓励松滋爱心社等一批民间公益组织,常态化地实施爱心扶贫。积极鼓励松滋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扶贫。

二是发展公益众筹扶贫模式。利用一切手段,引导爱心人士结对帮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包村包户扶贫,培育、壮大多元化的精准扶贫队伍。

三是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松滋市纪委驻老城镇芦尾村工作组利用春季农闲时机,组织村民代表,全体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所有的“一对一”帮扶责任人,集中进行农业种养专业技术培训、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表彰动员,贫困户思想教育等“多合一”会议,特别是在会上,对光荣脱贫户进行了隆重表彰并发放了纪念奖品,部分贫困户代表上台谈了脱贫体会,讲了致富打算,发动村民代表对贫困户进行了面对面地评议,精准扶贫第一书记对个别“只想等靠要、苦守贫困帽”的贫困户进行了点名到姓、具体到事的批评教育、会议开出了动力,形成压力,激发了活力。这种方式,在市镇进行了推广。

(三)下好“先手棋”。

一是唱好产业扶贫重头戏。强力推进“菜单式”产业扶贫行动。农业部门制定出台了区域产业扶贫指导型“菜单”模板;各乡镇、各村居在充分考查论证的基础上,为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制定产业扶贫菜单,实现群众“点菜”、政府“配菜”、干部“上菜”、考核“评菜”。大力推行“政府+市场+主体+农户+银行+保险”“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有效降低产业扶贫风险。

二是打响危房改造当头炮。加大改造力度,以乡镇为单位列出责任清单,倒逼工期,确保完成800户的年度危房改造重任。全面启动3个乡镇、255户、532人的易地扶贫搬迁。

三是立起教育扶贫顶梁柱。优先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落实了教育助学优惠政策。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民生账。继续为3.5万名贫困对象购买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和扶贫小额人身保险,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上一篇:[全国两会]蒋超良提出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下一篇: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精准扶贫不能有“盲区死角”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